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
    1.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0760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30913.3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可以谋求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小型化。车辆(10)具有发动机(19)、发电机(20)以及电动机(22)。发动机(19)使混合气体在气缸内燃烧而输出驱动力。发电机(20)利用从发动机(19)输出的驱动力进行旋转而发电。电动机(22)利用由发电机(20)发出的电力或蓄积于蓄电池的电力进行驱动,从而输出行驶用的驱动力,所述蓄电池利用由发电机(20)发出的电力进行充电。覆盖电动机(22)的壳体(61)与覆盖差动器的壳体(65)相比为大径。电动机(22)具有输出行驶用的驱动力的输出轴,输出轴与车宽度方向平行地配置。发电机(20)配置成一部分与覆盖差动器的壳体的上部(65a)重叠。

    气缸体、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0472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733534.X

    申请日:2015-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14 F01P2003/021 F01P2005/105 F02F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使冷却水的温度根据场所而变化来使对气缸的冷却效果适当的气缸体、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冷却系统。在气缸体(1)设置不同系统的2个冷却水流路。在第一冷却水流路中,相对低温的冷却水流动,在第二冷却水流路中,相对高温的冷却水流动。第一冷却水流路包括相对于设置成在气缸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气缸(2)而位于排气侧、在长度方向上沿多个气缸(2)设置的排气侧水套(30)。第二冷却水流路包括相对于多个气缸(2)而位于进气侧、在长度方向上沿多个气缸(2)设置的进气侧水套(20)。

    气缸盖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08568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580073318.5

    申请日:2015-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0 F01P3/02 F01P2003/024 F02F1/4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盖,其能有效地冷却在各气缸的进气口中流动的空气而不引起气缸间差异。在所述气缸盖内的进气口的周围设置有冷却水流路。所述冷却水流路包括独立地覆盖多个进气口的相应壁面的一部分的多个水套。此外,所述冷却水流路在进气口列的上部包括沿所述气缸盖的纵向延伸的用于冷却水供给的主流路,并且所述主流路和相应的水套各自经由用于冷却水供给的分支流路连接。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50385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204562.7

    申请日:2016-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能够通过进气的冷却来抑制爆震的发生、且抑制由于过冷却引起的孔潮湿的增加和燃烧的不稳定化。在形成于发动机(2)的主体的HT冷却水流路(34、35),通过HT冷却水循环系统(30)使HT冷却水循环,在LT冷却水流路(12、14),通过LT冷却水循环系统(10)使与HT冷却水相比温度较低的LT冷却水循环。控制装置(80)控制LT冷却水循环系统(10)的运转,以使得在由负载和旋转速度定义的发动机(2)的工作点处于发动机(2)的运转区域之中的包括高负载且低旋转速度区域的特定区域的情况下,与工作点处于特定区域以外的运转区域的情况相比,LT冷却水的温度低。另外,控制装置在HT冷却水的温度比预定温度低的情况下,与HT冷却水的温度比预定温度高的情况相比使特定区域向高负载侧缩小。

    气缸盖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0856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80073318.5

    申请日:2015-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40 F01P3/02 F01P2003/024 F02F1/42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盖,其能有效地冷却在各气缸的进气口中流动的空气而不引起气缸间差异。在所述气缸盖内的进气口的周围设置有冷却水流路。所述冷却水流路包括独立地覆盖多个进气口的相应壁面的一部分的多个水套。此外,所述冷却水流路在进气口列的上部包括沿所述气缸盖的纵向延伸的用于冷却水供给的主流路,并且所述主流路和相应的水套各自经由用于冷却水供给的分支流路连接。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22161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580061042.9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第一冷却剂流动通路(31,32)设置成在气缸盖(101)的纵向上延伸。在垂直于纵向的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截面中,第一冷却剂流动通路(31,32)位于包含多个燃烧室(4)的中心轴线且平行于纵向的平面(S1)与包含多个进气口(2)的中心轨道的中心轨道面(S2)之间。在垂直于纵向的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截面中,第二冷却剂流动通路的至少一部分(20c)位于气缸盖(101)的气缸体配合面(1a)与进气口的中心轨道面(S2)之间。温度低于在第二冷却剂流动通路(20c)中流动的冷却剂的温度的冷却剂在第一冷却剂流动通路(31,32)中流动。

    内燃机的平衡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87661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10344203.6

    申请日:2017-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平衡装置,目的在于不妨碍小型轻量化地有效消除内燃机的振动。具备以CS主轴(22)为中心而旋转的曲轴(16)和以BS支撑轴(44)为中心而旋转的平衡轴(40)。曲轴具备CS偏心配重(24)。平衡轴具备BS偏心配重(48)。由连结杆(36)连结从CS主轴偏离的CS连结点(32)与从BS支撑轴偏离的BS连结点(38)。能使曲轴与连结杆相对旋转的CS连结机构(34)设置于CS连结点。能使平衡轴与连结杆相对旋转的BS连结机构(42)设置于BS连结点。设置引导连结杆的移动以使得平衡轴与曲轴反向旋转的引导部(5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