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的成形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05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68235.9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的成形方法,属于介质输送管道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内管外表面均匀涂刷一层糊膏状低熔点金属或金属间化合物后穿套于外管内;利用主轴推动挤压头沿内管轴线方向运动,主轴通过旋转带动挤压头对组合管道进行外胀旋压变形;同时对变形区域进行局部快速加热,并使加热装置与挤压头保持同方向同速率移动;变形完成后,可获得界面结合可靠的双金属复合管。本发明成形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能耗低,制得的双金属复合管内、外层双金属实现冶金结合,两层异种金属材料之间结合强度高,服役过程中不会产生相对滑移。按照该方法制造的复合管,可以满足多种环境下工业、民用方面等介质输送需要。

    一种焊缝余高自动铣削装置、路径生成方法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0235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768810.1

    申请日:2021-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缝余高自动铣削装置、路径生成方法及使用方法,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的腕部连接有铣削路径拾取模块和铣削模块,所述的铣削路径拾取模块包括示教顶针和多个位移传感器,每个位移传感器均设有滑动测杆,所述滑动测杆的端部均设有滚轮。本发明以焊缝两侧附近的母材表面为参考生成焊缝余高自动铣削路径来实现对焊缝余高的自动铣削,使焊缝处加工后的表面和焊缝附近的母材表面保持一致,在不误伤母材的情况下达到精确去除焊缝余高的目的,尤其适合焊接变形较大,接头有错边或焊缝两边母材变形不一致等苛刻情况下焊缝余高的精确高效去除。

    一种BCN纳米非晶相强韧化TiB2-B4C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139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0575410.9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CN纳米非晶相强韧化TiB2‑B4C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结构陶瓷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复相陶瓷原料粉体中各相组分含量比例和制备工艺进行限定,从而制备出BCN纳米非晶相强韧化TiB2‑B4C复相陶瓷。纳米非晶相是一种陶瓷强韧化的有效手段,主要实现途径包括弥散细化、混晶型结构强化、钉扎理论、残余应力场理论等。本发明旨在通过原位反应制备纳米非晶相,改变TiB2‑B4C复相陶瓷的微观结构,进而改善其颗粒结合模式和断裂模式,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提供一种新型的结构陶瓷材料强韧化手段。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超声波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97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81793.5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超声波焊接方法,在第一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的待焊区域压制出多组折线型的树脂凸起筋,在第二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的待焊区域叠放一片金属薄网后搭接在第一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包含树脂凸起筋的待焊区域,并固定,将超声波焊头在第一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和第二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的搭接区域正上方施加垂直工件的焊接压力及位移,载荷,并辅助于电磁脉冲,焊接瞬间完成,该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超声波焊接方法,使得接头界面树脂流动性好,结合牢靠,接头界面强度较高。

    一种铜/钢复合注塑模具的增材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598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10618594.8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钢复合注塑模具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铜/钢复合板作为原始成形材料,先采用渐进成形方法制备铜/钢复合板渐进成形件,再以铜/钢复合板渐进成形件的铜层为基板3D打印铜/钢复合注塑模具的铜基体毛坯件,最后以铜基体毛坯件的钢覆层为基板3D打印铜/钢复合注塑模具的钢强化层。本发明把铜/钢复合板高强度的铜/钢结合界面移植至铜/钢复合注塑模具中,解决了铜/钢复合注塑模具中铜基体与钢强化层难以高强度结合的难题,同时,铜/钢复合注塑模具中铜/钢结合界面轮廓保持和模具型腔曲面相似,钢强化层厚度均匀;整个制造过程为无模成形加工,工艺简单,实现铜/钢复合注塑模具高质量、低成本增材制造。

    一种优化双电池系统充放电的风电场并网功率平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125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77667.9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双电池系统充放电的风电场并网功率平滑方法,该方法在风功率超短期预测的基础上,以一个控制周期T内的平均风功率预测值为风电场的基础参考输出功率,根据双电池系统充放电能量不平衡度对每个控制周期T内的风电场基础参考输出功率动态修正;在双电池系统可放电能量大于可充电能量时,通过调整风电场基础参考输出功率使双电池系统少充多放;反之,当可充电能量大于可放电能量时,使双电池系统少放多充,以此缩小双电池系统充放电能量的差异。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使风电场输出功率满足调度和并网要求的同时,改善双电池系统充放电能量不平衡,优化各电池组充放电深度,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且方法简单有效,便于实际工程应用。

    一种风储联合系统中双电池不平衡状态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2559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377668.3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储联合系统中双电池不平衡状态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首先在风功率预测的基础上对风功率分段平均,将分段平均功率作为风储联合系统功率平抑后的初始目标功率;其次根据双蓄电池组的荷电状态修正目标功率,用修正功率改善运行过程中双电池充放电能量不平衡状态;最后根据修正功率与风力发电机组实时功率确定双蓄电池组的充放电功率,控制双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在风功率随机波动的情况下通过双电池补偿使得随机变化的风功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实现风电友好接入;且通过引入基于双电池荷电状态的目标功率修正方法使得双电池充放电能量不平衡状态得到改善,优化充放电深度,减少充放电状态切换次数。

    一种异种材料的焊接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809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22054.8

    申请日:2022-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种材料的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钨颗粒表面机械涂覆上Cu‑Ni合金层,制得W‑Cu‑Ni粉末;向W‑Cu‑Ni粉末中加入具有磁性的Me金属粉,混合后制得(W‑Cu‑Ni)‑Me混合粉末;对(W‑Cu‑Ni)‑Me混合粉末、铜箔和镍箔进行压制,制得叠层薄片;将第一母材、镍片、叠层薄片和第二母材按照第一母材/镍片/叠层薄片/第二母材的顺序组装成异种材料待焊接件;把异种材料待焊接件放入真空热压炉中,进行真空扩散焊接。本发明所焊接的异种材料接头中原位生成线膨胀系数介于两种异种材料之间且可调的复合材料中间层,并且高熔点母材与复合材料中间层之间通过瞬间液相扩散焊机制结合,进而实现异种材料之间的高质量焊接。

    一种Si3N4晶须增韧的高导热AlN陶瓷基板和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4512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011520575.8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i3N4晶须增韧的高导热AlN陶瓷基板和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氮化铝粉体、氧化钇、聚氮硅烷纤维、聚乙二醇缩丁醛、聚乙二醇和乙醇进行混合,在水浴下得到混合料浆;第二步:将混合料浆放入聚四氟乙烯罐中球磨,第三步:将球磨后料浆进行过筛除泡后得到流延浆料;第四步:流延浆料经过流延工艺得到复相陶瓷胶片;第五步:将第四步得到的复相陶瓷胶片进入脱脂炉内进行排胶,得到复相陶瓷的素片;第六步:将第五步中得到的复相陶瓷的素片在氮气气氛下烧结,得到产品。本发明在尽可能不影响氮化铝热导率的条件下,借助晶须桥联、拔出和裂纹偏转作用,提高氮化铝陶瓷的断裂韧性,提高氮化铝基片的可靠性。

    一种提高双相不锈钢焊缝中奥氏体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21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83034.4

    申请日:2022-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双相不锈钢焊缝中奥氏体含量的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焊接工艺;步骤二、通过试验在焊缝正面及焊缝背面分别确定至少两个随焊加热区间;步骤三、通过试验确定在各加热区间进行间接电弧随焊加热的加热参数;步骤四、施焊,并对上述多个加热区间同时进行间接电弧随焊加热。本发明利用间接电弧加热技术对双相不锈钢焊缝进行间接电弧加热,不但加热速度很快,并且和焊缝是微接触或不接触加热,可以避免电弧重熔焊缝表层;对焊缝特定区间进行随焊加热,既充分利用了焊后余热,降低了加热能耗,又能让焊缝较长时间处于高温段,促进了焊缝中奥氏体含量的提高;间接电弧加热功率小,在节电的同时实现对焊缝金属快速加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