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44602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010151384.9
申请日:2010-03-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达驱动的车辆,它能增加马达布线自由度。具有马达的驱动轮可旋转地支撑在轮轴上左右叉架之间。所述马达具有定子和转子,作为驱动源设置在轮毂中。定子设置于固定到车辆车体的车体侧保持构件内,转子可旋转地支撑在轮轴上,而用于马达的布线经过所述车体侧保持构件。制动机构设置在驱动轮上。从车辆车体前方观察,轮毂可旋转地单独支撑在轮轴上,位于车体中心的横向一侧,制动机构布置在车体中心的横向一侧,而马达布置在车体中心的横向另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239635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07126.6
申请日:2008-02-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设置于跨骑式车辆的车体前部的挡风装置,其具有:设置于该挡风装置前部,向所述车辆前方开口的空气导入口;设置于该挡风装置上部,向上方开口的空气排出口;经由前低后高的空气通路使所述空气导入口及所述空气排出口之间连通的通风道;在所述空气通路内沿横向延展,且前低后高呈沿该空气通路状的整流板,在侧视所述车辆时,以将所述整流板两端连接起来的直线为第一直线,以与所述车辆的转向轴线正交且经过该车辆后轮接地点的直线为第二直线,该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交点下方的夹角为钝角。
-
公开(公告)号:CN1033602C
公开(公告)日:1996-12-18
申请号:CN92108656.3
申请日:1992-07-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具备带催化剂的消音器的小型摩托车,在消音器端部的膨胀室内设置催化剂,用罩壳将其外部覆盖,使在该罩壳内循环的排气排出的尾管端部向该罩壳外部伸出,在该罩壳端部上安装覆盖该尾管伸出端部的管盖,在该管盖上设置复数个放热用孔,并在后挡板和车体外罩上分别设空气抽出孔。本发明不仅可增强尾管部散热效果,且可防止尾管所散热量积聚于车体外罩内部而导致功能部件温度上升,有利于延长功能部件寿命。
-
-
公开(公告)号:CN1080605A
公开(公告)日:1994-01-12
申请号:CN92105237.5
申请日:1992-07-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轮车或三轮车的散热装置,特别适用于斯可达(SKODA)型那样在后轮近旁的消声器为后轮翼子板所覆盖的情况,并适用于装有后罩的情况,可以容易散去消声器内装有触媒转化器时所发出的相当大的热量。其特征是,在后轮翼子板的一定部位上设有多个开口,同时,该车上设有后罩,其形状至少能使后轮翼子板的上部被覆盖,在上述后罩的一定部位上设有多个缝状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918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10018460.7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宽的跨骑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后轮驱动装置(75)具有:后轮(27);动力传动机构,其将动力从后轮(27)的一侧方传递给该后轮(27);制动鼓(84),其设置在后轮(27)的另一侧方,构成鼓式制动装置(29);动力传动机构,其将动力从后轮(27)的另一侧方传递给该后轮(27),另外,具有传动链轮(67)和单向离合器(94),在后轮驱动装置(75)中,从动链轮(67)通过单向离合器(94)配置在制动鼓(84)的外周部上,动力由从动链轮(67)经单向离合器(94)和制动鼓(84)被传递给后轮(27)。
-
公开(公告)号:CN103661712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376234.1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5 , B62H1/12 , B62K5/027 , B62K5/08 ,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其具有能够操舵的两个前轮,能够通过车体的内倾而良好地转弯,能够对应于操作而良好地转舵。内筒(37)与外筒(38)之间经弹性部件(39)连接而成的衬套(36)的内筒(37)支承于前车架(15),轴支承前轮的转向节以能够转舵的方式支承于转向节支承部,转向节支承部设在固定于外筒(38)的转向臂,转向轴(13)的下端部的第1杆(56)经连结棒(59)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贯穿内筒(37)的副转向轴(57)的上端部的第2杆(58)连结,副转向轴(57)的下端部的第3杆(62)经横拉杆与转向节连结,不能伸缩的棒的两端部经万向接头与车架(FA)和固定在外筒(38)的后部的第4杆(66)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4002918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018460.7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宽的跨骑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装置。后轮驱动装置(75)具有:后轮(27);动力传动机构,其将动力从后轮(27)的一侧方传递给该后轮(27);制动鼓(84),其设置在后轮(27)的另一侧方,构成鼓式制动装置(29);动力传动机构,其将动力从后轮(27)的另一侧方传递给该后轮(27),另外,具有传动链轮(67)和单向离合器(94),在后轮驱动装置(75)中,从动链轮(67)通过单向离合器(94)配置在制动鼓(84)的外周部上,动力由从动链轮(67)经单向离合器(94)和制动鼓(84)被传递给后轮(27)。
-
公开(公告)号:CN10366171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376234.1
申请日:2013-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5/05 , B62H1/12 , B62K5/027 , B62K5/08 , B62K220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其具有能够操舵的两个前轮,能够通过车体的内倾而良好地转弯,能够对应于操作而良好地转舵。内筒(37)与外筒(38)之间经弹性部件(39)连接而成的衬套(36)的内筒(37)支承于前车架(15),轴支承前轮的转向节以能够转舵的方式支承于转向节支承部,转向节支承部设在固定于外筒(38)的转向臂,转向轴(13)的下端部的第1杆(56)经连结棒(59)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贯穿内筒(37)的副转向轴(57)的上端部的第2杆(58)连结,副转向轴(57)的下端部的第3杆(62)经横拉杆与转向节连结,不能伸缩的棒的两端部经万向接头与车架(FA)和固定在外筒(38)的后部的第4杆(66)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2958789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80031378.2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7/12 , B62J11/00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K2208/00
Abstract: 具有蓄电池单元,该蓄电池单元沿车宽方向排列有至少三个蓄电池,并且串联连接所述蓄电池,该蓄电池单元向驱动电动机供电,将所述各蓄电池中的配置在车辆中心侧的中心侧蓄电池配置为比配置在车辆外侧的侧方蓄电池高,将断路器安装于连接所述中心侧蓄电池的连接路径上且安装于该中心侧蓄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