-
公开(公告)号:CN116928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310898246.4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机组振动超限故障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当海上风机发生共振超限故障时,对发生振动超限故障前的第一振动加速度数据、振动超限故障阶段的第二振动加速度数据以及风机停机阶段的第三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傅里叶频谱分析,确定叶轮正常转动阶段风机激励频率、振动超限故障阶段风机激励频率以及停机阶段固有频率,根据叶轮正常转动阶段风机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之间的第一偏差值、发生振动超限故障风机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之间的第二偏差值和预设偏差值确定海上风机是否发生共振超限故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人力排查故障存在的浪费资源的问题和非必要停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25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117359.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目标船舶的救援信号,控制无人船航行至目标船舶的位置,控制伸缩悬梯移动,以使真空吸盘接触磁力吸附装置,并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固定磁力吸附装置,控制伸缩悬梯带动磁力吸附装置移动,以使磁力吸附装置与目标船舶接触,并启动磁力吸附装置,以使磁力吸附装置吸附固定于目标船舶,控制无人船通过绳索拖曳目标船舶至目标位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有效提高了水上救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水上救援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258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17359.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船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目标船舶的救援信号,控制无人船航行至目标船舶的位置,控制伸缩悬梯移动,以使真空吸盘接触磁力吸附装置,并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固定磁力吸附装置,控制伸缩悬梯带动磁力吸附装置移动,以使磁力吸附装置与目标船舶接触,并启动磁力吸附装置,以使磁力吸附装置吸附固定于目标船舶,控制无人船通过绳索拖曳目标船舶至目标位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有效提高了水上救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水上救援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280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8246.4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机组振动超限故障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当海上风机发生共振超限故障时,对发生振动超限故障前的第一振动加速度数据、振动超限故障阶段的第二振动加速度数据以及风机停机阶段的第三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傅里叶频谱分析,确定叶轮正常转动阶段风机激励频率、振动超限故障阶段风机激励频率以及停机阶段固有频率,根据叶轮正常转动阶段风机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之间的第一偏差值、发生振动超限故障风机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之间的第二偏差值和预设偏差值确定海上风机是否发生共振超限故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人力排查故障存在的浪费资源的问题和非必要停机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4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20563.5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真三维滑坡模型试验装置,包括组装式模型箱及设于其外侧的支架,所述组装式模型箱底部设有机械抬升系统,所述组装式模型箱左侧通过管道与流速及水温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降雨及温度控制系统,所述组装式模型箱侧边设有应力模拟系统,所述组装式模型箱内还设有变形监测系统,所述组装式模型箱侧边设有真三维模型布置系统。本发明的降雨系统可有效克服无法精确控制的应用局限性,能够满足对降雨强度、范围、位置、时长的实时可调,实现各种降雨工况的模拟;通过控制降水量,可研究不同水位下降雨作用对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546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37884.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牧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单桩升降网箱、风鱼融合系统、海洋牧场及使用方法。一种固定单桩升降网箱,包括:支撑桩,所述支撑桩部分适于设于海床的下方;网箱架,所述网箱架套设于支撑桩的外周,所述网箱架与支撑桩滑动连接;升降结构,固定设于网箱架上,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浮筒、以及与浮筒管路连接的抽水器,所述浮筒内适于容纳海水,所述抽水器以抽取浮筒内的海水带动网箱架上升;或,所述抽水器向浮筒内注入海水以带动网箱架下降。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海洋牧场中的网箱的锚在移动中存在刮断海缆、占用海域平面投影面积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99178.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艾华 , 林毅峰 , 刘运志 , 陈新群 , 刘俊峰 , 王维 , 薛洋洋 , 林成迪 , 徐兵 , 彭潜 , 向欣 , 董明知 , 许新鑫 , 倪道俊 , 霍旭佳 , 唐城 , 朱超 , 高智 , 陈鹏飞 , 安博文 , 陈元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浮式风机的动态海缆疲劳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将分布式光纤振动测量设备、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设备及分布式光纤衰减测量设备接入动态海缆中的光纤,并同步开启,以分布式光纤振动测量设备测得的振动量、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设备测得的光纤应变量、分布式光纤衰减测量设备测得的光纤衰减量,联合分析动态海缆的疲劳状态,从而有效解决了动态海缆晃动状态下的应变和衰减测量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91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2474.8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海上养殖装备及海上风电系统,海上养殖装备包括安装架、网箱和提升组件,安装架内部为容纳腔,顶部设有开口,安装架底部适于设置在水中,顶部露出水面,网箱活动设置在容纳腔内,提升组件一端固定在安装架上,另一端与网箱相连接,提升组件具有驱使网箱顶部沉入海中的第一状态,以及驱使网箱浮出海面的第二状态,本发明通过设置提升组件,当海上台风来临时,提升组件驱动网箱处于顶部沉入海中的第一状态,网箱顶部距离平均海平面超过最大浪高,可降低风浪对网箱的冲击,避免网箱破损,待台风结束后,再通过提升组件驱动网箱恢复原位,提升组件将网箱提升至浮出水面的第二状态便于对网箱进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19658.9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构件的应变信号采集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应变片,设置于海上风力发电装置的塔筒,用于采集塔筒产生的应力对应的应变信号;信号采集设备,通过至少六根导线与第一端子连接,第一端子一端与信号采集设备连接,另一端与应变片连接,信号采集设备用于接收并处理应变信号,其内部设置有: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与第一端子连接;电压发生器,通过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与第一端子连接;信号比较器,信号比较器通过第五导线和第六导线与第一端子连接;其中,信号比较器用于根据供电电压和预设电压的对比结果调节电压发生器产生的电压。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提高海上风电构件的应变信号的采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581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099178.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艾华 , 林毅峰 , 刘运志 , 陈新群 , 刘俊峰 , 王维 , 薛洋洋 , 林成迪 , 徐兵 , 彭潜 , 向欣 , 董明知 , 许新鑫 , 倪道俊 , 霍旭佳 , 唐城 , 朱超 , 高智 , 陈鹏飞 , 安博文 , 陈元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浮式风机的动态海缆疲劳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将分布式光纤振动测量设备、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设备及分布式光纤衰减测量设备接入动态海缆中的光纤,并同步开启,以分布式光纤振动测量设备测得的振动量、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设备测得的光纤应变量、分布式光纤衰减测量设备测得的光纤衰减量,联合分析动态海缆的疲劳状态,从而有效解决了动态海缆晃动状态下的应变和衰减测量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