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空气悬架气囊压力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6732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77969.7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空气悬架气囊压力调节装置,包括空气悬挂,设置在空气悬挂顶部的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底部与输送空气悬挂固定密封的连接头,设置在所述连接头上方的导气管,设置在导气管上方与输气管连接的弧形管,设置在所述输气管上方的空气压缩机,设置在所述弧形管内部用于控制空气流量的转板,所述空气悬挂包括气囊、设置在所述气囊上方的上减震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使用方法,车辆倒车时,从车辆中控台发出电信号至两位三通电磁阀,此时,该装置开始工作,能够降低三桥悬架气囊压力,减轻三桥负载重量,从而减轻倒车阻力及轮胎磨损,有效的提高了三桥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车辆的安全性能。

    一种客车乘客门测试用自动开关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811115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155676.6

    申请日:2018-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车乘客门测试用自动开关电路,包括开关电源U,开关电源U通过控制开关K1连接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30、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的端子30、内行程开关K2的一端;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30连接内行程开关K2一端,内行程开关K2另一端连接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85,端子86连接GND1;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87通过第二电磁阀线圈DT2的连接GND4;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87a连接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的端子85,端子86连接GND2;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的端子87通过第一电磁阀线圈DT1连接GND3;A1端通过第二节流阀P2连接乘客门门泵M一端,乘客门门泵M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节流阀P1连接A2端。本发明用于乘客门稳定性、耐久度功能测试。

    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安装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484306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77225.6

    申请日:201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安装支架。包括呈铅垂方向布置的平板以及呈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第二U型件,所述的第一、第二U型件呈上下方向设置,且第一、第二U型件的开口端垂直焊接于平板上,平板与车身横梁相固定,第一、第二U型件与平板之间形成容纳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球头的空间,且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球头与第一、第二U型件相固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第一、第二U型件以及第一、第二连接板和平板形成一个可以容纳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球头的安装支架,并将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球头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第二U型件上,再将平板固定在车身横梁上,从而实现前悬挂的安装。整个安装支架装拆方便,同时提高了悬挂维修的便利性。

    一种雨量灯光传感器在商用车上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1055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92207.3

    申请日:2021-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量灯光传感器在商用车上的应用,包括雨量灯管传感器、传感器控制器MCU、夜灯L1和近光灯L2;所述雨量灯管传感器和传感器控制器MCU集成在一个壳体内并安装在商用车前挡风玻璃上,传感器控制器MCU上连接有自动雨刮开关K1和自动灯光开关K2,传感器控制器MCU通过继电器通讯方式或CAN通讯方式与夜灯L1和近光灯L2相连,本发明适用于低配和高低配车型,低配车型未配置CAN总线通讯系统,可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实现雨刮器和灯光自动控制;高配车型配置了CAN总线通讯系统,传感器控制器MCU采集到信息后,通过CAN总线发送给整车控制器VCU,直接驱动雨刮器和灯光。

    一种中型纯电动城市客车及二级踏步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7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75063.7

    申请日:2017-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3/00 B62D25/20 B62D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型纯电动城市客车,包括由车身骨架部分、底盘骨架部分构成的整车骨架总成,所述车身骨架部分由地板骨架、前围骨架、后围骨架、侧围骨架和顶盖骨架连接而成;所述地板骨架包含地板骨架前段和地板骨架后段;所述底盘骨架部分由底盘骨架前段、底盘骨架中段、底盘骨架后段连接而成;所述底盘骨架中段采用桁架式结构,其通过中段前截面梁、中段中截面梁、中段后截面梁和中段上层骨架、中段下层骨架连接并分隔出三个贯通舱;本发明通过地板骨架中段取消,将底盘车架中段优化为桁架式结构,同时抬高至与地板骨架平面平齐,提高了电池安装空间,同时采用带斜度的门踏步结构,有效的实现了加大电池安装空间和二级踏步平地板结构。

    一种车身高度智能调节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18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44318.0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高度智能调节系统,涉及车身高度调节技术领域,包括依次相连的车载气源、开关阀、旋转阀、调节阀以及气囊,其中:所述调节阀中设有气路一和气路二,气路一与气路二可调式与气囊连通,且气路一与车载气源连通、气路二与大气连通;通过一键操作可实现气路一或气路二与气囊的连通,使得气囊内部进行充气上升或排气下降,进而实现车身的自由升降,有利于乘车便利,且提高了乘车安全性,可避免轴距大通过角不足的问题。

    一种客车乘客门测试用自动开关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8111152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810155676.6

    申请日:2018-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客车乘客门测试用自动开关电路,包括开关电源U,开关电源U通过控制开关K1连接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30、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的端子30、内行程开关K2的一端;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30连接内行程开关K2一端,内行程开关K2另一端连接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85,端子86连接GND1;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87通过第二电磁阀线圈DT2的连接GND4;第一延时继电器KT1的端子87a连接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的端子85,端子86连接GND2;第二延时继电器KT2的端子87通过第一电磁阀线圈DT1连接GND3;A1端通过第二节流阀P2连接乘客门门泵M一端,乘客门门泵M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节流阀P1连接A2端。本发明用于乘客门稳定性、耐久度功能测试。

    一种电泳工艺下客车负极搭铁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206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810035802.4

    申请日:2018-01-15

    Inventor: 张伟 张小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泳工艺下客车负极搭铁的连接结构及方法,包括搭铁支座、搭铁支座电泳保护套,搭铁支座、搭铁支座电泳保护套装配在一起;其中,搭铁支座呈凸字型形状,其上端部的上表面圆心处开设有螺孔;搭铁支座电泳保护套呈U型形状,其底边圆心处开设有通孔;搭铁支座电泳保护套套设在搭铁支座上端部,并通过螺栓、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安装紧固;然后搭铁支座的下端部焊接在车身骨架上。本发明根据客车整车电泳工艺的特殊情况,巧妙设计新的负极搭铁的连接结构及方法,从而保护搭铁点在电泳过程中不附着电泳漆,方便搭铁线的装配。

    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安装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484306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277225.6

    申请日:2015-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安装支架。包括呈铅垂方向布置的平板以及呈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第二U型件,所述的第一、第二U型件呈上下方向设置,且第一、第二U型件的开口端垂直焊接于平板上,平板与车身横梁相固定,第一、第二U型件与平板之间形成容纳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球头的空间,且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球头与第一、第二U型件相固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第一、第二U型件以及第一、第二连接板和平板形成一个可以容纳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球头的安装支架,并将前独立悬挂转向摇臂球头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第二U型件上,再将平板固定在车身横梁上,从而实现前悬挂的安装。整个安装支架装拆方便,同时提高了悬挂维修的便利性。

    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及联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8725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43621.4

    申请日:2015-06-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公交教练车的主副制动联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于主副驾驶区域内的主制动踏板及副制动踏板,所述的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为柔性连接,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采用拉丝总成连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采用柔性连接,踩踏副制动踏板时,可将副制动踏板角度的变化转化成拉丝本体的轴向直线运动拉动主制动踏板,从而实现副制动控制主制动,同时由于主制动踏板与副制动踏板之间为柔性连接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踩下主制动踏板也不会带动副制动踏板,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干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