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163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90749.9
申请日:2015-05-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0 , E01D2101/2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梁插入式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包括连接于混凝土梁与组合梁之间的混凝土梁-组合梁连接结构,组合梁包括多道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钢梁为钢板梁且其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混凝土梁-组合梁连接结构包括前承压板、多个后承压板、多道上横向贯穿钢筋、多道下横向贯穿钢筋和多个位于混凝土梁与组合梁之间连接处的组合式抗剪连接结构;组合式抗剪连接结构均包括两个上刚度过渡加劲肋、两个下刚度过渡加劲肋、两个上纵向加劲肋和两个下纵向加劲肋;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插入至混凝土梁内的节段上设置有剪力钉。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施工成型钢-混结合部的连接效果好且受力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682605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194376.1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排放的高速公路环境交通容量确定系统及方法,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用于对数据采集系统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的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相接的显示器和服务器,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无线连接并通信,数据采集系统由气象参数检测设备、交通流检测设备和污染物浓度检测设备构成;其方法包括步骤:一、数据采集及实时上传;二、确定高速公路环境交通容量,其过程包括:确定各种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累积量,确定稀释因子f,确定高速公路路段j的环境交通容量;三、处理结果同步输出及存储。本发明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实时性高,高速公路环境交通容量的确定精度高、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推广应用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438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725698.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方差膨胀模型的GNSS/加速度计自适应融合滑坡监测方法,包括安装GNSS天线与加速度计形成一个刚体结构,计算Allan方差并标定加速度随机游走系数,构建Kalman滤波的状态及其协方差时间更新方程;将加速度计基线偏差扩展为待估参数,并进行随机游走建模;输入加速度计数据进行状态预测,并根据其时间戳搜索同一时刻的GNSS量测信息,将GNSS‑RTK位移作为量测信息计算高精度的融合形变监测结果。该方法通过Kalman滤波器将两种观测信息进行松耦合,并在历元间采用随机游走模型对加速度计基线偏差进行约束,另外采用方差膨胀模型对GNSS异常监测数据的量测噪声进行调整,以提高参数估计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0135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010235319.8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楼宇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高耸构筑物监测的簇首选举及自适应分簇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高耸构筑物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权值的自适应分布式分簇路由方法,以传感器节点和簇首为研究对象,构造出一种高效的路由通信方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耸构筑物监测的低功率优化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高耸构筑物进行长期、连续、实时、低功耗的结构健康监测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627066.4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5 , G06F18/23213 , G06N3/0475 , G06N3/096 , G06F11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工况识别的PHET能量管理策略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车辆在不同运行场景下的典型行驶工况;识别车辆的实时行驶工况;基于DDPG算法构建神经网络,并对神经网络的源域进行深度强化学习,完成神经网络的训练,所述的源域为车辆在不同运行场景下的典型行驶工况;采用迁移学习对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从源域到目标域转移,生成符合行驶场景特征的PHET能量管理策略,所述的目标域为车辆的实时行驶工况。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基于学习的能量管理策略无法保证能耗的实时最优,在面临全新、复杂、特殊多变的行驶工况下控制策略时效性差,实时应用效果不佳以及没有考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能量损耗与老化的状态平衡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1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450527.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 , B60L58/26
Abstract: 一种带转阀的动力电池往复流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转阀及冷却器,转阀包括阀壳、扭杆以及阀体,阀壳上开设若干个阀壳通道组,每个阀壳通道组包括通道A、通道B和通道C,同类的通道分别通过工质流道进行连通;阀体设置在阀壳内部,阀体外壁对应通道B和通道C加工凹槽,阀壳内壁在不同阀壳通道组之间加工凹槽;扭杆设置在阀体的中心,扭杆外周开设环形的通道D,阀体沿径向开设有阀体通道;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出口与通道A相连,通道B和通道C分别与电池组的两端连接,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入口与通道D相连,通过阀体的转动分别将通道B或通道C导通,改变冷却工质在电池组两端的流向。本发明能够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58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5816.8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及系统,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电动汽车上传数据,将车辆状态划分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计算车辆第一次上传数据时间与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时间间隔小于等于三个月,则温差阈值为车辆出厂时企业规定的阈值;如果时间间隔大于三个月,根据不同的车辆状态,提取动力电池温度,构建充电、运行和静置状态下的动力电池温度数据库;提取温度差异值构建动力电池温差数据库,并基于温差阈值稳定性确定滑动窗窗口长度;根据滑动窗窗口长度基于拉依达准则确定不同状态下的温差阈值。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温差自适应阈值确定系统。本发明基于车辆不同状态为动力电池温差确定阈值,提高行车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1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50558.X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10/0525
Abstract: 常流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往复流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滑阀以及冷却器,滑阀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内腔当中的阀体;本体上开设有五个与内腔相通的工质接口;阀体包括两个堵头,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上设置有分隔板,两个堵头分别布置在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内侧,堵头的外径与本体内腔的内径相等,堵头的宽度小于对应工质接口的总宽度;堵头沿本体内腔的径向移动时能够分别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进行封堵;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连接电池组的两端,第三工质接口连接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出口。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按照三个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本发明操作简单,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50527.4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3 , B60L58/26
Abstract: 一种带转阀的动力电池往复流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转阀及冷却器,转阀包括阀壳、扭杆以及阀体,阀壳上开设若干个阀壳通道组,每个阀壳通道组包括通道A、通道B和通道C,同类的通道分别通过工质流道进行连通;阀体设置在阀壳内部,阀体外壁对应通道B和通道C加工凹槽,阀壳内壁在不同阀壳通道组之间加工凹槽;扭杆设置在阀体的中心,扭杆外周开设环形的通道D,阀体沿径向开设有阀体通道;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出口与通道A相连,通道B和通道C分别与电池组的两端连接,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入口与通道D相连,通过阀体的转动分别将通道B或通道C导通,改变冷却工质在电池组两端的流向。本发明能够提高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60135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235319.8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楼宇监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面向高耸构筑物监测的簇首选举及自适应分簇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高耸构筑物环境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权值的自适应分布式分簇路由方法,以传感器节点和簇首为研究对象,构造出一种高效的路由通信方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耸构筑物监测的低功率优化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高耸构筑物进行长期、连续、实时、低功耗的结构健康监测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