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74014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733636.X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纪 , 怀臣子 , 徐世俊 , 张阳 , 冯仲林 , 陈阳阳 , 杨磊 , 宋银平 , 黄毅 , 余方亮 , 魏星 , 黄泰鑫 , 赵海增 , 郭坤领 , 熊东 , 张铎 , 王睿 , 管曼羽 , 张小涛 , 高香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连续梁UHPC柱施工方法,步骤为①预制UHPC柱节段②在主墩托架上安装0号段UHPC柱节段,浇筑普通混凝土,张拉预应力束,拼装挂篮③在挂篮模板上安装1号段UHPC柱节段,1号段UHPC柱节段通过0号段UHPC柱节段的U形定位钢板进行定位,且两者相对的现浇接头面结构与U形定位钢板构成菱形浇注腔④向菱形浇注腔内现浇RPC,再浇筑1号段普通混凝土,张拉预应力束,并移动、拼装挂篮⑤施工其余设计有UHPC柱的混凝土节段⑥施工其他普通预应力混凝土节段及合拢段,完成施工。本发明结构巧妙、操作方便、便于实施,减小了二次立模干扰,保证了UHPC预制柱与后浇接头的有效结合,解决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由于收缩徐变带来的变形持续增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763570.6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线船闸输水系统水力性能的分析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包括:根据双线船闸输水系统结构参数建立输水系统水工物理模型;确定船闸输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和阀门开启方式;模拟运行方式和阀门开启方式下双线船闸闸室的灌水、泄水过程,测试得到船舶系缆力、输水时间、输水水力特性、压力特性、阻力系数、流量系数和进水口、出水口水流条件;对模拟成果进行分析,判断输水系统的水力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不满足,则调整输水系统结构,直至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综合、准确地对输水系统水力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进行分析,满足设计要求,确保船舶在过闸过程中的安全,确保了船闸输水系统在技术、安全和经济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0639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10669621.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单侧重载交通运输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结构层,路基结构层自路面中心线分为轻载幅路基结构层和重载幅路基结构层,重载幅路基结构层面层、基层、底基层的铺设厚度分别大于轻载幅路基结构层面层、基层、底基层的铺设厚度;重载幅路基结构层的面层和轻载幅路基结构层的面层分别自路面中心线向下延伸形成右齿台、左齿台,重载幅路基结构层的基层铺设在右齿台的右侧,重载幅路基结构层的底基层自左齿台的左侧面向右延伸铺设。本发明结构巧妙,重载幅路基结构层承重能力好,满足了重载运输车的单侧运输需求,延长了重载幅路基结构层的使用寿命,延长修复周期,降低修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30639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69621.1
申请日:2019-07-24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单侧重载交通运输的路基结构,包括路基结构层,路基结构层自路面中心线分为轻载幅路基结构层和重载幅路基结构层,重载幅路基结构层面层、基层、底基层的铺设厚度分别大于轻载幅路基结构层面层、基层、底基层的铺设厚度;重载幅路基结构层的面层和轻载幅路基结构层的面层分别自路面中心线向下延伸形成右齿台、左齿台,重载幅路基结构层的基层铺设在右齿台的右侧,重载幅路基结构层的底基层自左齿台的左侧面向右延伸铺设。本发明结构巧妙,重载幅路基结构层承重能力好,满足了重载运输车的单侧运输需求,延长了重载幅路基结构层的使用寿命,延长修复周期,降低修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63147.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分析盐水入侵影响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规律的方法,涉及混凝土防咸技术;该方法通过针对性的设计高频干湿循环试验系统并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干湿循环试验,最大程度的模拟了混凝土在盐水高频干湿交替作用下的入侵环境,从而显著提高了盐水入侵影响下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规律分析结果,为制定混凝土防咸措施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撑,且该方法简单、可靠,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01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733636.X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纪 , 怀臣子 , 徐世俊 , 张阳 , 冯仲林 , 陈阳阳 , 杨磊 , 宋银平 , 黄毅 , 余方亮 , 魏星 , 黄泰鑫 , 赵海增 , 郭坤领 , 熊东 , 张铎 , 王睿 , 管曼羽 , 张小涛 , 高香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连续梁UHPC柱施工方法,步骤为①预制UHPC柱节段②在主墩托架上安装0号段UHPC柱节段,浇筑普通混凝土,张拉预应力束,拼装挂篮③在挂篮模板上安装1号段UHPC柱节段,1号段UHPC柱节段通过0号段UHPC柱节段的U形定位钢板进行定位,且两者相对的现浇接头面结构与U形定位钢板构成菱形浇注腔④向菱形浇注腔内现浇RPC,再浇筑1号段普通混凝土,张拉预应力束,并移动、拼装挂篮⑤施工其余设计有UHPC柱的混凝土节段⑥施工其他普通预应力混凝土节段及合拢段,完成施工。本发明结构巧妙、操作方便、便于实施,减小了二次立模干扰,保证了UHPC预制柱与后浇接头的有效结合,解决了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由于收缩徐变带来的变形持续增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3057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336652.5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道运行中跨越与航道交叉河流的桥轨渡船方法,当沿运河航行的渡船到达与航道交叉河流位置时,将渡船引导进承船厢中,吊机带动升船托板和承船厢、渡船上升,待升船托板的滑道与桥轨纵梁上的转运轨道齐平,牵引装置将承船厢运送至河道对岸,对岸的升船机将升船托板吊起,牵引装置将承船厢运送至升船托板上,然后通过吊机带动升船托板、承船厢和渡船下降,待降至目标河道内水面高程后,将渡船引导出承船厢后即可继续航行。本发明采用专用的桥轨渡船装置可直接将渡船运送至河流对岸,受黄河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最小;采用双线设置,可方便地实现船队循环转运;桥轨上部结构轻便、简单,造价相对低廉,运营及维护也较为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991437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36651.0
申请日:2019-04-25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河航道中跨越河流的桥轨渡船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河流两岸的升船机,在升船机顶部设置有吊机,置于升船机侧墙之间的升船托板由吊机带动升降,在升船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轨道,用于承托渡船的承船厢底部带有与轨道滑动配合的滑道;水平跨设在河流上方的桥轨纵梁两端与升船机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在纵梁上铺设有与升船托板上的滑道相对接的转运轨道;在转运轨道上设置有牵引装置。本发明结构巧妙、便于实施。专用的桥轨渡船装置可直接将渡船运送至河流对岸,受黄河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最小;采用双线设置,可方便地实现船队循环转运;桥轨上部结构轻便、简单,造价相对低廉,运营及维护也较为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0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832095.3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劼耘 , 冯仲林 , 韦德鉴 , 李召辉 , 黎明镜 , 王昱 , 袁鹏 , 原学明 , 班文辉 , 原国智 , 王宇龙 , 农翕智 , 郑建安 , 熊东 , 林运飞 , 刘振 , 孙晨阳 , 崔博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河鱼道的结构、施工及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建立枢纽处鱼道数据库,评估鱼道过鱼目标鱼类游泳能力,确定过鱼对象洄游生态特性;S2:进行鱼道方案设计,确定鱼道结构初步设计方案;S3:设计鱼道工程局部断面物理模型,并进行鱼道工程局部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得到竖缝式鱼道中位于鳗鱼道上游的池室结构推荐方案;S4:建立鱼道整体模型,并进行鱼道整体模型试验,以确定鱼道整体结构方案。本申请的一种运河鱼道的设计方法,为设置适合鳗鲡和合浦绒螯蟹洄游的鳗鱼道和适合赤眼鳟鱼和鲮鱼洄游的竖缝式鱼道提供理论基础,进而解决了为鳗鲡、赤眼鳟、鲮、河鲈、合浦绒螯蟹等提供洄游通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8181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08382.0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锚式悬索桥钢‑混结合段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混凝土梁段和钢梁段,所述混凝土梁段和钢梁段之间通过钢‑混连接机构和张拉机构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机构包含界面承压板和钢结构外伸钢板上焊接的栓钉剪力键;所述张拉机构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梁段内的预应力混凝土区域,在预应力混凝土区域与钢梁段之间设有多根张拉预应力筋进行张拉连接;本发明的自锚式悬索桥钢‑混结合段,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向钢结构转化的位置,混凝土段位于边跨位置,已达到压重的目的,钢梁段用于中跨位置,达到减少自重,增大桥梁跨径的目的,钢‑混结合段主要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过渡位置、主塔附近两侧或中跨支座弯矩反弯点附近,这样既利用了混凝土优越抗压性能,又利用钢材拉伸性能,充分发挥混凝土梁、钢梁各自的材料性能同时又降低成本和工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