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4555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87914.0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智能阻尼减振系统,系统设置在风机塔筒内,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壳轨、球形质量块和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智能壳轨呈半球壳形,内部放置球形质量块;智能壳轨为三层结构,上层为压电复合材料层,中层为电磁铁层,下层为钢质外壳;压电复合材料层和电磁铁层被均匀划分为多个分区,每个分区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收集振动过程中压电复合材料层各分区产生的电信号并传输到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实时监测球形质量块的位置;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根据球形质量块的位置智能调控电磁铁层各分区中电磁铁磁场强度,控制球形质量块的运动幅度。本发明通过智能调控壳轨中的电磁铁层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8845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01223.7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漂浮式风电的调谐液柱阻尼减振系统,所述系统设置在风机塔筒内,风机塔筒内壁上设置四组导轨,下侧设置环形底板,所述环形底板上设置弹簧底座及弹簧,弹簧上部安装调谐液柱球阻尼器立管和滑轮组位于导轨上,所述调谐液柱球阻尼器立管底部之间安装十字形调谐液柱球阻尼器水平管相通,所述调谐液柱球阻尼器水平管中部安装球阀,支管中部安装单向双开门阀、门阀限位器、开关阀和压力传感器,风机塔筒顶部安装振动感应器,所述系统通过协调调谐液柱球阻尼器立管和调谐液柱球阻尼器水平管内工作液体流量动态调节系统自振频率,具有三维半主动振动控制的效果,解决传统系统频带窄和控制方向单一的问题,更适应于复杂海洋环境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6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84820.4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3D1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张拉整体式海上风力发电支撑结构,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斜立柱、预应力拉索、刚性支撑、浮式基础和锚泊系统,通过斜立柱和拉索构成一个稳定的自平衡空间支撑结构,斜立柱向外倾斜,斜立柱上部与预应力拉索连接,斜立柱底端与浮式基础连接,斜立柱中间部位采用刚性支撑连接,浮式基础通过锚泊系统与海底固定。本发明无需传统设计中的塔筒,通过斜立柱的支撑,保证所有的拉索处于受拉状态,传力明确,受力合理,利用拉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充分发挥了材料的特性,降低用钢量;本发明中的张拉整体支撑体系,刚柔并济,有效改善海上风电结构的振动问题;本发明具有受力合理、稳定性好、承载力高、经济效益优良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665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62409.5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机塔筒内摆式电涡流阻尼器减振装置,设置在塔筒内用于进行减振,包括:供磁部,包括质量块,所述质量块设置在所述塔筒内,且所述质量块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质量块的底面固接有永磁体;生流部,包括若干导体,所述塔筒内壁设置有定位件,所述永磁体贯穿所述定位件,且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定位件之间留有间隙,若干所述导体设置在所述定位件内,且若干所述导体绕所述永磁体周向等间距设置。本发明采用电磁阻尼作为阻尼单元,无接触无磨耗、无需复杂机械连接、具有阻尼系数可调节、制造安装与后期维护方便、减振效果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9150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48018.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直流道的微水头水轮机,属于水力发电技术领域。微水头水轮机设置在直流道中,包括轮毂、支柱、导叶及叶片;支柱固定设置在轮毂上,微水头水轮机通过所述支柱固定在直流道内;轮毂内设置有发电机,发电机的转轮外侧均匀分布有叶片;支柱和所述叶片之间还设置有导叶,导叶均匀分布在轮毂的外侧。导叶和叶片均为非对称NACA系列低速翼型。本发明具有效率高,适用微水头条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特别适合应用于微水头的直流道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12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397916.8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2 , F16F15/08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外安全壳与地面固定连接,内安全壳与地基通过水平隔震支座连接,内安全壳与外安全壳之间通过连杆滑块机构连接,连杆滑块机构包括阻尼滑块,阻尼滑块与外安全壳沿竖向滑动阻尼配合,在内安全壳沿水平方向移动时驱动滑块沿竖向相对外安全壳滑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水平隔震支座、连杆滑块机构以及竖向隔震支座和竖向阻尼器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实现了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12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97645.6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4 , F16F15/023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液压传动机构、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内安全壳与地基通过水平隔震支座连接,堆芯结构的承重构件与内安全壳的底板通过竖向隔震支座连接,堆芯结构的承重构件与内安全壳的侧壁通过竖向阻尼器连接,内安全壳与外安全壳之间通过液压传动机构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水平隔震支座、液压传动机构以及竖向隔震支座和竖向阻尼器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可以实现了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11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97662.X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2 , F16F15/08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移动凸轮、连杆和滚轮,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滚轮和内安全壳相连,移动凸轮与外安全壳沿竖向滑动配合,且移动凸轮的内表面形成导向面,滚轮止抵导向面,在连杆沿水平运动时驱动移动凸轮沿竖向相对于外安全壳滑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水平隔震支座、移动凸轮、连杆和滚轮以及竖向隔震支座和竖向阻尼器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可以实现了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6376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206047.7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FRP筋弯折装置,包括固定机构、转动机构、滑块、加热器和冷却器。所述固定机构和转动机构之间设置有发条弹簧,导轨穿过固定机构和滑块,导轨两端用基座固定于工作平台上,步进电机通过丝杆驱动控制滑块,在滑块的作用下转动机构和固定机构可发生平动和转动,通过平动使FRP筋在加热器和冷却器之间移动,通过转动使FRP筋发生弯折,弯折角度为0度至90度。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操作简单、对施工人员、场地要求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8910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70771.X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成型复合材料三角刚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结构与制备领域。本发明由受压杆1和受拉杆2组成。受压杆1包含泡沫内芯3,受压杆纤维4和加劲肋纤维5。受压杆纤维4从泡沫内芯3的一侧延伸到泡沫内芯3的另一侧,采用C型环抱的对称铺层方式包裹泡沫内芯3,在受压杆上下表面处相互重叠。本发明中包括十五个步骤,步骤一:裁剪纤维预浸料,加工泡沫内芯;步骤二:插入加劲肋纤维;步骤三至步骤六:铺设受压杆纤维4;步骤七至步骤十三:铺设受拉杆纤维4和受拉杆支座补强纤维7并合模加压;步骤十四至步骤十五:加热固化和切割修边。本发明具有结构承载力高、工艺简单、加工周期短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