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13409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710009290.6
申请日:2007-07-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草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属菌业生产中食用菌的栽培方法。采用巨菌草、芒、比特草等菌草作为主要原料和以麸皮为辅料的栽培鹿角灵芝的配方,同时根据鹿角灵芝生长对二氧化碳含量的外部条件和经过合理配比后进行栽培鹿角灵芝的方法。由于本发明经过科学的实验与优择,将鹿角灵芝生产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优化组合在一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鹿角灵芝的中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等有效成分的含量。接入菌种后,待菌丝体培养成熟后,采用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进入鹿角灵芝管理。本发明与常规的灵芝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栽培的鹿角灵芝品质优良,有效成分含量高的优点,其中灵芝多糖的提取率是常规木屑栽培灵芝的2倍。
-
公开(公告)号:CN1191405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05196.5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煤矿废弃地的方法,旨在通过菌草的种植,结合菌草固氮菌肥的使用,促进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淋溶水污染物和土壤重金属含量,提高治理的效率,有效改善煤矿废弃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废弃地的再利用,为煤矿废弃地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701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882263.X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正原菌草国际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侧耳属食用菌的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采用石灰水处理的新鲜菌草作为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主要成分,所述菌草鲜草生料基质的pH值为9.5‑10.5。而其应用于栽培,包括以下步骤:母种培养、原种制备、菌丝体培养和出菇培养步骤。上述技术方案用石灰石处理的新鲜菌草进行栽培侧耳属食用菌的栽培,其采用了生长迅速的新鲜菌草为主要原料,同时不需要将鲜草进行干燥处理,原种接种菌草鲜草生料基质无需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可进行开放式接种,不需要添加杀菌剂和抗生素,绿色环保且节约了大量的栽培时间和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在不发达地区推广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24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81010.0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正原菌草国际合作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耳的栽培基质及工厂化栽培方法,栽培基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新鲜绿洲1号菌草67‑72%、麦麸25‑30%、石膏0.8‑1.2%、石灰0.8‑1.2%、盐0.1‑0.4%、过磷酸钙0.1‑0.4%;其中所述新鲜绿洲1号菌草的含水率为70‑75%。栽培方法包括制备栽培基质、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子实体生长、采收步骤。本技术方案用鲜绿洲1号菌草进行栽培,打破了鲜原料不能直接栽培食药用菌的传统理论,其采用了绿洲1号菌草为主要原料,绿色环保,保护了生态,得到银耳子实体的产量较高,且多糖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可达到80.88mg/g、8.52mg/g。
-
公开(公告)号:CN10804731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711399922.4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活性成分多糖肽、多糖肽对照品及多糖肽分离纯化方法,将灵芝粉碎、水浸泡提取获得灵芝水提取液,通过净化处理经分子量级的膜分离,采用10KD透析膜所截留的高分子量透过液,经乙醇梯度分离,Bio‑GL,P‑10柱色谱分离,纯化获活性物质多糖肽对照品,在高效色谱条件下进行成分鉴定和口味鉴别及含量测定。本发明采用分子量膜分离方法把低分子部分苦味分开与传统乙醇提取比较,风险性小,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易于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5581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996672.5
申请日:2019-10-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方法,由减缓河道沿岸水流、防治水流侵蚀散落砒砂岩、固定散落河道的砒砂岩(泥沙)、增加砒砂岩坡底结构稳定性、恢复植被及微生态环境”五个步骤组成。本发明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方法,根据砒砂岩的物理性状和砒砂岩区特有的气候,及其不同植物品种和技术措施的特点,遵循“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果好、可持续”的生态修复原则,建立河道沿岸砒砂岩坍塌区生态治理体系,快速恢复植被,实现植物‑水‑泥/沙的生态平衡,构建一个高效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技术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19195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89928.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B79/02 , A01G22/00 , C09K17/14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化利用菌糠种植菌草改良黄河河套盐渍地的方法,其是以巨菌草、绿洲6号、沙芥、冰草、沙打旺、沙蒿、无芒稗为菌草品种,结合菌糠的特性,及积盐区、过渡区、风沙侵害区的土壤结构特点,通过物理改造和生物改良相结合,充分运用“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生物技术干预”模式,建立的黄河河套盐渍地生态改良修复技术,其可快速改良土壤,恢复区域小生态,实现水-盐动态平衡,实现对黄河河套盐渍地的综合、高效、可持续改良。
-
公开(公告)号:CN111838498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37249.3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促钙吸收作用的灰树花多肽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固体饮料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钙摄入量为标准,经营养设计、科学配方、特定加工而成。本固体饮料由4类配料经科学配制而成,即由灰树花水提物、灰树花多肽、无机钙和果粉等加工而成。本固体饮料天然、营养,具有补充钙元素、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04730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148454.1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药用菌源硒螯合肽。所述的食药用菌源硒螯合肽为灰树花硒鳌合肽,其氨基酸序列为:EAMY。其制备方法为:以灰树花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酶解液经分离纯化、冷冻干燥得到硒螯合肽。本发明通过对碱性蛋白酶的切割条件、酶解液分离纯化条件的控制,制备得到具有高硒螯合活性的肽,使硒螯合活性得以高效地实现,为食药用菌灰树花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02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58520.X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D21B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制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支座、罐体、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罐体固定于支座上,所述罐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罐体内侧壁上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罐体内部沿轴向设有绞龙输送机,所述绞龙输送机主要由空心转轴和沿轴向螺旋布设于空心转轴周部的绞龙叶片构成,所述空心转轴中部沿轴向间隔设有多个超声波换能器,所述空心转轴两端与罐体两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设置于支座上,并经传动机构与伸出罐体的空心转轴一端连接,以带动绞龙输送机工作。该装置及方法不仅生产效率高,能耗低,而且可以在保证良好制浆效果的同时提高处理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