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控制装置和充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3592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80080528.7

    申请日:2015-05-29

    Abstract: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具有多个充电端口,依次对与各充电端口连接的电动车辆进行充电,充电装置判定在各充电端口是否已连接电动车辆,针对被判定为已连接电动车辆的每个充电端口,计算从开始对被连接到充电端口的电动车辆进行充电起至充电完成为止所需要的时间的估计值Tc以及从对电动车辆的充电完成起至该电动车辆出发为止的时间的估计值Tr。而且,在将最后被连接到充电端口的电动车辆设为第N台车辆、将已经被连接到充电端口的车辆按照连接到充电端口的顺序设为第1~N-1台车辆的情况下,仅在式(4)对第1~N-1台车辆均成立的情况下,开始对第N台车辆进行充电。而且,以以下方式进行控制:在对第N台车辆的充电结束之后,立即再开始对紧接在第N台车辆开始充电之前进行充电的车辆进行充电。

    电池组的控制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2183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080070228.8

    申请日:2010-12-09

    Abstract: 具备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的控制装置,具备:目标电压设定单元,其设定用于使多个单电池的电压均一的目标电压;容量调整单元,其进行容量调整,使得多个单电池的电压均一化为目标电压;内部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多个单电池的端子电压或者SOC,根据检测出的端子电压或者SOC来检测多个单电池间的电压差或者SOC差,来作为电压差数据或者SOC差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存储单元,其按时间序列存储电压差数据或者SOC差数据;以及预测单元,其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电压差数据或者SOC差数据中的、在与目标电压相差规定电压以上的电压区域或者与在该电压区域对应的SOC区域检测出的电压差数据或者SOC差数据的随时间变化,来预测上述电池组成为第一异常状态的时期。该控制装置恰当地预测具备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成为异常状态的时期。

    电池组的控制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38026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507531.0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的控制装置,能够判断电池的异常的种类,具备包含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检测单电池的电压值的电压检测单元。具备:调整单元,将多个单电池(C1~CN)的电压或充电状态调整为规定的目标值;预测值计算单元,根据多个单电池的电压值的电压差,来预测由调整单元调整多个单电池的电压或充电状态的偏差的调整时间、调整单元的每个单位时间的调整次数、调整容量,作为预测值;实测值计算单元,计算利用调整单元将多个单电池的电压或充电状态调整为目标值为止实际需要的调整时间、利用调整单元实际进行调整的每个单位时间的调整次数、利用调整单元实际进行调整的调整容量,作为实测值;判断单元,使用预测值和实测值判断电池组(100)的异常的种类。

    电池组的控制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21835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080070228.8

    申请日:2010-12-09

    Abstract: 具备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的控制装置,具备:目标电压设定单元,其设定用于使多个单电池的电压均一的目标电压;容量调整单元,其进行容量调整,使得多个单电池的电压均一化为目标电压;内部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多个单电池的端子电压或者SOC,根据检测出的端子电压或者SOC来检测多个单电池间的电压差或者SOC差,来作为电压差数据或者SOC差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存储单元,其按时间序列存储电压差数据或者SOC差数据;以及预测单元,其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电压差数据或者SOC差数据中的、在与目标电压相差规定电压以上的电压区域或者与在该电压区域对应的SOC区域检测出的电压差数据或者SOC差数据的随时间变化,来预测上述电池组成为第一异常状态的时期。该控制装置恰当地预测具备多个单电池的电池组成为异常状态的时期。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01879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710122884.8

    申请日:2007-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制备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半导体衬底,并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异质半导体区,以在异质半导体区和半导体衬底之间的界面处形成异质结。异质半导体区由带隙与该半导体材料的带隙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制成,异质半导体区的一部分包括膜厚薄于异质半导体区的其它部分的膜厚的膜厚控制部分。通过以等于膜厚控制部分的膜厚的厚度氧化异质半导体区,形成与异质结相邻的栅绝缘膜。在栅绝缘膜上形成栅电极。这使得可以制造包括具有较低的导通电阻以及较高的绝缘特性和可靠性的栅绝缘膜的半导体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