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域温度的烧蚀性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41162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01390.8

    申请日:2019-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时域温度的烧蚀性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拉力试验机、拉力传感器、引伸计、石英灯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主控装置,拉力试验机具有两个夹头;拉力传感器组设于其中一夹头上并用于测量该夹头的拉力;引伸计组设于其中一夹头上并用于测量该夹头相对于另一夹头的位移;石英灯加热装置具有用于收容并加热试验件加热面的加热区域;温度传感器测量试验件加热面和非加热面的温度;主控装置根据加热面温度与预设的加热温度曲线的关系控制石英灯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当加热至预设时间时,控制拉力试验机拉伸试验件至拉断,并根据预设公式计算试验件力学性能。本发明使力学性能测试更加接近实际,提高了测试的精确性。

    一种端头帽热阻连接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14758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610863502.6

    申请日:2016-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头帽热阻装置,其包括端头帽、第一转接板、第二转接板、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端头帽呈锥形筒状,在其大端设置有安装法兰面和密封槽,第二密封圈安装在端头帽密封槽内,并且第二密封圈同时紧贴在前舱金属壳体表层覆盖的防隔热层的端面处,在端头帽大端的端面上设置了端头帽台阶面,该端头帽台阶面与防隔热层的端面处设置的台阶面相贴合,端头帽通过安装法兰面与第一转接板固定连接,第二转接板固定在前舱金属壳体头部端面处,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固接,前舱金属壳体头部端面处设置有密封槽,该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本发明装置能有效防止对舱段的热传导,保证舱体温度在防隔热设计要求范围内。

    一种舱体热防护结构及飞行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58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96464.7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舱体热防护结构及飞行器,其相同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连接形成防隔热层;第二部分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迎风部、过渡部和背风部;在迎风部至背风部的延伸轨迹方向上,迎风部任意两处位置的厚度相等,背风部的任意两处位置的厚度相等,且小于迎风部的厚度;过渡部的厚度自与迎风部的连接处向与背风部的连接处逐渐减小;以上根据舱体迎风区域热环境恶劣、背风区域的热环境相对良好的特点,将迎风区域设计为大厚度防隔热层、背风区域设计为小厚度防隔热层,达到防隔热后内壁温度相当的效果,减小整体质量,防隔热层为整体注塑固化制成,减小气动剥离对整体结构的影响,防隔热层内外层精细化的梯度密度设计解决了热匹配不协调的问题。

    一种飞行器异形油箱结构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4853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1289298.9

    申请日:2021-11-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飞行器异形油箱结构,涉及飞行器零部件制造领域。本飞行器异形油箱结构包括箱体和柔性储油组件,箱体包括舱体单机段和与舱体单机段一体成型并分隔设置的舱体油箱段,柔性储油组件设于舱体油箱段内,柔性储油组件包括一呈环形的封闭腔,并形成一沿柔性储油组件长度方向设置的穿缆通孔,封闭腔用于存储燃油,穿缆通孔与舱体单机段和舱体油箱段的侧壁均连通,以形成用于电缆穿设的穿缆通道,柔性储油组件用于根据其与舱体油箱段之间的间隙的压力大小以控制封闭腔内燃油的流出。本申请提供的飞行器异形油箱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异形油箱设计难度大,以及在铺设电缆时电缆与油箱均对彼此的相关性能产生影响的问题。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异型油箱及飞行器

    公开(公告)号:CN1172622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10052.7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异型油箱及飞行器,涉及飞行器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油箱外壳,其包括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的形状均为类圆柱,且第二腔段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腔段的横截面积,第二腔段沿径向方向伸出第一腔段,第二腔段中设有一分隔板,且分隔板与第一腔段的端部平滑连接,分隔板将第二腔段划分为储油腔体和承载腔体,储油腔体与第一腔段连通,用于贮存并向飞行器提供燃油,承载腔体用于承载飞行器单机设备。由于将承载腔体、储油腔体与第一腔段集成布置,无需使用连接结构连接承载腔体、储油腔体和第一腔段,减少了连接结构占用的空间,进而可以提高油箱外壳中储油腔体与第一腔段的储油量。

    一种紧凑环境固体姿控安装结构、方法及弹箭

    公开(公告)号:CN11389925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126026.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弹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紧凑环境固体姿控安装结构、方法及弹箭,所述紧凑环境固体姿控安装结构用于将姿控系统与发动机喷管喉衬的连接,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板,其用于连接所述姿控系统,且所述姿控系统位于所述弧形板的内侧;设于所述弧形板相对两端的连接件,相邻所述弧形板端部的连接件相互贴合并连接,多个所述弧形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依次首尾连接以形成环状结构,以套设于所述发动机喷管喉衬。本申请中,姿控系统无需从轴向套装至发动机喷管,消除了姿控系统在安装时与发动机喷管大端之间的干涉问题,安装至发动机喷管的喉衬处,而提高发动机喷管上安装空间的利用率。

    一种异形密封件及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017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151714.2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异形密封件及密封结构,涉及高温高速环境下的结构密封领域。本异形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至少两个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所有的第二密封部沿第一密封部的外表面间隔设置,且每一第二密封部均被配置为:第一密封部设于工件的表面缝隙中时,第二密封部压缩变形,并与第一密封部和工件之间形成密封间隙,第三密封部呈片状且一侧与第一密封部的外表面相连,第三密封部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折变形,以辅助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共同用于对工件的表面缝隙进行密封。本申请提供的异形密封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处于超高热流超高速度环境条件中工作的产品的表面缝隙可靠性差、密封性能不好而影响产品工作性能的问题。

    一种带自锁功能低冲击的分离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5150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10164.8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锁功能低冲击的分离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盒,其内部设有空腔,其中一面设置有导向孔;连接螺母,其一端伸出缓冲盒外连接爆炸螺栓,连接螺母另一端部分伸入导向孔内;冲击限位组件,其包括多个卡板,每个卡板由导向孔的边沿向缓冲盒外伸出,且卡板的伸出端向导向孔的轴线倾斜;当爆炸螺栓爆炸后,连接螺母从导向孔内部分伸出,并与所有卡板构成的整体过盈配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多个卡板形成的类似爪形的笼式结构,当爆炸螺栓爆炸后,连接螺母收到冲击从缓冲盒的导向孔中冲出,并撞击在卡板形成的笼式结构内,使得卡板和连接螺母之间过盈配合,最终将连接螺母夹持住,防止连接螺母回落。

    一种双轨迹铰链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6597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1377212.0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轨迹铰链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涉及运载火箭领域,包括:翻转机构,包括扭杆、连杆及两个摇臂;铰链机构,预存储有扭矩的扭杆一端固定连接在铰链座上,铰链座上位于扭杆的一侧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竖向部,两个竖向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转轴,两个竖向部相向的两个外侧面上分别设有长圆形的第二转轴和限位销;铰链一侧设有连接部,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二延伸部和位于两个第二延伸部之间的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上设有与第一转轴配合的第一凹槽,第二延伸部上设有与第二转轴配合的第二凹槽和与限位销相配合的弧形限位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成本低,连接可靠性高,展开速度快,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气动分离装置的不足。

    一种异形密封件及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017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51714.2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异形密封件及密封结构,涉及高温高速环境下的结构密封领域。本异形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至少两个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所有的第二密封部沿第一密封部的外表面间隔设置,且每一第二密封部均被配置为:第一密封部设于工件的表面缝隙中时,第二密封部压缩变形,并与第一密封部和工件之间形成密封间隙,第三密封部呈片状且一侧与第一密封部的外表面相连,第三密封部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弯折变形,以辅助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共同用于对工件的表面缝隙进行密封。本申请提供的异形密封件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处于超高热流超高速度环境条件中工作的产品的表面缝隙可靠性差、密封性能不好而影响产品工作性能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