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的树脂密封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41308A

    公开(公告)日:2007-04-04

    申请号:CN200610141387.8

    申请日:2006-09-26

    Inventor: 前田启司

    Abstract: 由第一模具(111)和第二模具(112)构成电子元件的树脂密封成形用模具(110)。该两个模具的合型面(P.L)具有不设台阶的平面形状的基板供给放置面(113)。加料块体(140)可相对于与合型面(P.L)垂直相交的模具(110)的侧面位置(110a)接合、或从侧面位置(110a)分离。在该合型面(P.L)与加料块体(140)接合的状态下,加料块体(140)内的熔融树脂材料向模腔(114)注入。而且,在树脂密封后基板(402)固定在第一模具(111)的工作面上的状态下,进行使第二模具(112)离开第一模具(111)的开模。

    切断装置及切断方法
    1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48839C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02118655.3

    申请日:2002-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切断装置,具有以轴中心(5)为中心向刀片旋转方向(7)旋转的旋转轴(4)和固定在旋转轴上以刀片移动速度(VLB)移动的刀片(6),使轴中心(5)以比刀片移动速度(VLB)大的规定的轴中心旋转速度(VRA)且以微小的旋转直径高速地旋转。由此,刀片(6)推压基板(3),对基板3切前并产生切屑(8),刀片(6)从基板(3)拉开,切屑(8)沿刀片旋转方向(7)移动从而刀片(6)的刀口与基板(3)之间被排出。因此,由于能抑制加工阻力的增加,故加工效率提高且能抑制在刀片(6)表面产生的摩擦热。另外,由于产生的摩擦热容易散出,故能获得刀片(6)的长寿命化。

    树脂封止装置和树脂封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66851A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200510054534.3

    申请日:2005-03-10

    Inventor: 三浦宗男

    Abstract: 一种树脂封止装置,罐形件(9)嵌入具有基板块(5)的下模1内。罐形件(9)由螺旋弹簧(21)弹性支承,可使罐形件一边与基板块(5)接触一边移动。在上模(2)与下模1合模的状态下,上模(2)与基板块(5)以适当的夹压力夹持基板(16),罐形件(9)通过螺旋弹簧(21)以适当的夹压力推压上模(2)。另外,上模(2)与下模(1)的合模被解除的状态下,罐形件(9)因螺旋弹簧(21)的伸长,一边与基板块(5)接触一边上升。其结果,可得到能防止罐形件(9)与上模(2)之间形成树脂毛刺、防止基板(16)发生损伤以及不需要对碟形弹簧等的基板(16)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

    评价型面的装置及方法、处理型面的装置及方法、清扫模具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20007A

    公开(公告)日:2003-05-28

    申请号:CN02152228.6

    申请日:2002-1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评价型面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分别设置在传感器组件(10)的上下面的下侧传感器(13)和上侧传感器(14);根椐各自从下侧传感器(13)和上侧传感器(14)接受的检测信号、分别算出表示下模(1)和上模(2)的型面上的污垢附着程度的测定值的运算部(20);将分别从运算部(20)接受的测定值与规定的基准值作出比较、当测定值处于基准值以下时送出规定警告信号的比较部(21)。这样,当相对于照射型面的照射光(15、17)的反射光(16、18)强度处于基准值以下时,送出警告信号。由此,可定量评价污垢的附着程度,同时根椐警告信号进行清扫,可提高树脂成形作业的效率化、树脂成形作业的自动化以及成形品的产品合格率。

    树脂密封装置的模具开合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369365A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02103366.8

    申请日:2002-01-28

    Inventor: 天川刚

    Abstract: 一种模具开合机构,设有:固定在下部板(2)上的下模(1);固定于上部板(4)上的上模(3);与上部板(4)连接为一体的最下部板(6);分别使下部板(2)、上部板(4)及最下部板(6)滑动的系杆(7);驱动下部板(2)的驱动机构(10);连接最下部板(6)与下部板(2)、并将作用于下部板(2)上的驱动力反向传递至最下部板(6)上的连杆机构(11);通过安装构件(20、21)固定在底座(9)上的夹送辊(19)。由于夹送辊(19)与金属模独立固定,配线基体材料(17)可保持一定的高度位置而不受金属模的开合限制。故配线基体材料(17)的环(22)为最小。可使配线基体材料(17)的环最小化,防止金属丝变形,能对应厚配线基体材料(17)并实现装置小型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