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5238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510642881.1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黄智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含:一基板,具有一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材料;一外延层,设置于基板上,并具有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材料;一主动区,为半导体结构的工作区域;以及一边缘保护区,用以保护该主动区。其中,边缘保护区中的JTE区为第二传导类型的半导体材料;反向掺杂区设置于JTE区中且为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材料;以及反向掺杂区中第一传导类型的半导体材料浓度沿一方向递增。

    半导体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4368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310692549.7

    申请日:2013-12-17

    Inventor: 岛藤贵行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半导体装置。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包括元件活性部(X)和元件周边部(Y),在元件活性部(X)和元件周边部(Y)的上表面形成有层间绝缘膜,在元件活性部(X)侧的层间绝缘膜的上表面形成有与p型基极区域和n型源极区域连接的源电极和用于包围源电极的环状栅极金属布线,并且栅极金属布线和栅电极连接。在半导体基板的第1主表面侧的上表面形成具有开口部的有机保护膜,开口部包括部分露出栅极金属布线的栅电极极板部分和部分露出源电极的源电极极板部分。在栅极金属布线和有机保护膜之间形成无机保护膜以覆盖栅极金属布线。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9537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0228312.1

    申请日:2017-04-10

    Inventor: 吕正勇 陶佳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395 H01L29/0688 H01L29/663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对所述第一区和第三区基底进行第一离子注入,在所述第一区基底中形成第一阱区,并在所述第三区基底中形成第三阱区,所述第一阱区与第三阱区中具有第一掺杂离子;对所述第二区基底进行第二离子注入,在所述第二区基底中形成第二阱区;对所述第一阱区、第二阱区和第三阱区进行图形化处理,形成阱衬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区阱衬底上的第一鳍部,位于第二区阱衬底上的第二鳍部,位于所述第三区阱衬底上的第三鳍部。所述形成方法能够改善所形成双极型晶体管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