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2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564868.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2D55/088 , B62D55/065 , B63H19/08 , B01D29/03 , B01D29/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履带行驶时对环境低扰动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履带行驶平台包括平台车架、履带行驶机构、羽流抑制罩体、水射流装置和羽流处理装置;平台车架为长方体形框架,其两侧独立设置有履带行驶机构;履带行驶机构包括履带架、驱动轮、引导轮和履带,履带架后端设置有驱动轮,履带架前端设置引导轮;履带行驶机构外罩有通过平台车架安装固定的羽流抑制罩体;本发明通过降低履带式采矿车行驶过程中羽状流产生及对外扩散的初始高度,以此降低在海底流作用下的扩散幅度;通过射流和抽吸后过滤处理等手段,降低羽状流浓度,以抑制其对海底的影响程度;实现低扰动海底行走采集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88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0364494.5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矿物颗粒水力采集实验平台,它包括水箱、颗粒平台、水力模拟组件和激光摄像组件;水箱内装满水,其内设置可移动的颗粒平台,颗粒平台上通过三维力传感器固定有待测的矿物颗粒;水力模拟组件包括集矿泵和射流喷嘴,集矿泵模拟水下抽吸作业时的情况,射流喷嘴模拟水下的射流情况;激光摄像组件配合纪录抽吸作业时矿物颗粒的运动状态。本平台基于模拟深海矿物颗粒的水力采集作业工况,获取颗粒受力、运动轨迹、水力流场等更多水下采集作业技术参数和联动参数的精确数据,为深海矿物的水下采集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参数借鉴与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135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64494.5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矿物颗粒水力采集实验平台,它包括水箱、颗粒平台、水力模拟组件和激光摄像组件;水箱内装满水,其内设置可移动的颗粒平台,颗粒平台上通过三维力传感器固定有待测的矿物颗粒;水力模拟组件包括集矿泵和射流喷嘴,集矿泵模拟水下抽吸作业时的情况,射流喷嘴模拟水下的射流情况;激光摄像组件配合纪录抽吸作业时矿物颗粒的运动状态。本平台基于模拟深海矿物颗粒的水力采集作业工况,获取颗粒受力、运动轨迹、水力流场等更多水下采集作业技术参数和联动参数的精确数据,为深海矿物的水下采集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参数借鉴与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11472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60803.1
申请日:2020-01-19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C11/52 , B63G8/00 , B62D55/065 , B62D55/116 , B62D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四履带液压直驱自适应全地形底盘,涉及采矿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履带轮、车架、悬挂机构、转向机构,四个所述履带轮通过悬挂机构分别与所述车架四个角连接,所述车架的前后两端分别对称安装有所述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履带轮铰接,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节组件、连接组件、双出杆油缸、转向架,所述双出杆油缸通过所述转向架与所述车架底部连接,所述双出杆油缸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两侧所述转向节连接。本发明可适用于水下1000~4000米环境作业,也可用于矿山,滨海,地形矿山等非路面作业,能够自由直行和转向,自由调节姿态和离地间隙,可以主动干预实现车身调平和稳定抓地。
-
公开(公告)号:CN10567301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610071265.X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底富钴结壳矿区采矿实验车,包括履带车架、中柱、推进器、压力补偿器、电子仓、吸矿头推进油缸、吸矿头固定架、履带轮、液压泵吸矿头、水下逆变器、履带轮液压马达、铣挖头、水下电池、铣挖头滑架、铣挖头推进油缸、阀箱、声学测厚探头、水下摄像头、声学探头架、钢缆、滑轮组、机械臂、折臂油缸、液压马达、水下动力站和料仓。利用本发明能对富钴结壳矿体的分布特征实时在线测试,获得探测矿体厚度,进而调整采矿头的截割破碎深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贫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87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40113.1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2D55/088 , E21C5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海稀软底质的高齿履带除粘装置,它包括高齿履带,还包括喷冲机构和激振托轮组;高齿履带行驶于深海稀软底质上,喷冲机构和激振托轮组设置于高齿履带的履带架上,喷冲机构产生高能射流对高齿履带上的沉积物进行清除,激振托轮组通过偏心构件对高齿履带产生振动并去除高齿履带上的沉积物。本发明以高频激振为主,高压射流喷冲为辅对压实沉积物进行清除,减少了高压射流的使用,降低了能耗;同时从根本上破坏了压实沉积物对履带履齿的表面粘性力,更为充分的去除了履带履齿表面黏附物,保证了履带的驱动力,降低了打滑和沉陷风险,提高了深海采矿车行驶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094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51735.2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下坐底式原位底质测试装置及剪切测试方法,它包括主体框架、推进组件、剪切测试仪、生物富集取样仪和接地压力调节组件;主体框架的顶端设置承重头,主体框架底端设有龙骨,龙骨上固定有推进组件,推进组件与剪切测试仪连接;推进组件的顶端舱体为封闭空间,其内设置推进电机连接内磁体,推进组件底端设置外磁体连接可旋转的丝杆;剪切测试仪的下舱体与丝杆啮合,上舱体与下舱体固接;上舱体内设置驱动电机连接内磁体,下舱体内设置外磁体,外磁体连接可旋转的十字剪切杆。本装置使用时各组件均通过磁场进行扭矩传递,内阻力仅来自于轴承,阻力变化小,使得最终的测试精度可控,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732860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710602114.7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表面固体矿物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所述取样装置包括主体架、轨道车、破碎采集装置、牵引装置、声学成像系统和液压系统。主体架是整个取样装置的结构主体,取样装置的所有相关零部件都安装固定在主体架上。破碎采集装置通过牵引座安装在破碎采集装置轨道车上,声学成像系统安装在声学基阵轨道车上,二者在液压系统驱动下,在主体架上配合作业,实现微地形引导破碎采集装置的自适应取样作业。本发明的海底表面固体矿物取样装置,利用声学成像原理构建铣挖区域地形图,根据地形数据,自动调整铣挖头升降,并采用铣挖头与(56)对比文件AKIRA USUI等.Geophysical andG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Cobalt-richFerromanganese Crusts: An Attempt ofSmall-Scale Mapping on a MicronesianSeamount.Marine Georesources andGeotechnology.2010,第28卷第192–206页.何清华等.大洋富钴结壳调查进展及开采技术.金属矿山.2005,(第5期),第2节.
-
公开(公告)号:CN1074994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710791227.6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自行式作业平台,包括主体架、平台运动系统、平台调平装置、平台机器人、动力单元、通讯单元、定位导航系统和监控系统,所述主体架上设有用于安装作业设备的作业设备安装区域,并于作业设备安装区域的周边设有用于固定作业设备的多个作业设备固定座;所述平台运动系统包括履带行走机构和推进器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海底自行式作业平台进行着地行走,所述推进器组用于驱动海底自行式作业平台在水中悬浮运动,所述推进器组还用于与履带行走机构协作驱动海底自行式作业平台进行着地行走。本发明能够实现搭载多种海底环境和资源考察作业设备,以对海底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考察,并节省单个设备的开发和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63535.2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网水下智能清淤机器人及其清淤方法,包括履带底盘、车身主体和铰吸装置,履带底盘的履带架和底盘架之间铰接;铰吸装置包括铰刀机构和铰刀变形机构,铰刀变形机构的两侧对称铰接铰刀机构;车身主体的两侧与履带架之间对称设置有直线伸缩装置,使履带架可相对底盘架改变角度位置;铰吸装置可相对车身主体改变上下位置。本发明可同时适应圆形与方形涵洞,完成管道连续清淤作业的任务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