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95522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294845.7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7/033
Abstract: 一种双通道数模转换器同步方法,所述双通道数模转换器包括第一数模转换器和第二数模转换器;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数模转换器向FPGA输出第一参考时钟,第二数模转换器向FPGA输出第二参考时钟;FPGA利用第一参考时钟对第二参考时钟进行鉴相;获得两个参考时钟的相差值;FPGA将第一参考时钟直接作为第一数据时钟输出;并根据两个参考时钟的相差值对第二参考时钟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数据时钟;从而使得第一数据时钟与第二数据时钟同步;FPGA根据第一数据时钟输出数据给第一数模转换器,FPGA根据第二数据时钟输出数据给第二数模转换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让2路1.2GSPS的数模转换器输出相同相位的模拟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533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81142.X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赵嘉祯 , 沈波 , 惠俊鹏 , 陈海鹏 , 蔡昱 , 杨玉生 , 李明 , 郑正路 , 徐志程 , 詹景坤 , 范华涛 , 周晓桐 , 刘凯悦 , 魏洪亮 , 王琳娜 , 赵静 , 王大鹏 , 李潇 , 潘健
Abstract: 一种可以实现多种扑动模式的水下航行器柔性翼,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安装在柔性翼前缘的流体剪切应力测量装置感测周围流场环境的变化,将流场的变换传递给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流场的反馈施加不同的扑动信号,从而实现多种扑动模式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636462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958648.9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航行体自主稳定航行的控制装置及方法,将呈环状的尾部轴向喷口设置在航行体尾部底端的外沿上,通过喷流形成较小流量周向封闭的轴向喷流,形成的轴向喷流的引射作用可以对超空泡尾部收缩产生的周期性脱落和断裂,起到稳定作用,防止超空泡尾部的振荡、减少超空泡尾部气体泄露,有利于减少航行器高速航行时的气体消耗。此外,使用尾部轴向喷流而不是硬的凸起来稳定超空泡,不会产生额外的阻力,有利于实现超空泡减阻的高速航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649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2279.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多绳等力矩驱动发射伸缩装置,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多个伸缩套筒,任意相邻的三个伸缩套筒之间设有互锁装置,相邻的三个伸缩套筒从内到外依次为内侧伸缩套筒、中间伸缩套筒、外侧伸缩套筒;互锁装置包括锁定销、弹性件、设于内侧伸缩套筒的互锁槽、设于外侧伸缩套的锁定销孔,中间伸缩套筒设有通孔,锁定销通过通孔连接于中间伸缩套筒,弹性件给锁定销向外向伸缩套筒移动的推力,锁定销一端设有用于插入锁定销孔内的锁定端、另一端设有与互锁槽配合互锁的互锁端。解决了多级绳驱动伸缩装置难以实现自动顺次展开与收拢的问题,使用等力矩多绳驱动装置作为驱动,解决了多绳偏载导致的单绳承力过大的问题,提高了驱动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52275.2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浮箱送缆装置的航行体大水深定位及回收系统,涉及定位及回收领域,包括外壳、发火器、多级杆、浮箱、示位灯、缆绳和缆盒,外壳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封闭端固定在航行器壳体内,外壳内从封闭端到开口端依次设有发火器、多级杆、浮箱,外壳设有穿过封闭端插入外壳内的点火头,点火头用于对发火器点火,缆绳一端连接于浮箱底部、另一端连接于缆盒内。确保大水深的超空泡航行体能够快够高效、低成本、快速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67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93720.2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加速度等效的水下系泊体涡激振荡缩比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实际尺寸的水下系泊体质量与几何参数;按照几何比例1:λ对实际尺寸水下系泊体进行缩比;根据合成加速度反向相等g1=‑gλ,获得等效后的试验模型参数;其中,g1表示倒挂后的试验模型的合成加速度;按照试验模型参数完成模型加工与质浮心调整;将试验模型悬挂在造流水池上方;记录试验模型在倒置大地坐标系OλXλYλZλ下的运动参数;获得实际尺寸系泊体在大地坐标系O0X0Y0Z0下的数据。本发明通过倒向悬挂的方式完成试验,测量涡激振荡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91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59983.X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水下航行体结构内部应力波动态显示系统,包括水下航行体工件、空化水洞、光路系统、明暗条纹图像采集系统以及应力波图像后处理系统。水下航行体工件模拟几何形态为回转体的水下航行体。空化水洞为水下航行体工件提供航行环境。光路系统提供瞬态激光光源;明暗条纹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空化现象时水下航行体工件内部光弹材料上所呈现出的明暗条纹图像,发送给应力波图像后处理系统;应力波图像后处理系统对明暗条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解耦获得水下航行体工件内部的横波、纵波以及瑞利波,获得各波型的波长、传播速度、空间分布坐标。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动态显示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应力波的精细化测量,突破了传统光弹成像技术仅适用于平面结构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595522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210294845.7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7/033
Abstract: 一种双通道数模转换器同步方法,所述双通道数模转换器包括第一数模转换器和第二数模转换器;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数模转换器向FPGA输出第一参考时钟,第二数模转换器向FPGA输出第二参考时钟;FPGA利用第一参考时钟对第二参考时钟进行鉴相;获得两个参考时钟的相差值;FPGA将第一参考时钟直接作为第一数据时钟输出;并根据两个参考时钟的相差值对第二参考时钟进行调整获得第二数据时钟;从而使得第一数据时钟与第二数据时钟同步;FPGA根据第一数据时钟输出数据给第一数模转换器,FPGA根据第二数据时钟输出数据给第二数模转换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让2路1.2GSPS的数模转换器输出相同相位的模拟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6364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58648.9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2 , B63B1/38 , B63B2001/382 , B63H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航行体自主稳定航行的控制装置及方法,将呈环状的尾部轴向喷口设置在航行体尾部底端的外沿上,通过喷流形成较小流量周向封闭的轴向喷流,形成的轴向喷流的引射作用可以对超空泡尾部收缩产生的周期性脱落和断裂,起到稳定作用,防止超空泡尾部的振荡、减少超空泡尾部气体泄露,有利于减少航行器高速航行时的气体消耗。此外,使用尾部轴向喷流而不是硬的凸起来稳定超空泡,不会产生额外的阻力,有利于实现超空泡减阻的高速航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59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75865.1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2 , Y02T70/125 , B63B1/38 , B63B1/40 , B63B2001/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行器尾部引气减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环和防冲刷裙,集气环内侧通过多个引气孔与发动机喷管相通,将发动机喷管的燃气导入集气环,集气环外侧开有多个排气孔,将集气环的燃气排出;防冲刷裙固定接续在航行器壳体尾部,沿航行器轴向延伸至发动机喷管中部,其轴向长度大于集气环与发动机底部的距离;航行器推进系统启动后,发动机装药点火产生燃气,燃气通过发动机喷管向下游喷射,部分燃气在发动机喷管中部通过引气孔进入集气环,在集气环中燃气得到膨胀和降温,再通过排气孔喷出,喷出的燃气被防冲刷裙阻挡,在发动机底部聚集形成稳定气泡,提高发动机底部的压力,降低尾部阻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