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和显示器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33857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0910008779.0

    申请日:2009-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H01L29/4908 H01L29/66765 H01L29/786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可靠地防止光进入到活性层中的薄膜晶体管,以及包括该薄膜晶体管的显示器。该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电极;活性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栅极电极和所述活性层之间的栅极绝缘膜,所述栅极绝缘膜包括第一绝缘膜、第一光吸收层和第二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被布置成与所述栅极电极接触,所述第一光吸收层被布置成与所述第一绝缘膜接触并且由用于吸收波长为420nm以下的光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绝缘膜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光吸收层和所述活性层之间。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能使第一光吸收层与活性层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小,因而可靠地防止光进入到活性层中,并且使特性稳定化。所以,能防止诸如对比度或亮度等显示质量的劣化。

    光接收元件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71391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810188371.1

    申请日:200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光接收元件和显示装置。该光接收元件包括: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区域,其被构造为形成于元件形成表面的上方;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区域,其被构造为形成于所述元件形成表面的上方;中间半导体区域,其被构造为形成于所述元件形成表面的上方且在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区域之间,并且所述中间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低于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所述光接收元件还包括:第一电极,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区域电连接;第二电极,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区域电连接;以及控制电极,其被构造为形成于位于所述元件形成表面上的相对区域中。

    光接收元件和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71391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10188371.1

    申请日:200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光接收元件和显示装置。该光接收元件包括: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区域,其被构造为形成于元件形成表面的上方;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区域,其被构造为形成于所述元件形成表面的上方;中间半导体区域,其被构造为形成于所述元件形成表面的上方且在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区域与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区域之间,并且所述中间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低于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和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区域的杂质浓度。所述光接收元件还包括:第一电极,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区域电连接;第二电极,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区域电连接;以及控制电极,其被构造为形成于位于所述元件形成表面上的相对区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