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仙人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63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11363147.7

    申请日:2017-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苜蓿仙人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软饮料或功能饮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新鲜的紫花苜蓿、仙人掌果去杂、洗净、绞碎打浆,然后加入浆液重量10‑20倍的薏苡仁水提液进行浸提得到主料液;紫花苜蓿、仙人掌果的重量比为10‑50:10‑20;2)在主料液中加入异麦芽寡糖、维生素C、柠檬酸和苹果酸,混合均匀,过滤除杂,得饮料调配半成品:调配半成品经进一步处理得产品。通过采用低温、薏苡仁水提液浸提紫花苜蓿和仙人掌果的浆液,一方面减少了紫花苜蓿和仙人掌果中花青素的损失,另一方面增加了水溶性多糖的浸提率,使饮料中的有效成分更多。

    一种固态发酵制备高色价红曲产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4400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142975.2

    申请日:2015-03-30

    Abstract: 一种固态发酵制备高色价红曲产品的方法,涉及一种可显著提高高粱红曲菌T3(Monascus kaoliang T3)色素产量的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态发酵培养基配方中主要发酵基质为红米,同时添加少量的果糖(0.1%~1.0%)、氯化铵(0.01%~0.45%)、硫酸镁(0.05%~0.5%)和磷酸二氢钾(0.1%~0.5%),采用乳酸‑水溶液0.01%~0.1%(w/v)控制培养基初始水份含量为25~55%,灭菌后即得高粱红曲菌T3(Monascus kaoliang T3)的固态发酵培养基。制备高色价红曲时,将高粱红曲菌T3(Monascus kaoliang T3)孢子悬液接种至冷却后的固态发酵培养基中培养,最后将发酵产物进行干燥即得高色价红曲产品。

    一种灵芝多糖的集成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695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81162.8

    申请日:2017-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03 C08B37/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多糖的集成提取方法,其是将灵芝子实体经切片、烘干、粉碎后于乙醇溶液中浸泡,以去除脂类和色素,然后经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获得所述灵芝多糖;其中,所述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中超声功率为500W,水浴温度为45℃,超声时间为20分钟,微波功率为480W,微波时间为10分钟。与常规水浴浸提法相比,采用本发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进行制备,可使灵芝多糖的提取率提高312.34%。

    一种快速测定灵芝产品中多糖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478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105731.2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灵芝产品中多糖肽的方法,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为检测手段,以灵芝活性多糖肽为对照品,对灵芝产品中多糖肽的含量进行快速检测。本发明样品的前处理仅需简单的提取操作,方便快捷;最终样品经色谱高效分离后,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对产品中的多糖肽进行定量分析,其测定结果准确度高、稳定性好、优于目前常用的分光光度法,为灵芝产品的品质鉴定与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十分有效的分析方法。

    一种灰树花多糖复合益生菌发酵骆驼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435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52994.9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酵制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灰树花多糖复合益生菌发酵骆驼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发酵乳基料与灰树花粗多糖、白糖混合均匀后得混合物,将混合物进行均质、杀菌、冷却后,接种发酵剂发酵得发酵乳;其中发酵剂包含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酪杆菌、罗伊氏粘液乳杆菌。本发明制备的灰树花益生菌发酵驼乳能够显著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预防免疫力低下的功能性乳品。

    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35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70779.1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及其构建方法。通过建立迎风坡面菌草防风固沙(土)带、背风坡面菌草阻沙(土)入河复合草篱带和岸线斜坡面菌草生物防护堤组成的菌草岸线生态防护屏障。本申请提供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及其构建方法是一种投入省、见效快的生物措施,形成有效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达到快速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入河、提高物种多样性的效果。同时,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枯水季,种植的菌草可留茬收割,作为食药用菌的培养料、畜禽饲料、生物能源、生物质材料等,提高经济效益;留茬的菌草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入河,继续发挥其生态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