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氮化物半导体紫外发光二极管取光效率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4631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314183.9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氮化物半导体紫外发光二极管取光效率的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在衬底上生长氮化物半导体紫外发光二极管结构,获得外延片,所述氮化物半导体紫外发光二极管结构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一接触层、有源区、电子阻挡层和第二接触层,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旋转错位法,使光刻图形的任意一条边均避开氮化物半导体紫外发光二极管结构的 晶向;采用湿法腐蚀技术修复刻蚀损伤,使氮化物半导体紫外发光二极管结构的无规则粗糙侧壁转化为m面 组成的锯齿形侧壁。本发明结合旋转错位和侧壁腐蚀工艺来实现外延片的侧壁粗化和刻蚀损伤修复,可显著提高氮化物半导体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取光效率,提高紫外发光二极管器件性能。

    基于复合势垒层结构的III族氮化物增强型HEMT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4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10031021.8

    申请日:2018-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势垒层结构的III族氮化物增强型HEMT及其制作方法。所述HEMT包括分别作为沟道层、势垒层的第一、第二半导体,作为p型层的第三半导体,源极、漏极以及栅极等;其中势垒层上对应于栅极的区域内形成有凹槽结构,其与第三半导体及栅极配合形成p型栅,并且第二半导体包括依次设置于第一半导体上的第一、第二结构层;相对于选定刻蚀试剂,第一结构层较之第二结构层具有更高耐刻蚀性能。本发明的HEMT结构可被更为精确地调控,同时还具有更佳器件性能,如正向栅极漏电和栅阈值电压摆幅被显著改善,器件阈值电压的片内均匀性可以得到保证,同时其更易于制作,适用于规模生产。

    提升材料生长产能和改善均匀性的样品托盘

    公开(公告)号:CN10683526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882778.4

    申请日:2015-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提升材料生长产能和改善均匀性的样品托盘,包括样品托盘本体,所述样品托盘本体上端面的选定区域内分布有两个以上第一片槽,而所述样品托盘本体上端面上除所述选定区域之外的其余区域内还分布有至少一第二片槽,所述第一片槽的直径为4英寸、6英寸或8英寸,所述第二片槽的直径为2英寸或4英寸,且所述第一片槽的直径大于第二片槽的直径。本发明通过对现有大尺寸样品托盘进行改良设计,既能改善样品托盘上样品的分布均匀性,又能提高了样品托盘的使用率,使之适用于生长不同尺寸的半导体薄膜,可以有效提高半导体材料的生长产能,并降低材料生长成本,尤其适用于MOCVD、HVPE、PECVD、ALD、MBE等多种薄膜生长设备。

    III-V族半导体的外延结构、其生长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98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11568.3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II‑V族半导体的外延结构、其生长方法及应用。所述外延结构包括沿指定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中间层、刻蚀停止层、沟道层以及势垒层;其中沟道层和势垒层组成异质结,V族极性面朝向刻蚀停止层;刻蚀停止层包括周期性层叠的第一和第二亚层,当进行刻蚀时,第一亚层的刻蚀速率高于第二亚层。本发明所提供的外延结构采用多层叠层结构作为刻蚀停止层,提高了第二亚层的等效总厚度,且避免了单独较厚的第二亚层的裂纹等缺陷,不仅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一定厚度的有源层结构,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界面粗糙度及界面态密度,能够获得载流子密度高、迁移率高的稳定均一高质量的III族极性异质结器件。

    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802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490618.5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所述晶体管结构包括外延结构以及与所述外延结构配合的源极、漏极和栅极,所述外延结构包括异质结,所述异质结内形成有载流子沟道,所述载流子沟道分布于被栅极在外延结构上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区域内;其中,所述外延结构还包括重掺杂区和高阻区,所述重掺杂区设置在异质结上且与载流子沟道形成欧姆接触,所述源极、漏极均与重掺杂区形成欧姆接触,并且源极与栅极之间和漏极与栅极之间均被高阻区分隔。本发明利用重掺杂区和高阻区形成的复合层作为栅极支撑层,实现了短沟道、近全栅控、几乎无接入区串联电阻、低寄生效应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结构,器件膝点电压低、线性度高、频率特性好、输出效率高。

    III族氮化物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25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66938.8

    申请日:2022-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II族氮化物基半导体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反应室内设置III族氮化物刻蚀准备层;向所述反应室内输入卤素基源对III族氮化物刻蚀准备层的表面进行原位处理,以使所述III族氮化物刻蚀准备层表面附近产生多个III族阳离子空位缺陷;向所述反应室内输入氮源和金属源,在原位处理后的III族氮化物刻蚀准备层表面生长形成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II族氮化物基半导体材料的制作方法,工艺简单,重复可控,完全适合大规模生产,采用卤素基源进行原位表面处理,可以完全兼容MOCVD等设备非常适合于高质量AlGaN等III族氮化物材料的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