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供电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63216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280025651.5

    申请日:2012-05-23

    Abstract: 用于对车辆的电池(28)进行充电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00)包括:具备送电线圈(12)的送电电路(101);以及具备受电线圈(22)的充电电路(201)。以非接触的方式从送电线圈(12)向受电线圈(22)送电。在车辆接近供电装置(100)时,执行以微小电力进行送电的试供电,根据流过送电电路(101)的电流,估计从送电线圈(12)向受电线圈(22)的送电效率。根据该送电效率,判定受电线圈(22)相对于送电线圈(12)是否处于能够充电的范围内。

    燃料电池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28656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680026539.8

    申请日:2006-07-20

    Abstract: 说明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能够基于燃料电池系统的部件之间的压力差排出由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水分。本发明不会使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大型化或复杂化。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经由阴极排出管排出氧化剂废气并将燃料废气和水分排出到阳极排出口,接着,该阳极排出口经由阳极排出管将燃料废气和水分排出到气液分离器。节流阀建立阳极排出管内的下游的压力差,使得燃料废气和水分从阳极排出口移动到气液分离器的低压力区。另外,压力差使燃料废气通过节流阀从气液分离器流到阴极排出管。

    非接触供电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63216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80025651.5

    申请日:2012-05-23

    Abstract: 用于对车辆的电池(28)进行充电的非接触供电装置(100)包括:具备送电线圈(12)的送电电路(101);以及具备受电线圈(22)的充电电路(201)。以非接触的方式从送电线圈(12)向受电线圈(22)送电。在车辆接近供电装置(100)时,执行以微小电力进行送电的试供电,根据流过送电电路(101)的电流,估计从送电线圈(12)向受电线圈(22)的送电效率。根据该送电效率,判定受电线圈(22)相对于送电线圈(12)是否处于能够充电的范围内。

    燃料电池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28656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680026539.8

    申请日:2006-07-20

    Abstract: 说明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能够基于燃料电池系统的部件之间的压力差排出由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水分。本发明不会使燃料电池系统的结构大型化或复杂化。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经由阴极排出管排出氧化剂废气并将燃料废气和水分排出到阳极排出口,接着,该阳极排出口经由阳极排出管将燃料废气和水分排出到气液分离器。节流阀建立阳极排出管内的下游的压力差,使得燃料废气和水分从阳极排出口移动到气液分离器的低压力区。另外,压力差使燃料废气通过节流阀从气液分离器流到阴极排出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