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0633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43514.7

    申请日:2008-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薯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这种红薯汁饮料的生产方法仍包括提汁、酶处理及调配工序,所述提汁工序是将新鲜生红薯放置在使红薯能萌芽的环境中,待其中有红薯开始萌芽时再提汁。所述酶处理是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对红薯汁中的淀粉进行液化。所述调配工序采用的配料中有黄原胶和瓜尔豆胶。本发明利用红薯本身的生理代谢,大大降低红薯汁中的“涩”味物质,使本发明红薯汁饮料没有涩味,口感非常好,红薯味浓郁,并且本发明红薯汁饮料没有沉淀。

    酶法软化槟榔的方法及槟榔

    公开(公告)号:CN101390595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43513.2

    申请日:2008-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法软化槟榔的方法及槟榔,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将槟榔洗净置于容器内;(2)酶解液配制:在水中分别加入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再用酸或碱调节pH值至3~10,搅拌均匀后即为酶解液,所述酶解液按质量比水∶果胶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为100∶0.03~2∶0.03~1.2∶0.01~0.8;(3)酶解软化:将步骤(2)获得的酶解液加入装有槟榔的容器中,使槟榔浸于所述酶解液中,保持容器内真空度为4~35kPa,温度30℃~70℃,在此条件下维持0.5~12小时,进行酶处理,得到纤维软化的槟榔。本方法软化槟榔时间短,制出的槟榔口感好,不易伤口腔。

    一种用籼米酿造发酵风味甜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769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124480.8

    申请日:2020-02-27

    Abstract: 一种用籼米酿造发酵风味甜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籼米处理;(2)喷洒淀粉酶制剂;(3)拌曲;(4)糖化发酵;(5)低温发酵;(6)巴氏杀菌。本发明用籼米作为甜酒酿造的原料,然后将根霉和扣囊覆膜孢酵母制得复配菌种甜酒曲,利用所述复配菌种甜酒曲进行发酵,经检测所得甜酒的β-苯乙醇含量显著提高,且采用低温发酵来减少发酵过程中苦味等不良风味的产生;另外,本发明在籼米甜酒发酵前期添加麦芽糖淀粉酶解决了籼米回生的问题,最终酿造的发酵风味甜酒具有香气突出、色泽清亮的特点,同时与传统根霉曲酿造的糯米甜酒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用籼米酿造甜酒能大幅降低原料成本,且甜酒的品质更好,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

    从油茶叶中提取3-甲氧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7645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283416.8

    申请日:2016-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油茶叶中提取3‑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的方法。方法为:以乙醇溶液为溶剂,对油茶叶进行浸提,得到粗提液;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为填料,依次用水、15‑25wt%乙醇溶液和75‑85wt%乙醇溶液对所述粗提液进行恒定洗脱;将所述75‑85wt%乙醇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进行硅胶层析分离,用9‑11∶1至1∶2.5‑3.5梯度的二氯甲烷‑甲醇进行梯度洗脱,分段收集洗脱液,经色谱分析,合并含有3‑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的流份段。本发明首次从山茶属植物中成功提取出了一种鞣花酸,并且该提取方法具有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一种具有高光稳定性的红曲黄色素

    公开(公告)号:CN10555876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03487.9

    申请日:2015-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光稳定性的红曲黄色素,按质量份,向含100份红曲黄色素的膏状物中添加0.2~0.5份的海藻酸钠、0.02~0.04份的茶多酚和0.01~0.03份的酒糟酶水解物,经混匀、干燥后得到粉末状的红曲黄色素;所述含红曲黄色素的膏状物是由红曲霉菌经发酵、浸提、浓缩后得到。本发明添加的海藻酸钠、茶多酚以及酒糟酶水解物不仅都是食品级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海藻酸钠、茶多酚和酒糟酶水解物大大提高了红曲黄色素的光热稳定性,有利于红曲黄色素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安全可靠;酒糟酶水解物同时也作为一种助干剂起到好的包埋效果,有利于喷雾干燥,同时提升了酒糟的综合利用价值。

    从普通油茶叶中分离出两种联苄类化合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9676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510013675.4

    申请日:2015-01-12

    Abstract: 从普通油茶叶中分离出两种联苄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将普通油茶叶洗净、除杂、风干,粉碎;(2)提取:将普通油茶叶粉用乙醇溶液加热浸提,过滤,浓缩,得浓缩液;(3)分离纯化:将浓缩液过大孔树脂,然后用蒸馏水及乙醇溶液依次洗脱,分别收集、合并洗脱液,得洗脱液混合物;(4)硅胶分离:将洗脱液混合物浓缩后进行硅胶层析,然后用二氯甲烷、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进行洗脱,分别收集目标馏分段;(5)液相制备:分别将目标馏分段浓缩后溶解,用液相半制备收集,即成。经过鉴定确认了两种目标产物成分,其得率可达37mg/kg和200mg/kg,纯度>90%;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便,适于工业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