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片晶片级封装及其形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279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1810022467.4

    申请日:2018-0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种多芯片晶片级封装及其形成方法。一种多芯片晶片级封装包括第一层级及第二层级。所述第一层级包括第一重布线层结构及位于所述第一重布线层结构之上的至少一个芯片。所述第二层级包括第二重布线层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重布线层结构之上的至少两个其他芯片。所述第一层级接合到所述第二层级,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芯片在实体上接触所述第二重布线层结构。所述至少两个其他芯片的连接件的总数目大于所述至少一个芯片的连接件的总数目。

    形成封装结构的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10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15779.9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封装结构包括第一介电层、第一半导体装置、第一重分布线、第二介电层、第二半导体装置、第二重分布线、第一导电件及第一模制材料。第一半导体装置在第一介电层上方。第一重分布线在第一介电层中且电连接至第一半导体装置。第二介电层在第一半导体装置上方。第二半导体装置在第二介电层上方。第二重分布线在第二介电层中且电连接至第二半导体装置。第一导电件电连接第一重分布线与第二重分布线。第一模制材料模制第一半导体装置及第一导电件。

    半导体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131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041865.7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涉及半导体封装和其制造方法。半导体封装至少包括电路衬底、半导体管芯和填充材料。电路衬底有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和从所述第一表面凹进去的凹穴。电路衬底包括介电材料和埋设在介电材料中并位于凹穴下方的金属底板。金属底板的位置对应于凹穴的位置。金属底板是电性浮置的并被介电材料隔离。半导体管芯设置在凹穴中,且与电路衬底电连接。填充材料设置在半导体管芯和电路衬底之间。填充材料填充凹穴且封装半导体管芯,而连接半导体管芯和电路衬底。

    形成芯片封装体的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27946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0306349.6

    申请日:2018-04-08

    Abstract: 提供形成芯片封装体的方法。方法包括将芯片置于再布线结构上。再布线结构包括第一绝缘层与第一线路层,且第一线路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中并电性连接至芯片。方法亦包括经由导电结构将中介基板接合至再布线结构。芯片位于中介基板与再布线结构之间。中介基板具有与再布线结构相邻的凹陷。芯片的第一部分位于凹陷中。中介基板包括基板与导电通孔结构,且导电通孔结构穿过基板并经由导电结构电性连接至第一线路层。

    封装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9526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11288268.X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封装结构包括第一介电层、第一半导体装置、第一重分布线、第二介电层、第二半导体装置、第二重分布线、第一导电件及第一模制材料。第一半导体装置在第一介电层上方。第一重分布线在第一介电层中且电连接至第一半导体装置。第二介电层在第一半导体装置上方。第二半导体装置在第二介电层上方。第二重分布线在第二介电层中且电连接至第二半导体装置。第一导电件电连接第一重分布线与第二重分布线。第一模制材料模制第一半导体装置及第一导电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