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59826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5118.X
申请日:2010-06-08
Applicant: 奥迪股份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101 , B21D53/845 , F01L1/047 , F01L13/0042 , F01L2001/0473 , F01L2013/0052 , F01L2103/00 , F01L2810/04 , F01L2820/01 , F16D200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门受控的发动机的组合式轴部件、尤其是组合式凸轮轴,其中,包括至少一个功能件、尤其是至少一个凸轮的毂体借助插接齿部沿周向方向借助形锁合连接结构以形锁合的方式保持在轴上,其中,所述插接齿部具有构造在所述轴上的轴齿部,所述轴齿部与构造在毂体开口中的毂体齿部共同作用。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毂体(14)除了周侧的形锁合连接之外还通过紧配合保持在所述轴(12)上,所述紧配合通过形成在所述轴齿部(22)的顶圆与所述毂体齿部(26)的根圆之间的压配合来产生。另外,本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用于气门受控的发动机的组合式凸轮轴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108887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1010505030.X
申请日:2010-10-09
Applicant: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3/02 , F01L3/04 , F01L2101/00 , F01L2101/02 , F01L2103/00 , Y10T29/492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伞部的外周面上也能形成隔热效果良好的氧化层因而温度不易升高的发动机气门。发动机气门(1)以耐热钢等耐热合金为原料、且在轴部(2)的一端具有与该轴部(2)连续地形成的通过热锻造成形的伞部(3),其特征在于,以不在伞部(3)的外周缘形成飞边的方式锻造该伞部(3),不对伞部的外周面(3d)进行机械加工地成形该伞部(3),从而使伞部(3)的外周面(3d)的表层部具有因基材(1a)氧化而形成的氧化层(1b)。伞部(3)的外周面(3d)为弯曲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02105603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880130514.1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日锻阀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B21K1/22 , C21D1/10 , C21D1/42 , C21D6/00 , C21D9/00 , C21D2211/001 , C21D2221/00 , F01L1/0532 , F01L1/143 , F01L3/00 , F01L3/02 , F01L3/08 , F01L3/20 , F01L2101/00 , F01L2103/00 , F01L2820/01 ,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只对锻造的排气用提升阀的规定区域局部地进行固溶化处理,便能够满足面部的耐磨性和颈部与轴部间的高温蠕变强度两者的排气用提升阀及该阀的固溶化处理方法。它是经由在外周形成有面部(14)的伞部(12)缓慢缩径所得到的颈部(16)与直线状的轴部(18)一体化而成的排气用提升阀(10),通过利用高频发生装置对开阀时被喷射排放气体的阀(10)的颈部与轴部间的规定区域A进行固溶化处理,将该区域A的晶粒度调整为比其它区域的晶粒度粗(ASTM标准10以下)。由此提供一种可确保阀(10)的颈部与轴部间的规定区域A的耐热蠕变强度及面部(14)的硬度(耐磨性)两者、且耐久性优良的排气用提升阀。
-
公开(公告)号:CN101294503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810092355.2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46 , F01L1/182 , F01L3/00 , F01L13/085 , F01L2001/054 , F01L2103/00 , F01L2800/03 , F02F1/002 , F02F1/06 , F02F7/0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V型发动机能使各气缸侧体的进气及排气推杆的间隔充分小并可实现气门传动装置紧凑化。以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侧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将各气缸侧体(B1、B2)的各进、排气摇臂(71a、72a、71b、72b)配置为在俯视图中呈八字形,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使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进气凸轮(38i)的状态下正对着,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也使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排气凸轮(38e)的状态下正对着。
-
公开(公告)号:CN102039406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20949.6
申请日:2010-10-22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Inventor: S·G·瓦卡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047 , B22F3/087 , B22F3/162 , B22F5/106 , B22F7/08 , C22C33/0278 , C22C38/02 , C22C38/04 , F01L2001/0473 , F01L2001/0476 , F01L2101/00 , F01L2103/00 , F01L2820/041
Abstract: 一种非磁性凸轮轴轴颈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利用动力磁性压制以及奥氏体锰钢粉末金属前体。沿凸轮轴形成的轴颈设置为与互补的轴承表面协作,并可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一起使用,使得轴颈不会磁性干扰传递到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当动力磁性压制完成时,还可对轴颈进行加工、烧结或这两种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1029582B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0610131746.1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IPC: F01L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81 , F01L1/146 , F01L2101/00 , F01L2103/00 , Y10T29/49295
Abstract: 具有多个与每个汽缸关联的进气和/或排气门的内燃机包括具有支承构件的气门机构,支承构件具有多个枢轴球窝,每个枢轴球窝都与摇臂及位于支承构件和摇臂之间的枢轴球关联,而支承构件延伸穿过摇臂上的孔并具有多个槽,每个槽都具有大概平行的相对侧面,用于接纳和引导关联的摇臂的两侧,使得摇臂围绕枢轴球在摇臂的平面中转动。支承构件可以容纳至少两个可在相对于彼此非平行的平面中运转的摇臂且可以包括整体地成形的支撑面和定位面以便完成各个尺度来排除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1952559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80105978.1
申请日:2009-02-10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46 , C21D1/10 , C21D1/25 , C21D1/42 , C21D6/002 , C21D6/02 , C21D6/04 , C21D9/40 , C22C38/36 , F01L1/14 , F01L1/16 , F01L1/18 , F01L2101/00 , F01L2103/00 , F01L2105/00 , F01L2105/02 , F16C33/34 , F16C33/62 , F16C2360/18 , Y02P10/253
Abstract: 一种滚子从动件,该滚子从动件包括辊环(11)、轴(12)以及多个滚子(13)。此外,辊环(11)、轴(12)以及滚子(13)的至少任意一个是由含有0.7~2.4%碳和10.0~20.0%铬、且其余成分为铁和杂质的钢构成的钢构件。而且,在所述钢构件的滚走面(辊环滚走面(11A)、轴滚走面(12A)和滚子滚走面(13A))上,含铁和铬中至少任意一个以及碳的、面积为12.6μm2以上的碳化物以5.0%以上的面积率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881235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68197.1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3/22 , F01L2101/00 , F01L2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气缸盖包括:燃烧室/面;通向所述燃烧室/面的端口;以及插件槽,所述插件槽围绕所述端口周向设置且配置成在其中接收阀座插件。碳层设置在所述插件槽和阀座插件之间,且配置成防止由于暴露于如乙醇的酒精基燃料而引起的插件槽的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666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10258353.0
申请日:2009-12-14
Applicant: 谢夫勒两合公司
IPC: F01L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14 , F01L1/143 , F01L13/0005 , F01L13/0036 , F01L2001/467 , F01L2103/00 , F01L2107/00
Abstract: 一种可开关式杯型挺杆,杯型挺杆具有外部体,外部体具有类环形的底部,空心圆柱形凸出部远离底部的内边缘地引导,能够相对于外部体沿轴向运动的内部件在圆柱形凸出部的孔中引导,联接机构在杯型挺杆中分布,为了在凸轮基圆经过时实现完全的阀冲程,联接机构能够从其中一个构件的接纳部出发,分段地与相应的另一构件的随动面发生接合,在构件之间设有防扭转机构,防扭转机构位于凸出部的窗形开口中,并且借助于防扭转机构的内侧嵌合到内部件的外侧面的配套的纵向槽/纵向展平部之内/之上,通过将工具经由与空心圆柱形凸出部的开口对准的另一开口嵌入,以便加工出防扭转机构,另一开口位于内衬的径向对置的区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798630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480015388.7
申请日:2004-06-02
IPC: B23K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22 , B23K11/0033 , B23K20/023 , B23K20/16 , B23K20/227 , B23K20/24 , B23K28/02 , B23K2101/005 , B23K2101/006 , B23K2101/04 , B23K2101/06 , B23K2103/04 , C22C14/00 , C22C19/03 , C22C19/058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12 , C22C38/22 , F01L1/047 , F01L2101/00 , F01L2103/00 , Y10T428/12493 , Y10T428/12944 , Y10T428/129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部件的液相扩散接合方法,其可以实现接合时间的缩短、接合组织的均匀以及抗拉强度、疲劳强度等接头部的品质和可靠性的提高,且接头部具有优良的品质与生产效率。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使液相扩散接合用非晶合金箔介于金属材料的坡口面之间,作为一次接合,采用电阻焊使所述非晶合金箔与所述金属材料熔融压接在一起而形成接头部,其次作为二次接合,将所述接头部再加热到所述非晶合金箔的熔点或以上并加以保持,进行使所述接头部的凝固过程结束的液相扩散接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