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矩变换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10109A

    公开(公告)日:2001-08-29

    申请号:CN01104929.4

    申请日:2001-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1/28 F16H45/00 F16H2041/246

    Abstract: 一种转矩变换器包括与泵叶轮整体相连的透平叶轮、具有凸台且覆盖透平叶轮的侧罩和穿过凸台且连接于透平叶轮的透平轴。径向轴承和单向离合器在侧罩的凸台和透平轴之间彼此轴向相邻地设置。径向轴承用于同心地保持凸台和透平轴,当反负载作用于透平轴时,单向离合器使透平轴和侧罩彼此相连。因此,单向离合器的离合器构件如透平轴和侧罩之间的挡圈接受的负载被均衡,因此,当反负载作用于透平轴时,可防止透平叶轮和泵叶轮之间的滑动,从而提供良好发动机制动作用。

    动力传递设备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64448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480024154.2

    申请日:2014-02-06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在宽的发动机转速范围内保持第二动力传动系的状态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油耗。该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可选地向车轮传递或切断发动机驱动力,该动力传递装置设置有:离合器装置(3),该离合器装置能够在用于经由转矩变换器(1)向车轮传递发动机驱动力的第一动力传动系与用于绕过第一转矩变换器(1)向车轮传递发动机驱动力的第二动力传动系之间进行切换;以及减震器机构(7),该减震器机构布置在第二动力传动系的中部并且由具有用于衰减转矩变化的弹簧特性的减震器构成;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进一步设置有:减震器离合器(10),该减震器离合器用于自由地切换减震器机构(7)的弹簧特性;以及弹簧特性控制装置(14),该弹簧特性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来致动减震器离合器(10),以切换至适于行驶状态的弹簧特性。

    变距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9276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19579.5

    申请日:2012-04-10

    Abstract: 一种变矩器(100),包括一个涡轮(120)、一个与该输入轴(105)连接并用于所述涡轮(120)的液力驱动的泵轮(115)、一个与该涡轮(120)连接并用于扭转振动的减振的离心力摆(150)、一个用于通过该涡轮(120)驱动所述输出轴(110)的第一扭转减振器(130)以及用于使所述输入轴(105)与该涡轮(120)选择式地、扭转减振地耦合的一个变矩器离合器(140)和一个第二扭转减振器(145)。在此,所述扭转减振器(130,145)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相互串联布置的两个扭转减振器元件(160,165)。

    扭振减小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3757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121584.7

    申请日:2016-03-0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增大质量体的等效惯性,并且能够有效利用流体接头的内部的空间而实现紧凑化的装置。扭振减小装置将质量体(2)能摆式运动地保持于旋转体(16),通过使传递到旋转体(16)的转矩振动,使质量体(2)进行摆式运动而减小振动,旋转体(16)配置在流体接头(1)的内部,所述流体接头(1)在壳体(6)的内部配置有泵叶轮(7)、涡轮(8)和规定的固定部(131),在壳体(6)的内部配置有至少利用3个旋转构件进行差动作用的行星旋转机构(17),第1旋转构件(18)与固定部(131)相连结,第2旋转构件(19)与旋转体(16)相连结,第3旋转构件(20)与涡轮(17)相连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