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头枕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辆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837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73611.2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汽车头枕调节方法、装置及车辆。该方法包括:获取自车的第一行车数据、自车上各个乘员的信息,以及后车的第二行车数据;根据第一行车数据和第二行车数据,预测自车与后车发生碰撞的碰撞风险等级;当碰撞风险等级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根据第一行车数据和乘员的信息,预测各个乘员的头部离位距离;对于每一个头部离位距离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乘员,基于碰撞风险等级和头部离位距离,调节乘员对应座椅的头枕。本申请能够基于碰撞风险等级和头部离位距离,在发生追尾碰撞前,提前调节乘员对应座椅的头枕,减少自车上乘员因制动离位后再发生追尾碰撞场景下,对乘员头颈部的伤害。

    车辆的碰撞约束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424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86765.2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的碰撞约束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所述的车辆的碰撞约束系统包括:乘员姿态识别装置、碰撞传感器、乘员姿态调整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乘员姿态识别装置用于识别乘员的姿态;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是否发生碰撞;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碰撞传感器发送的用于表示所述车辆发生碰撞的第一结果且接收到所述乘员姿态识别装置发送的用于表示所述乘员的姿态为后倾或躺倒姿态的第二结果时,控制所述乘员姿态调整装置固定所述乘员的下半身以使所述乘员的姿态在惯性下调整为直立。本发明可以保证后倾或躺倒的乘员的安全。

    车辆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216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51903.7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安全气囊控制系统包括:抑制系统,用于获取车辆的车辆状态信息、乘员信息以及行车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车辆状态信息、所述乘员信息及所述行车环境信息确定车辆处于各种状态时的不能被点爆的抑制气囊和需要被点爆的非抑制气囊,并对所述抑制气囊进行抑制;以及点爆系统,用于获取车辆的碰撞信息,并根据所述碰撞信息,对所述非抑制气囊进行点爆控制。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气囊误爆、二次伤害等问题,能够全方位地保证乘员安全。

    车辆
    14.
    发明公开
    车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90627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96713.9

    申请日:201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42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座椅至少一组座椅调节组件和控制器,每组座椅调节组件均包括:锁止件、解锁驱动件、车身位移检测件和移动驱动件,车身位移检测件设在车身上用于检测车身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位移,移动驱动件与座椅相连以驱动座椅相对车身移动,控制器分别与每组座椅调节组件的车身位移检测件、锁止件、解锁驱动件和移动驱动件相连,且在车身受到外力碰撞时,控制器根据该组的车身位移检测件检测到的车身的位移值控制该组的解锁驱动件驱动该组的锁止件将座椅与车身解锁,并控制该组的移动驱动件驱动座椅相对车身移动。本发明的车辆,在受到碰撞时,可及时自动地调整座椅的位置,安全性能高。

    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627478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80447.3

    申请日:2015-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及车辆,该系统包括:安全监测装置,用于采集车辆的侧碰信号和侧翻信号;侧气帘,侧气帘具有泄气孔,泄气孔常关闭;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与侧气帘相连,用于为侧气帘进行充气,以便展开侧气帘;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侧碰信号和侧翻信号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侧碰或侧翻,并在判断车辆发生侧碰或侧翻时,控制侧气帘展开,以及在车辆发生侧碰的同时开启泄气孔以对侧气帘进行放气。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可以在车辆发生侧翻或者侧碰时,均对乘员起到保护而提升车辆安全,且具有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汽车的气囊展开控制系统、气囊系统和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614338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39943.7

    申请日:2015-03-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的气囊展开控制系统、气囊系统和汽车,该气囊展开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计算模块、主控模块和执行模块。检测模块用于输出压力分布信号、车身碰撞压力信号和车速信号;计算模块则根据压力分布信号计算乘员类型,并根据车身碰撞压力信号和车速信号得到碰撞时的碰撞工况,然后根据乘员类型和碰撞工况输出气囊展开命令、气囊开启等级、二级点火时刻和气囊排气量;主控模块则根据气囊展开命令、气囊开启等级、二级点火时刻和气囊排气量向执行模块输出气囊参数;执行模块根据气囊参数控制汽车的气囊进行展开。本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对小身材妇女和儿童的伤害。

    行人头部模型回收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928187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210421163.8

    申请日:2012-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人头部模型回收装置,涉及汽车与行人碰撞试验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由试验人员拉拽绳索进行行人头部模型的回收,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发射架固定块,绳索,绳索一端与行人头部模型固定连接,该装置还包括执行机构,执行机构与绳索另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在行人头部模型与测试区域碰撞后拉拽绳索将行人头部模型回收。

    一种汽车前端刚度自适应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08721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712353.4

    申请日:2014-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205 B60R21/0132 B60R21/0136 B60R2021/0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端刚度自适应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为解决汽车发生碰撞时乘员或行人伤害较重的问题。所述汽车前端刚度自适应系统包括:设于防撞梁和保险杠蒙皮之间的气囊,与气囊连通的充气阀组和泄气阀组,与充气阀组连通的充气泵组,检测压力峰值、压力持续时间和车速的检测单元,与检测单元信号连接的逻辑单元,与逻辑单元信号连接的存储计算单元,以及分别与存储计算单元、充气阀组、泄气阀组和充气泵组信号连接的控制单元;通过逻辑单元和存储计算单元获得当前碰撞工况对应的动作参数,控制单元根据动作参数控制充气阀组、充气泵组和泄气阀组执行相应的动作,以使汽车前端具有对应当前碰撞工况的刚度。

    汽车碰撞试验用假人腿型及其传感器标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968999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36466.1

    申请日:2014-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碰撞试验用假人腿型及其传感器标定系统,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腿型固定机构,在所述腿型固定机构的一侧可转动的设有对腿型固定机构所固定的腿型或传感器施加检测驱动力的检测驱动机构,在检测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设有对所述检测驱动机构施加的检测驱动力进行测量的测量机构,在工作台上设有对检测驱动机构进行施力控制的控制器。本标定系统能够满足假人腿型及其传感器的标定工作,通用性好,且标定结果准确性好、效率高。

    行人头部模型回收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28187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21163.8

    申请日:2012-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人头部模型回收装置,涉及汽车与行人碰撞试验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由试验人员拉拽绳索进行行人头部模型的回收,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发射架固定块,绳索,绳索一端与行人头部模型固定连接,该装置还包括执行机构,执行机构与绳索另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在行人头部模型与测试区域碰撞后拉拽绳索将行人头部模型回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