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0798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710072131.4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5/00 , B63B25/28 , B63B2025/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运输船,其主船体内设有货舱;所述货舱包括底壁及环绕设置的侧壁;所述货舱具有上开口,该上开口开设于主甲板上,所述货舱的上开口位置设有货舱盖;所述货舱的底壁上和所述货舱盖的上表面上均布设有多组箱角组,每组箱角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的箱角列,位于同一组的两排所述箱角列之间的距离为集装箱的宽度,每排所述箱角列至少分布有三个用于与集装箱的底角件连接的箱角,每排所述箱角列中两个所述箱角至少可对应两种规格的集装箱沿长度方向的两个底角件。本发明集装箱运输船的货舱和货舱盖上至少能够安装放置两种规格的集装箱,从而可以实现至少两种型号的集装箱的混装,可以满足运输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552314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572678.7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B2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船舶艏部锚泊系泊装置及船舶,所述船舶艏部具有系泊甲板,本船舶艏部锚泊系泊装置包括分别对称布置在系泊甲板中轴线两侧的两台组合式锚绞机、两台单卷筒系泊绞车以及两台双卷筒系泊绞车;所述两台双卷筒系泊绞车布置在系泊甲板的前端,并且其卷筒的轴线与系泊甲板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为75度至90度;两台单卷筒系泊绞车设置在系泊甲板的后端,在每台单卷筒系泊绞车的卷筒上均设有一根可分别导向系泊甲板两侧的缆绳。本船舶艏部锚泊系泊装置通过在系泊甲板前端设置的两台双卷筒系泊绞车,并将系泊绞车的卷筒的轴线与系泊甲板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设为75度至90度,能够向船舶的左侧或右侧导出缆绳,因此能够减少系泊绞车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310015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20677850.0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B2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船包括一甲板、设置在甲板上方的一舱口盖、左右对称设置的两舷墙及立设在甲板上方且位于甲板边缘线与舱口盖之间的多个箱柱,用于堆放集装箱的各箱柱沿船长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箱柱顶部均设有用以锁固集装箱的转锁,其还包括:在每一舷墙上方立设的至少一支撑机构,其中,各支撑机构的顶面与各箱柱的顶面平齐,且每个支撑机构顶部均设有用以锁固集装箱的转锁,以配合与其相邻的箱柱使每一舷墙的上方增设至少一列用以堆放集装箱的箱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该集装箱船上设置支撑机构,得以充分利用集装箱船船艏左右舷墙外飘面积,在船宽方向上增加了堆箱列数,从而提高了集装箱船的装箱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210696U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20618411.2
申请日:2014-10-23
Applicant: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B2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船舶艏部锚泊系泊装置及船舶,所述船舶艏部具有系泊甲板,本船舶艏部锚泊系泊装置包括分别对称布置在系泊甲板中轴线两侧的两台组合式锚绞机、两台单卷筒系泊绞车以及两台双卷筒系泊绞车;所述两台双卷筒系泊绞车布置在系泊甲板的前端,并且其卷筒的轴线与系泊甲板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为75度至90度;两台单卷筒系泊绞车设置在系泊甲板的后端,在每台单卷筒系泊绞车的卷筒上均设有一根可分别导向系泊甲板两侧的缆绳。本船舶艏部锚泊系泊装置通过在系泊甲板前端设置的两台双卷筒系泊绞车,并将系泊绞车的卷筒的轴线与系泊甲板的中轴线之间的角度设为75度至90度,能够向船舶的左侧或右侧导出缆绳,因此能够减少系泊绞车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206511073U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20119553.8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运输船,其主船体内设有货舱;所述货舱包括底壁及环绕设置的侧壁;所述货舱具有上开口,该上开口开设于主甲板上,所述货舱的上开口位置设有货舱盖;所述货舱的底壁上和所述货舱盖的上表面上均布设有多组箱角组,每组箱角组包括:两排相互平行的箱角列,位于同一组的两排所述箱角列之间的距离为集装箱的宽度,每排所述箱角列至少分布有三个用于与集装箱的底角件连接的箱角,每排所述箱角列中两个所述箱角至少可对应两种规格的集装箱沿长度方向的两个底角件。本实用新型集装箱运输船的货舱和货舱盖上至少能够安装放置两种规格的集装箱,从而可以实现至少两种型号的集装箱的混装,可以满足运输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204956854U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20727820.0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舱口围、舱口盖及具有该舱口围、舱口盖的多用途船。所述舱口围具有间隔相对设置的两个纵向舱口围分片,每一纵向舱口围分片均包括竖直的立板和连接于立板上端并向外水平延伸的顶板;纵向舱口围分片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板,限位板的上端超出顶板;两纵向舱口围分片上的限位板相对。所述舱口盖包括舱盖主体和设置于舱盖主体下表面的至少一对限位块;每对限位块包括位于舱盖主体两侧的两限位块,每一限位块的下表面均设有限位槽。舱口盖的两侧分别搭肩于舱口围的两纵向舱口围分片上;限位板适配地容置于限位块的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舱口盖进行载荷传递,使舱口围两侧相互约束,不致产生较大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04473073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086760.9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船,其包括一船体、设置在船体上方的一主甲板及设置在主甲板上方的一上层建筑,所述上层建筑的上方设置有一驾驶室,其底部设有一驾驶甲板,所述驾驶室的驾驶甲板至主甲板的距离为31.8-33.8米,以使所述驾驶室的视线点不会被主甲板上堆放的集装箱所遮挡。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船通过增加甲板室的层数,增加了驾驶室的高度,使得驾驶室的视线点不会被主甲板上堆放的集装箱所遮挡,从而使得主甲板上堆放的集装箱可以从九层增加至十一层,大大提高了集装箱船的装箱量。
-
公开(公告)号:CN204264418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667174.9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3B2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天然气运输船包括一甲板、设于甲板上方的一货舱盖及设于货舱盖下方的至少一货舱,所述货舱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压缩天然气的气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立设在所述货舱盖上的透气桅杆,所述透气桅杆包括一中空管状结构的杆体及至少一设置在杆体上的通气管路,其中,所述杆体的底端封闭、顶端开口;所述通气管路的一端与货舱内的气瓶瓶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杆体连通,以通过透气桅杆将气瓶泄漏的天然气排放至货舱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桅杆,有利于将气瓶泄漏的天然气排放至货舱外,满足了安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3569688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728564.8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大连中集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箱式活动房。该箱式活动房包括主箱体,其前侧的底部铰接有前墙板,主箱体的背侧可拆卸地设置有后墙板,主箱体的两端设置有端壁门,主箱体的边角处设置有角立柱;端部扩展箱体,其位于主箱体内且靠近端壁门,并构造为能够经端壁门滑动至主箱体的外部;背侧扩展箱体,其位于两端的端部扩展箱体之间且与后墙板固定连接,并构造为能够经主箱体的背侧滑动至主箱体的外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箱式活动房,扩展了箱式活动房的使用空间,摆脱了ISO标准尺寸的限制。同时在合拢箱式活动房时可以将端部扩展箱体和背侧扩展箱体容纳在主箱体中,可以不需要借助其他辅助设备而有效率地完成箱式活动房的扩展。
-
公开(公告)号:CN203238930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256035.2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大连中集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跳板。该跳板包括板体、两个纵梁以及堵头。所述纵梁分别位于所述板体的两侧且沿所述板体的纵向延伸所述板体的整个长度,所述纵梁的横截面为具有中间空腔的封闭形状。所述堵头位于所述板体的端部且覆盖所述板体和所述纵梁的端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跳板提高了其强度和刚性,不容易变形或损坏且具有好的承载力。此外还可以降低形成跳板的材料的厚度,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且使得跳板的重量也随之减轻,降低了搬运过程中的劳动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