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7263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477509.4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免打结的缝合线,包括缝线本体;尾端锁件,尾端锁件固定连接在缝线本体的尾端;头端锁件,头端锁件活动连接在缝线本体靠近头端的位置,头端锁件可沿缝线本体朝向缝线本体的尾端方向移动;头端锁件与缝线本体相互配合锁固,或头端锁件通过自身设置的锁定件与缝线本体锁固。本发明采用该缝合线进行缝合,无需对缝线本体进行打结操作,也无需在内镜下将缝线本体头端穿过尾端处的锁扣的线孔,故操作简单、快捷;而且采用头端锁件与切口组织的表面接触,故增大阻挡面积,有效解决了仅用倒刺的分叉端与组织固定不牢固、而且倒刺与组织接触时间过长会对组织造成二次损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98399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51118.0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B17/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颈椎开门防脱钉的椎板固定装置,包括椎板固定板,椎板固定板包括上植骨板和下植骨板,上植骨板与下植骨板一体成型或相对可调节地滑动连接,上植骨板与椎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关节连接板以及长连接钉,关节连接板的第一端与下植骨板连接固定或一体成型设计,长连接钉沿侧块厚度的较大方向锁接在侧块上,关节连接板的第二端与长连接钉配合连接。本发明利用长连接钉与侧块最佳下钉位置和角度进行连接,故可保证该长连接钉与侧块连接牢固稳定,不会出现术后长连接钉松动脱落的隐患;再利用关节连接板与长连接钉和下植骨板进行连接,故实现整个椎板固定装置牢固地与椎板连接,不易松脱,稳定性好,使用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213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420200.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F15/00 , A61K31/555 , A61P25/00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实现显著的抗氧化能力,且可促进分支形成和神经突生长,修复海马神经元细胞,对抗氧化应激诱导的损伤。此外,体内研究表明,在采用本发明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处理后,能够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且恢复速度明显高于损伤组,BMS评分改善明显;同时,脊髓损伤小鼠体内ROS生物发光强度显著降低,进一步证实了本发明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在体内具有显著的氧自由基清除以及脊髓损伤修复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688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585462.9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38/52 , A61K38/46 , A61P25/00 , C12N9/90 , G01N33/573 , C12Q1/688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PDIA6蛋白或其活性片段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和修复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大量研究证实了PDIA6在SCI中发挥关键作用,并与spastin相互作用以调控神经突向外生长,证明了PDIA6表达水平在SCI过程中上调,PDIA6能够在体内和体外与spastin发生物理相互作用。同时还发现PDIA6与spastin作用不仅能够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还能够促进损伤神经元的修复,且共转PDIA6和Spastin的促进作用较单转Spastin效果更加明显。本发明明确了PDIA6为脊髓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的关键靶点,在调节神经突生长和分支中发挥作用,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切实的实验证据和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912651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527417.X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F15/00 , A61K31/555 , A61P25/28 , A61P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阳离子铱配合物是由[(η5‑Me5C5)Ir(III)Cl]2(μ2‑Cl)2中的一个(η5‑Me5C5)Ir(III)Cl结构被3fPhtz取代所得。本发明结合体外与体内实验,证明了本发明阳离子铱配合物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脊髓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为脊髓损伤药物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和药物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38169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57702.7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三明治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金属铱的配合物是由[(η5‑Me5C5)Ir(III)Cl]2(μ2‑Cl)2中的一个(η5‑Me5C5)Ir(III)Cl结构被2fPhtz取代所得。本发明结合体外与体内实验,证明本发明金属铱的配合物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脊髓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为脊髓损伤药物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药物来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89154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37983.3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K45/00 , A61K31/7105 , A61P25/00 , A61P2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神经元生长的药物组合物,包含UCHs抑制剂。本发明对UCHs在神经元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明确揭示。发现UCHs与Spastin存在相互作用,尤其是UCHL1,其能够介导Spastin降解,并抑制Spastin的微管切割功能;而干扰UCHL1后则可以显著降低Spastin的降解,同时使Spastin的微管切割功能恢复,进而促进神经元的生长。揭示了UCHs调控神经元生长的新机制,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切实的科学依据和新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725237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345946.5
申请日:2017-05-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F2/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44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包括用于插入颈椎的椎间隙的椎间固定器体部,及转动连接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的垂直翼状部件,垂直翼状部件包括轴承和榫头,轴承用于与椎间固定器体部限位转动连接,轴承沿颈椎的长度方向、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榫头。与现有技术的颈椎椎间固定装置相比,本装置适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病变节段的椎间融合固定,使用中垂直翼状部件的榫头与上下椎体骨槽间的榫卯固定会将上下椎体向椎间固定器体部挤压,使上下椎体与椎间固定器三者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稳定性及牢靠性较好,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并为最终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67948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1710884.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绿色合成的纳米拮抗剂Au‑ADH1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修复药物的用途和一种用于治疗脊髓损伤修复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米拮抗剂具有优秀的抗胶质瘢痕形成及抗氧化应激能力,并在脊髓损伤小鼠中验证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神经再生作用,并能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小鼠运动功能的恢复,预期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有效的药物选择,具有良好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5358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33680.8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嵌Ce上转换纳米颗粒Ce@UCNP及其制备方法和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Ce@UCNP可显著降低体内外ROS水平,起到抗氧化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元的轴突延伸,并可以降低脊髓损伤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损伤脊髓的修复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Ce@UCNP无论是对HT22细胞、海马神经元细胞还是对机体的主要组织和器官均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良好,为包括脊髓损伤在内的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药物来源,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前景和社会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