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手性结构及缓冲吸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45532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204155.4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手性结构及缓冲吸能结构,混合手性单元具有旋转负泊松比结构,在承载过程中通过韧带将受力传导至节圆上,使得节圆具有旋转的趋势,同时会把韧带卷起,形成压缩截面缩小,拉伸截面增大的负泊松比状态。当韧带变形结束后,节圆与节圆进行挤压,此时进入第二个变形阶段,由于三个混合手性单元分别位于三维坐标中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内,且三个节圆均相交连接共形成六个连接点,使得该混合手性结构在受到撞击时三个节圆不容易错位或变形,整体结构稳定,使得其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较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瓦楞蜂窝结构的复合板

    公开(公告)号:CN222407500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0294030.7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瓦楞蜂窝结构的复合板,包括由合金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交错叠合组的上、下防护板以及中间位置的蜂窝混合夹层,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为0°/90°交替铺层的多边形瓦楞结构,蜂窝混合夹层由一阶合金蜂窝外壳和二阶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内芯组成。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车身外板、蒙皮等部位吸能效率低、结构单一、承载不稳定的问题,其结构上具有优异耐撞性,从而提高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和被动安全。

    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

    公开(公告)号:CN221418173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3152411.6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结构的扭转式吸能盒,包括由若干个相互逆向对称的单胞通过间隔排布形成的吸能盒主体和设置在各单胞连接面上的控制隔板以及位于吸能盒主体轴心位置的内支撑吸能环柱和位于吸能盒主体周径位置的外支撑吸能环柱;单胞沿轴向拉伸至预定长度,外支撑吸能环柱与吸能盒主体套接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质量重、吸能范围小、力学特性不佳的问题,提高吸能盒的能量吸收效率。

    基于竹节仿生的筒体结构吸能盒

    公开(公告)号:CN219428072U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20670513.8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竹节仿生的筒体结构吸能盒,包括:吸能盒主体和辅助吸能柱;所述吸能盒主体由正六边形薄壁管和每条边延伸一个六棱柱空腔以及含正六边形薄壁结构的内腔组成的类蜂窝状结构;所述辅助吸能柱是由多个层板间隔排布及插入层板的竹节状薄壁管构成;其中层板与吸能盒主体的中间空腔形状大小一致,并通过焊接与中间空腔的内壁相连,层板轴向位置与六棱空腔上的溃缩槽所在水平面垂直;所述竹节状薄壁管为多个截断六棱锥壳体状的单元连接而成,其中相邻的两个单元之间通过一个倒置的单元连接在一起,所述截断六棱锥壳体状的下底面和上底面为大小不同但平行的正六边形。

    一种新型组合式汽车碰撞吸能盒

    公开(公告)号:CN218463610U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222787365.6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八边形柱管及嵌插于所述八边形柱管当中的多孔芯柱,所述八边形柱管内部设置四个正六棱柱孔,所述多孔芯柱是正六棱柱形状,所述多孔芯柱是四个并分别填充在四个所述正六棱柱孔之中,所述多孔芯柱内部为蜂窝结构,所述多孔芯柱上半部分的蜂窝孔洞呈沙漏形状,所述多孔芯柱下部分的蜂窝孔洞呈正六棱柱形状及四棱柱形状,正六棱柱形状的蜂窝孔洞内填充六韧带手性结构,四棱柱形状的蜂窝孔洞内填充四韧带手性结构。具有正弦波特性和手性特征的结构可以将较高的动能转化为较低的形变量,手性内嵌蜂窝结构则提供足够的能量耗散效果及有效缓冲效果,避免驾驶员和行人会遭受严重伤害。

    一种车辆用前保险杠梯度波纹吸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929551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061765.8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前保险杠梯度波纹吸能装置,所述吸能柱包括:外吸能柱体、内吸能柱体、连接片、第一蜂窝结构和第二蜂窝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吸能装置主要由类似折纸结构的波纹形状构成,在采用折纸方法的同时与正弦函数的绝对值相联系,形成带有梯度的波纹形状,使结构更具有连续性,同时拥有了折纸及波纹结构的优势。使吸能装置在碰撞时从大波纹处先行产生变形,并带动第一蜂窝结构和第二蜂窝结构变形,使得整个变形过程理想、可预测。

    隔热减振消声器
    10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22728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2005595.0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隔热减振消声器,端盖沿着孔管的轴向设置于孔管的两端,壳体套设在孔管外,蒙板包覆在壳体外;端盖由三明治复合板组成,三明治复合板的上下面板是铝合金材质,中间采用内接六边形的铝制衍架结构;衍架结构由两个正四面体衍架组成,顶部重合,底部形成六芒星结构,在二分之一高处,设有六边形的横向梁;孔管为两种热膨胀率不同的金属片同轴嵌套制成;蒙板是由复合板组成,该复合板采用三明治结构,包括上下面板和内嵌螺纹旋蜂窝结构组成;上下面板采用铝合金板夹玻璃纤维布,螺纹旋蜂窝结构为铝合金线切割而成。上述的隔热减振消声器,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消声器寿命低、隔热性能差、消音效率低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新型的三明治结构汽车前防撞梁和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11417177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894709.5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三明治结构汽车前防撞梁和总成,防撞梁包括管状铝合金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铝泡沫、两层点阵结构和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填充于所述两层点阵结构之间,所述两层点阵结构包括一设置在远离汽车的一侧的第一点阵结构,所述第一点阵结构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单胞,所述铝泡沫填充于所述两层点阵结构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的空隙中。本实用新型具有吸收冲击能、降低冲击峰值力和有利于实现汽车的轻量化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