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制动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2769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0044092.1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车的制动装置,尽可能减小辅助电动车的不具备负压助推器的主缸的液压升压装置的动作频率,将制动感觉的下降抑制到最小限度。电动车的制动装置具备:不具有负压助推器的主缸;以及能够对主缸产生的制动液压进行升压的液压升压装置。能够切换为以下模式:通常制动模式,当电池的充电率不足阈值时,联合使用液压制动和再生制动;再生制动限制模式,当电池的充电率达到阈值以上时,允许液压制动并限制再生制动,在再生制动限制模式下,驾驶员的制动踏板踏力持续规定时间低于第1踏力的情况下,抑制液压升压装置的动作,因此能够防止液压升压装置的过度动作导致的制动感觉下降、液压升压装置的动作声的产生、液压升压装置的耗电增加。

    车辆用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01842B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0810093198.7

    申请日:2008-04-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量产性的车辆用轮。本发明的车辆用轮(10)在轮胎空气室内将附加气室部件(13)固定在井部(11c)的外周面(11d)上,其具备:从所述井部(13c)的外周面(11d)向径向外侧立起、并沿所述外周面(11d)的周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纵壁面(15),以及与所述第一纵壁面(15)相对向形成在井部(11c)上的第二纵壁面(16),所述附加气室部件(13)具有在其内部形成的附加气室(SC)和连通该附加气室(SC)和所述轮胎空气室(MC)的连通孔(13b),并且被嵌入在所述第一纵壁面(15)和所述第二纵壁面(16)之间,其两端缘(13c、13c)被分别卡止于所述第一纵壁面(15)和所述第二纵壁面(16)。

    非充气轮胎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9735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51706.7

    申请日:2018-07-02

    Abstract: 非充气轮胎(10a)具有胎面环(12)、配置在该胎面环(12)的半径方向内侧的轮毂部(14a)、和夹设于这些胎面环(12)与轮毂部(14a)之间的轮辐部(16a)。另外,轮毂部(14a)具有轮辐部(20a)和轮辋部(22a),其中,轮辐部(20a)连结于车轴(26);轮辋部(22a)的内周侧与轮辐部(20a)连接设置,且轮辋部(22a)的外周侧与轮辐部(16a)接合。在该结构中,轮盘部(20a)的平均厚度(T1)被设定成大于轮辋部(22a)的平均厚度(T2)。即,T1>T2的关系成立。

    电动辅助自行车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59250B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310092901.3

    申请日:2013-0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M6/45 B62M6/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其一边推测骑行者所感到的疲劳程度一边设定基于实际测量的疲劳信息的辅助量并高效地进行马达的辅助。该电动辅助自行车包括检测在踏板上产生的踏力的踏力传感器(2)、具有进行人体的疲劳推测的辅助量修正部件并确定与踏力传感器(2)的输出相应的辅助力的辅助量控制部(10)以及产生上述辅助力并进行驱动力的辅助的马达(5),其中,该电动辅助自行车具有检测车辆的车速的车速传感器(1),并且上述辅助量控制部(10)包括:基本辅助量设定部(11),其根据上述踏力和上述车速运算设定基本辅助量;以及疲劳强度推测部(12),其推测骑行者的疲劳强度并增减修正上述基本辅助量。

    电动二轮车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01409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64086.0

    申请日:2010-08-2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低重心化的电动二轮车。电动二轮车(10)具备:从头管(11)向下方且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向下车架(18);从向下车架(18)的另一端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下车架(19);通过连接构件(20)与下车架(19)的后端部连接并向上方延伸的座管(22);设置于该座管(22)的上端的座位(23);包括电动机(27)及供乘员踩踏的踏板(28)而驱动后轮(24)的动力单元(30);向电动机(27)供给电力的蓄电池(39),该电动二轮车(10)的特征在于,下车架(19)形成为在剖面观察时呈矩形状,在该下车架(19)中收容蓄电池(39)。通过将作为重量物的蓄电池(39)收容在下车架内,电动二轮车(10)的重心变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