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6100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52655.9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刘和平
Inventor: 刘和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电气混合发动机,其气缸两端设置有可相对所述气缸直线往返运动的线圈活塞,两个所述线圈活塞之间为燃烧室;两个所述线圈活塞与所述气缸滑动配合;两个所述线圈活塞均缠绕有导线,两个所述线圈活塞在所述导线通电状态下,可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运动。发动机具备可变燃烧室和气缸的行程可变,使其具有高效的能量转化和能量输出,大幅提升热效率;还可以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混合发动机的每一次做功过程都是相对独立的,不需要怠速运转、无需启动过程,减去怠速和启动过程的能耗;根据速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传动路径,在限定速度内均可获得最大扭矩,利用电能在内燃机功率不足时提高功率,在低速和高速下都具备优越的加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15067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41203.5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 F02B41/00 , F02G5/02
Abstract: 一种具有废热能柔性回收装置的朗肯循环布置系统,包括工质泵(1)、换热器(2)、膨胀机(3)、冷凝器(5)和齿轮传动系(6),齿轮传动系(6)输出端齿轮与发动机(4)曲轴齿轮相啮合,膨胀机(3)和齿轮传动系(6)之间设置有液力耦合器(7),膨胀机(3)的输出齿轮与液力耦合器(7)的输入齿轮相啮合。使得膨胀功转换的机械功能够通过液力耦合器(7)柔性回收传递给发动机(4)曲轴,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的磨损,提高了齿轮传动系(6)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65868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680015695.4
申请日:2006-03-09
Applicant: 扎杰克优质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B31/14 , F01L1/022 , F01L1/024 , F01L1/026 , F01L1/34 , F01L1/352 , F01L7/021 , F01L7/026 , F01L7/027 , F01L7/16 , F01L13/0005 , F01L13/0015 , F01L2101/02 , F01L2800/00 , F01L2820/01 , F01L2820/032 , F02B15/00 , F02B33/06 , F02B41/00 , F02B41/02 , F02B41/06 , F02B75/40 , F02D15/04 , F02F3/28 , F02G1/02 , Y02T10/12 , Y02T10/14 , Y02T10/42
Abstract: 一种恒压内燃机,具有长条形的燃烧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燃烧室向自身折回并具有凹凸不平的、曲折的内侧壁,用于将燃料引入燃烧室燃料入口,与该燃烧室相通的压缩室,用于改变燃烧室和压缩室容积以形成燃料空气混合物的装置,该混合物在穿过燃烧室时燃烧并被凹凸不平的、曲折的燃烧室侧壁进一步混合,与燃烧室相通的膨胀室,以及在压缩室中的输出元件,该输出元件由燃烧混合物产生的压力驱动,由于具有改变压缩室容积的装置以及膨胀室中的输出元件连接在一起以一致运动,这样燃烧室中的压力基本保持恒定。燃料入口附近的气流隔离器在燃烧室中形成一个或者多个更小的容积,在此处燃料可以与引入燃烧室中的仅仅一部分空气混合并燃烧。长的、尖锐的突起从燃烧室壁向内延伸而这些突起与燃烧室中的湍流器一起促进燃料和空气的完全混合以及燃烧。
-
公开(公告)号:CN101294606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092335.5
申请日:2008-04-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二轮机动车用动力单元,其由具有无级变速机及油压作动式离合器的动力传递装置和内燃机构成,该无级变速机具有卷挂在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皮带,该油压作动式离合器设置在驱动带轮轴和从动带轮轴中的至少一方。所述二轮机动车用动力单元,可以在避免油路结构的复杂化和带轮轴的大径化的同时,向离合器和无级变速机分别供给作动油和润滑油。在驱动带轮轴(95)和从动带轮轴(96)中设有离合器(93)的特定带轮轴(96),同轴地且在轴向上隔开距离设置向离合器(93)导入作动油的离合器控制油路(224)和向无级变速机导入润滑油的润滑油路(222)。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2C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02106406.7
申请日:2002-02-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B7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内燃机的混合气燃烧时的等容度从而提高热效率的内燃机。在滑动自如地嵌装在汽缸15中的活塞16通过连杆21与曲轴19连接的内燃机中,将划分燃烧室22的汽缸盖12配置在活塞16以及曲轴19之间。与燃烧室夹持活塞配置在曲轴的相反一侧的、现有的内燃机相比,可以将与以活塞16的上死点为基准的曲轴转角θ的增加量对应的、燃烧室22的容积增加量控制到较小值,这样,就可以提高混合气燃烧时的等容度从而提高热效率。而且在膨胀行程中对连杆21施加拉伸载荷,因此,与施加压缩载荷的现有的内燃机相比,可以降低连杆21的强度减轻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6783C
公开(公告)日:2001-12-26
申请号:CN97194645.0
申请日:1997-05-12
Applicant: 普莱色维森控股有限公司
Inventor: 约瑟夫·埃利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32 , F01B9/02 , F02B41/00 , F02B75/048
Abstract: 一内燃机包括一个或更多的活塞(4),每个活塞都安装成在各自的气缸(2)中往复并与长形杆状构件的一端(11)摆动地连接,该杆状构件在其两端之间的位置与相配的曲柄(10)相连。杆状构件(14)构成一杆(18),它与第一可移动的支架构件(20)如此结合,以使它们之间的相对移动只可能沿杆(18)的长度方向。第一可移动的构件(20)如此与第二可移动的支架构件(26)相连,以致它们之间的相对移动只可能是绕轴线(21)的旋转。第二可移动的支架构件(26)被导向成直线地相对于固定的支架构件(24)沿垂直于杆(18)的长度方向移动,执行装置(31、40)与第二可移动的支架构件(26)配合并被布置成直线地移动支架构件(26)。支架(20、26、24)与杆状构件(14)要做成这样的尺寸并如此布置,以使活塞的速度在点火时或在其附近减慢,从而促进火焰前沿穿过气缸中的空气/燃料混合物快速传播,并延长活塞在下死点位置的停留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9486C
公开(公告)日:2000-12-13
申请号:CN94191530.1
申请日:1994-03-21
Applicant: 吉尔贝·吕西安·查尔斯·亨利·路易·范·阿弗尔马泰
Inventor: 吉尔贝·吕西安·查尔斯·亨利·路易·范·阿弗尔马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5/04 , F02B1/04 , F02B3/06 , F02B41/00 , F02B2075/027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包括两个工作容积不同的气缸构成的气缸组及两个曲轴。两个气缸始终保持连通而与活塞的位置无关,两个曲轴分别与气缸组中一个气缸内的活塞相联接,并且两个曲轴由齿轮组以及有三个同心的组件的可变提前角传送装置耦接后具有相同的速度。可以根据工况通过可变提前角传送装置改变两个曲轴之间的相对角度位置,从而改变内燃机的压缩比,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497A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申请号:CN96197165.7
申请日:1996-08-05
Inventor: 丹·梅里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41/00 , F02B19/06 , F02B75/02 , Y02T10/125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包括一对或多对第一和第二气缸(12,14),第一气缸(12)的换气容量要大于第二气缸(14),并且分别有第一和第二活塞(16,18)在各自的气缸中往复运动。第二活塞(18)上有驱动杆(234),并将第二气缸(14)分成一个含第二活塞驱动杆的第一容量(15a)和一个位于两活塞之间的第二容量(15b)。第一气缸(12)上带有进气口(25)和排气口(27)。当活塞基本上处于它们的内死点位置时,在活塞(16,18)中间就形成了一个共同燃烧空间(20),燃烧空间包括第二容量。一个传送机构(39,128,391)使气体可在第一容量(15a)和燃烧空间(20)之间流动,而一个止动机构(128)使大量的燃料/空气混合物直到第二活塞(18)的压缩冲程的末期才从第一容量进入第二容量。在第二活塞的吸气冲程中,一个喷油嘴(34)向第一容量喷射燃油。这个内燃机还有一个用来驱动第二活塞(18)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括在第一活塞(16)的作功冲程的至少一部分中能使第二活塞(18)基本上处在其内死点位置的机构。在第一和第二气缸之间采用了隔板式的节流阀。隔板上的开口使喷射气流沿着冲击第二活塞端部的方向流入第二气缸,从而在第二气缸中产生了一个环形气流。
-
公开(公告)号:CN1129297A
公开(公告)日:1996-08-21
申请号:CN95115735.3
申请日:1995-09-13
Applicant: 波姆萨有限公司
Inventor: 利维奥·比亚吉尼
IPC: F16H2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41/00 , F01B9/06 , F01B2009/063 , F02B7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往复吸热式发动机用于将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的曲轴系统,它包括一自由空转地设置在发动机活塞销上的转轮或连杆和一设置在输出轴上、其周边轮廓面由至少两段适于优化发动机循环冲程的凸轮廓段组成的凸轮,转轮沿着凸轮的轮廓旋转时它两之间的连接是一种无摩擦力或摩擦力很小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95292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06187.0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余达辉
Inventor: 余达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辅助动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降温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辅助动力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发动机右端通过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的转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本装置可间歇性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同时将冷却产生的热气又转换为辅助动力输出,减少能量损失,效率更高,更节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