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排气门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262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52468.1

    申请日:2018-07-27

    Inventor: 方纯结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20 F01L3/08 F01L3/10 F01L3/12

    Abstract: 一种发动机排气门结构,排气门杆由下往上从气门座及气门导管中穿过,在排气门杆的顶端安装气门锁夹,气门锁夹的外面安装弹簧上座,气门弹簧套装在排气门杆上,在排气门杆顶端的上方设有气门间隙调节螺钉,所述气门间隙调节螺钉的轴心线与排气门杆的轴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在气门间隙调节螺钉与排气门杆之间设置端帽,该端帽通过其底端的盲孔活套在排气门杆上,所述盲孔的底面与排气门杆顶端的端面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能够使排气门杆在排气门关闭的瞬间因发动机振动而产生转动,能有效防止排气门杆局部过热,避免排气门杆被烧损;排气门杆在工作中只是在其轴心线上受力,排气门杆与气门导管之间的磨损减小,有效防止了排气门杆发生断裂。

    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65426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1128985.6

    申请日:2017-1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47 F01L1/24 F01L3/10 F01L3/14 F01L2001/04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的结构,包括进气凸轮轴,所述进气凸轮轴的左端设有压辊轴承,并且进气凸轮轴的左端设有淬火真空泵槽,所述进气凸轮轴的右端内侧设有水泵传动齿轮接口,所述进气凸轮轴上均匀设有液压间隙调节器和中空充纳排气阀,液压间隙调节器和中空充纳排气阀间隔分布,并且进气凸轮轴上均匀设有排气凸轮轴,排气凸轮轴位于中空充纳排气阀和中空充纳排气阀之间,通过压辊轴承可以降低进气凸轮轴的摩擦,以此可以减少发送机的噪音,该发动机凸轮轴的结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可以减少凸轮轴的摩擦,同时也可以减少发送机的噪音,而且快速冷却气门,承受更高的温度,以此来保持发动机的稳定性。

    气体交换阀装置和气缸盖

    公开(公告)号:CN103429857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80007469.7

    申请日:2012-01-30

    Abstract: 一种用于增压内燃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装置,该装置包括排气阀(1b),该排气阀(1b)具有阀头(2)和连接到所述阀头(2)的阀杆(3),所述装置还包括阀弹簧(4)、腔室(5)和推力设备(6,19),所述阀弹簧(4)围绕所述阀杆(3)布置,用于产生关闭所述阀(1b)的力,所述腔室(5)围绕所述阀杆(3)布置,所述推力设备(6,19)附接至所述阀杆(3)并且能沿所述阀杆(3)的纵轴方向与所述排气阀(1b)一起移动。所述装置包括把进气引入到所述腔室(5)中的设备(7,14),该设备(7,14)用于把增压进气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管道(10)引入到位于所述推力设备(6,19)与所述腔室(5)的内端之间的所述腔室(5)中以帮助保持所述排气阀(1b)关闭。

    弹簧限位器及弹簧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43576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80017696.7

    申请日:2007-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3/02 F01L3/10 F16F1/126 Y10T74/1856

    Abstract: 能够进一步减小盘簧的设置高度和质量。具有安装在阀杆端部(11)上的限位器本体(3)和内周部(19)支承在限位器本体(3)上、弹性地支承阀簧(15)的端部(17)的旋转状板状弹簧部(5),其特征在于,板状弹簧部(5)的弹性系数(K1)比阀簧(15)的弹性系数(K2)还高,所以阀簧(15)紧贴后板状弹簧部(5)弯曲,能够得到2级负荷特性,能够实现阀簧(15)自身设置时的高度和紧贴高度的抑制,能够实现质量的进一步减轻等,能够实现弹簧限位器(1)的高度和质量的进一步减小等,组合了弹簧限位器(1)和阀簧(15)的弹簧系统能够实现小型、轻量化。

    螺旋弹簧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84934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680019013.7

    申请日:200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06 F01L1/462 F01L3/10

    Abstract: 本发明螺旋弹簧可减少第一圈的赫兹应力及线圈端部的过大压力。将作为可动部的线圈端部(11)相对于线材(3)的第一圈(13)向螺旋状的扩径方向或缩径方向错开,在没有施加负荷的自由状态下在上述线圈端部(11)及线材(3)的第一圈(13)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可以在线圈端部(11)及线材(3)的第一圈之间实施喷丸硬化。作用于上述第一圈(13)的应力为扭曲应力和接触产生的赫兹应力成分的合成应力,但将接触压力大的线圈端部(11)向螺旋状扩径方向错开时,可以使第一圈(13)侧的接触点向螺旋状外径方向移动,减少扭曲应力。由于将线圈端部(11)相对于线材(3)的第一圈(13)向螺旋状扩径方向或缩径方向错开形成间隙,因此即使线圈端部(11)及第一圈(13)在间隙间反复接触分离,也可防止线圈端部(11)上施加过大的弯曲应力,可抑制线圈端部的折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