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04523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210506994.5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307/60 , A61K31/365 , A61P3/10 , A61P9/00 , A61P31/00 , A61P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一氧化氮供体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衍生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其中R1是氢、有机酸根、无机酸根、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2是氢、有机酸根、无机酸根、烷基、芳基或杂芳基,R3是氢、有机酸根、无机酸根、烷基、芳基或杂芳基,且R1、R2和R3中至少一个是可释放一氧化氮的功能基团或硝氧基取代的有机酸根。该穿心莲内酯衍生物一氧化氮供体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用途。所述药物可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细粒剂、粉剂、丸剂、贴剂、口服液或注射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239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010185981.3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新药研究所
IPC: C07D339/04 , C07C49/86 , C07C291/02 , C07C251/24 , C07C225/22 , C07C225/16 , A61K31/137 , C07C221/00 , C07C249/02 , A61K31/135 , A61K31/385 , A61P39/06 , A61P9/12 , A61P9/10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黄连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衍生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1、R2为烃基;R3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基团。该胡黄连素衍生物能够用于制备抗氧化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脑中风药物以及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所述药物可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细粒剂、粉剂、丸剂、贴剂、口服液或注射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590037A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910040660.1
申请日:2009-06-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385 , A61K31/365 , A61P35/00 , A61P29/00 , A61P31/00 , A61P31/12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心莲内酯组合物及其用途。该组合物由摩尔比为1∶10~10∶1的组分I和组分II组成,所述组分I是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中的至少一种,组分II是硫辛酸和二氢硫辛酸中的至少一种。该组合物可制备成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或降血糖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55938.1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307/88 , C07D209/46 , A61P25/24 , A61P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研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预防和/或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或抗抑郁药物中的应用。经细胞实验测定可以得出,所制得的化合物无细胞毒性,同时,具有较好的SERT蛋白抑制活性,进一步提示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抑郁药效;化合物均未表现出μ‑阿片受体激动活性和μ‑阿片受体拮抗活性,不具有成瘾性。经动物模型测定可以得出,化合物具有抗抑郁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或抑郁症的药物存在着见效慢以及存在较多不良反应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42468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93797.5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1/185 , A61P9/00 , A61P9/10 , A61P7/02 , A61P3/10 , A61P25/16 , A61P3/06 , A61P25/00 , A61P25/08 , A61P25/28 , A61K31/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α–(2,4–二磺基苯基)–N–叔丁基硝酮二钠盐和冰片,所述心脑血管疾病为动脉硬化、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血管栓塞、心肌缺血、糖尿病、帕金森、高胆固醇血症、脑中风、脑创伤、癫痫、帕金森氏症、亨廷顿氏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阿耳茨海默(氏)病、缺氧缺血脑损伤、脑溢血或痴呆。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具有协同作用,与单一组分使用疗效相比,组合物可以显著增加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597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964193.6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5 , B01D15/20 , B01J20/30 , C08F2/48 , C08F122/22 , C08F122/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色谱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类基于两性离子交联剂的有机聚合物整体材料及制备和应用。将两性离子交联剂、致孔剂和引发剂混合,超声溶解、脱气后灌入容器内,在40-70℃温度或365nm紫外光下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基于两性离子交联剂的有机聚合物整体材料;所述两性离子交联剂是指具有式(I)结构的甜菜碱类化合物、式(II)结构的羧酸甜菜碱类化合物、式(III)和(IV)结构的磷脂酰胆碱类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的两性离子化合物同时作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大大减少了聚合体系的组成,所得整体材料对极性或离子型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分离选择性,并有望应用于复杂样品中蛋白和糖肽的高效富集。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12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24871.8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209/30 , C07D209/12 , C07D307/82 , C07D333/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合成3-取代-苯并五元杂环-2-羰基化合物的方法。此方法使用卤代试剂对3-取代-苯并五元杂环-2-醇类化合物进行卤代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3-取代-苯并五元杂环-2-羰基化合物。本发明的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选择性及产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311396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010217332.7
申请日:2010-07-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241/12 , C07D241/42 , C07D241/24 , A61K31/4965 , A61K31/498 , A61K31/497 , A61P9/00 , A61P25/08 , A61P25/16 , A61P25/14 , A61P25/28 , A61P9/10 , A61P31/18 , A61P25/00 , A61P25/04 , A61P11/00 , A61P1/00 , A61P3/10 , A61P19/02 , A61P29/00 , A61P11/06 , A61P1/16 , A61P37/06 , A61P1/18 , A61P13/12 , A61P37/02 , A61P3/04 , A61P27/02 , A61P27/06 , A61P27/14 , A61P27/12 , A61P35/00 , A61P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41/12 , C07D241/24 , C07D241/42 , C07D49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吡嗪类衍生物,具有如下通式I的结构:本发明也公开了该吡嗪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此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和溶栓作用,能够治疗因缺血引起的脑中风,也可用于制备治疗由于自由基过量产生和/或血栓形成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代谢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以及退行性老化疾病等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94107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05785.1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J20/285 , B01J20/30 , B01D15/22 , C07K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聚合材料色谱研究领域,公开了一种仿生磷脂膜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磷酸胆碱结构的化合物、交联剂、致孔剂和引发剂混合,超声脱气后,灌入经过预处理的石英毛细管柱内,然后将石英毛细管柱的两端封口,放入水浴中反应,反应完毕后除去石英毛细管中的未反应物,得到仿生磷脂膜整体柱。该仿生磷脂膜整体柱可以应用于分离小分子和整体蛋白,也可应用于制备细胞膜亲和整体色谱柱。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239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85981.3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新药研究所
IPC: C07D339/04 , C07C49/86 , C07C291/02 , C07C251/24 , C07C225/22 , C07C225/16 , A61K31/137 , C07C221/00 , C07C249/02 , A61K31/135 , A61K31/385 , A61P39/06 , A61P9/12 , A61P9/10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黄连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衍生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1、R2为烃基;R3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基团。该胡黄连素衍生物能够用于制备抗氧化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脑中风药物以及治疗急性肺损伤药物。所述药物可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细粒剂、粉剂、丸剂、贴剂、口服液或注射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