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热镀锌双相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117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510236487.8

    申请日:2015-0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热镀锌双相钢,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C:0.11‑0.14%,Si:0.1‑0.3%,Mn:1.2‑1.5%,P:≤0.01%,S:≤0.01%,Al:0.03‑0.07%,Cr:0.5‑0.7%,Ti:0‑0.03%,B≤0.005%,余量为Fe。还涉及一种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钢水经过转炉冶炼后采用连铸方式获得连铸坯;连铸坯经过热轧获得热轧板,热轧板经冷轧得到冷硬带钢;冷硬带钢经过连续镀锌退火工艺处理得到冷轧热镀锌双相钢成品。本发明使冷轧热镀锌双相钢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合金成本,同时提高塑性,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产品屈强比,满足不同成型性能需求。

    一种冷轧汽车板产品设计开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99752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219339.4

    申请日:2017-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汽车板产品设计开发系统,包括:APQP管理模块,用于对新产品从策划阶段、设计开发阶段、生产准备及工装样件认证阶段、小批量生产阶段到批量生产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变更管理模块,与所述APQP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对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变更内容进行管理;数据管理模块,与所述APQP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APQP管理模块中涉及的所有数据进行统一管理。本发明有效的解决目前新产品开发过程全部由个体自主管理带来的管理一致性低、风险高的问题。

    一种测定热镀锌钢板表面锌渣位置及密度分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6619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410466640.1

    申请日:201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热镀锌钢板表面锌渣位置及密度分布的方法,通过将连续生产的热镀锌钢板通过钢板测厚仪和镀锌层铁含量测量仪器,得到所述热镀锌钢板宽度方向x的厚度轮廓曲线以及所述热镀锌钢板宽度方向x的镀锌层铁含量分布曲线,然后根据这两条曲线的具体值进行处理,最终获得热镀锌钢板不同长度上的锌渣密度分布。本发明避免了通过光学图像采集和分析的方法来判断锌渣在热镀锌钢板的位置,使用钢板测厚仪和镀锌层铁含量测量仪器来进行测定,测定的结果精确,能够准确、及时的识别出锌渣在热镀锌钢板的位置。

    热镀锌镀层合金化退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294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579274.6

    申请日:2013-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镀锌镀层合金化退火的方法,包括:将完成热镀锌的钢卷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钢卷在均热段炉中进行缓慢冷却;将缓慢冷却后的钢卷在均热炉中进行快速冷却;将快速冷却后的钢卷在冷却塔中进行缓慢冷却获得成品。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热镀锌镀层合金化退火的方法,通过控制合金化退火过程的加热速度、加热温度、均热段缓慢冷却速度、均热段缓慢冷却结束温度、均热段快速冷却速度和均热段快速冷却结束温度,可以制备获得以 相为主的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相结构。

    一种计算带钢厚度减薄量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7622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08980.0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算带钢厚度减薄量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生产数据分别构成教师训练样本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其中,输入参数包括:带钢材质、带钢厚度、带钢宽度、退火温度、加热段张力和平整/光整延伸率;输出参数为带钢厚度的减薄量;通过教师训练样本中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构建计算模型,并对计算模型进行训练直至能够由输入参数得到输出参数;将实际的带钢材质、带钢厚度、带钢宽度、退火温度、加热段张力和平整/光整延伸率作为输入参数输入到训练好的计算模型中,计算模型的输出量为实际的带钢厚度的减薄量,从而得到了带钢厚度的减薄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