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
    8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2012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206229.0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蒸发器(1)具备:由配置在第1上集液部(5)与第1下集液部(6)之间的多个第1热交换管(2)构成的第1下降流管组(18);以及由配置在第2上集液部(7)与第2下集液部(8)之间的多个第2热交换管构成且设在第1下降流管组的上风侧的第2下降流管组(19)。在第1上集液部中设有供第1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的第1分区(24),在第2上集液部中设有供第2下降流管组的上端部连通的第3分区(29)。在第1分区与第3分区之间,设有形成有使两个分区连通的第1制冷剂通过部(33)的第1分流控制部。第1制冷剂通过部中的存在于制冷剂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部分的面积大于存在于制冷剂流动方向下游侧的部分的面积。

    冷凝器
    8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7220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121598.X

    申请日:2017-11-14

    Inventor: 永藤辉之

    Abstract: 冷凝器(1)具备冷凝部(1A)、冷凝部(1A)上方的过冷却部(1B)、和受液器(2)。在受液器(2)内形成经由制冷剂流入口(26)与冷凝部(1A)连通的第1空间(31)、和位于第1空间(31)上方且经由制冷剂流出口(27)与过冷却部(1B)连通的第2空间(32)。在受液器(2)的第1空间(31)内配置上下两端开口且使第1空间(31)与第2空间(32)连通的抽吸管(33)。在抽吸管(33)的周围配置有为上端开口的筒状且通过使从制冷剂流入口(26)流入的制冷剂与之碰撞来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流动控制部件(34)。制冷剂流入口(26)位于流动控制部件(34)的高度方向范围内,从制冷剂流入口(26)流入的制冷剂与流动控制部件(34)碰撞。

    冷凝器
    8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9614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670426.1

    申请日:2017-08-08

    Inventor: 永藤辉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能够在早期阶段使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封入量成为恰当封入量,并且能够扩大过冷度保持恒定的稳定区域的范围。冷凝器具有冷凝部(1A)、冷凝部的上方的过冷却部(1B)和受液器(2)。在受液器内形成有经由制冷剂流入口(26)与冷凝部(1A)连通的第1空间(31)、和位于第1空间的上方且经由制冷剂流出口(27)与过冷却部连通的第2空间(32)。在受液器内设有将受液器内划分成第1空间和第2空间的分隔部件(29)。在受液器的第1空间内配置有上下两端开口且使第1空间与第2空间连通的抽吸管(37)。在分隔部件上设有使第1空间的内容积增加并且使第2空间的内容积减少的内容积调整部(33)。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8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31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066087.6

    申请日:2017-02-06

    Inventor: 鸭志田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其能够抑制以冷凝水的冻结为起因的制冷剂流通管的周壁和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的侧壁的变形。在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的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的两侧壁上形成有冷凝水排水槽,并由制冷剂流通管封闭该冷凝水排水槽的向着制冷剂流通管侧的开口。在封闭部分的通风方向的范围内存在有制冷剂流通管的两个以上的分隔壁。将内散热片的作为传热部的波纹状带板的连结部仅与蓄冷材料容器的蓄冷材料封入部的任一个侧壁中的成为冷凝水排水槽的封闭部分的底壁的部分接合,并且使连结部与另一个侧壁分离。在将制冷剂流通管的周壁的壁厚设为t1mm,将蓄冷材料容器的侧壁的成为冷凝水排水槽的底壁的部分的壁厚设为t2mm,以及将冷凝水排水槽的深度设为Hmm的情况下,关系成为t1<t2、2×t1>t2、H>t1+t2。

    蒸发器及使用该蒸发器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2172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10161943.2

    申请日:2014-04-22

    Inventor: 高木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8 F28D1/05391 F28D2021/0085 F28F9/0207

    Abstract: 一种蒸发器(1),是以使第一集液箱(2)相对于第二集液箱(3)位于下侧的倾斜状态来使用的。在蒸发器的第一集液箱的下风侧及上风侧集液部(5、6)中,设有与下风侧及上风侧管列(15、16)的最远管组连通的分区(42、45)。通过分流控制部(57、58)将两个分区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42a、42b、45a、45b),并经由形成在分流控制部上的制冷剂通过孔(51、52)而使上下两个空间连通。在第一集液箱的两个分区中,使在以上述倾斜状态配置时位于下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与位于上侧的分区的分流控制部的制冷剂通过孔的总截面面积相比较小。蒸发器优选适用于构成车辆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循环。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8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028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333527.0

    申请日:2015-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其用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的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的车辆的汽车空调中,该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1)的蓄冷材料容器(15)具有:容器主体部(18),其位于热交换芯部的通风方向上的范围内;和外侧伸出部(19),其仅与容器主体部(18)的下风侧缘部的上部相连且以与制冷剂流通管(12)相比向通风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并且其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容器主体部(18)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短。在蓄冷材料容器(15)上设有蓄冷材料封入部(23),该蓄冷材料封入部具有:第1封入部(24),其存在于仅设有容器主体部(18)的部分上;和第2封入部(25),其与第1封入部(24)的上方相连,且存在于设有容器主体部(18)及外侧伸出部(19)的部分上。在常温下蓄冷材料(S)为液相的情况下,蓄冷材料(S)的液面(L)位于第2封入部(25)的上下方向上的范围内。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9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0029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10721954.7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汽车空调中的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该车辆在停车时使作为压缩机驱动源的发动机暂时停止,在配置于该蒸发器的所有间隙的一部分的多个间隙中的蓄冷材料容器(15)内配置有内翅片(24)。内翅片(24)为偏置状,通过使波状带板(25)沿上下方向排列多个且相互一体地连结而形成,该波状带板由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波峰部(25a)、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波谷部(25b)、以及连结波峰部(25a)与波谷部(25b)的连结部(25c)所构成。在内翅片(24)的沿上下方向相邻的两个波状带板(25)的波峰部(25a)彼此以及波谷部(25b)彼此,沿前后方向错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