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955C
公开(公告)日:2002-12-11
申请号:CN97104920.3
申请日:1997-03-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72 , F16H9/24 , F16H37/022
Abstract: 在具有驱动引带轮和被动引带轮的V形金属带式连续变速传动装置中,引带轮中V形槽的倾斜角α设定在tan-1μa<α<tan-1μs的范围内,μs是引带轮和环形带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a是其间的动摩擦系数。在常规V形金属带式连续变速传动装置中,倾斜α设定在α<tan-1μs的范围内。如果传送转矩增加,则环形带的张力增加,从而在环形带和引带轮之间产生滑移。但是根据本发明,由于减小倾斜角α而使环形带张力减小,所以可在防止环形带滑移的同时增加传送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5A
公开(公告)日:1997-11-05
申请号:CN97104920.3
申请日:1997-03-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72 , F16H9/24 , F16H37/022
Abstract: 在具有驱动引带轮和被动引带轮的V形金属带式连续变速传动装置中,引带轮中V形槽的倾斜角α设定在tan-1μa<α<tan-1μs的范围内,μs是引带带轮和环形带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a是其间的动摩擦系数。在常规V形金属带式连续变速传动装置中,倾斜α设定在α<tan-1μs的范围内。如果传送转矩增加,则环形带的张力增加,从而在环形带和引带轮之间产生滑移。但是根据本发明,由于减小倾斜角α而使环形带张力减小,所以可在防止环形带滑移的同时增加传送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7642585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584228.3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9/18
Abstract: 提供一种带式无级变速器,能够在车辆起步时防止金属带打滑、减小带轮的轴推力、实现金属带寿命的提高以及动力传递效率的提高。在LOW变速比下能利用止开件(19a)限制驱动带轮(13)的可动侧带轮半体(17)的打开位置的带式无级变速器中,车辆起步时从变矩器向输入轴(11)输入的堵转扭矩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利用油室(21)的油压及止开件(19a)的抵接反作用力提供驱动带轮(13)的轴推力,并且从变矩器向输入轴(11)输入的堵转扭矩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仅利用油室(21)的油压提供驱动带轮(13)的轴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068410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580011875.4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 , F16H37/022 , F16H61/04 , F16H2037/025 , F16H2037/026
Abstract: 具有:无级变速机构,其对从与搭载于车辆的驱动源连接的输入轴输入的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而输出;以及齿轮系,其与无级变速机构并列地被插入,以规定的变速比对驱动源的驱动力进行变速而输出,并且构成为当判断为应该进行切换时,根据接合机构的接合状态的检测结果来调节应该向无级变速机构供应的侧压,并且控制接合机构的动作,切换向输出轴输出的驱动力(S10到S26),因此,能够避免由于扭矩传递路径的切换而使乘坐人员受到的冲击,能够选择性地对无级变速机构和齿轮系的输出进行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279162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314649.0
申请日:2014-07-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4C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泵的安装结构,在具有在沿转子的圆周方向贯穿设置的排出口与吸入口之间形成的密封部的油泵中,防止在密封部的径向外侧发生的油膜破裂。油泵具有:密封部,其形成在沿转子的圆周方向贯穿设置的排出口与吸入口之间,转子收容在形成于外壳(20)与盖部件紧固部(50、62、60),其配置在外壳与盖部件的周缘,油泵以盖部件作为安装面自由安装于安装部位(12),在油泵的安装结构中,应与在第1螺纹紧固部贯插的第1外螺纹(50a)螺合的第1内螺纹(50b)形成于盖部件,应与在第2、第3螺纹紧固部贯插的第2、第3外螺纹(62a、60a)螺合的第2、第3内螺纹(62b、60b)形成于安装部位。(26)之间的空间(28)内;以及第1、第2、第3螺纹
-
公开(公告)号:CN10496897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480007339.2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66272 , F16H57/0446 , F16H57/0456 , F16H57/0489 , F16H61/0021 , F16H61/0025 , F16H61/6649 , F16H2061/0037 , F16H2061/0046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第1调节阀(50)、第2调节阀(52),它们被配置在连接液压泵(44)与多个液压致动器的第1油路(46)、第2油路(48)中,将从液压泵泵出的工作油的液压减压到液压致动器所要求的液压,其中,所述液压泵(44)从储油器(42)吸起工作油后泵出;第3油路(56)、第4油路(58),它们将从第1调节阀(50)、第2调节阀(52)排出的工作油连接至润滑系统(54)等;以及排出器(60),并且,使排出器的管嘴(60a)与第3油路和第4油路中的一方连接,使吸入部(60b)与储油器(42)连接,使在扩散部(60c)中合流的工作油从第5油路(62)供应到润滑系统(54),由此,在具有多个液压致动器和润滑系统的自动变速器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652225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080056168.4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102 , F04C2230/41 , F04C2230/92 , F04C2270/16 , F05C2251/10
Abstract: 一种齿轮型泵,其中,由驱动源驱动的驱动侧转子(2)和由该驱动侧转子驱动的被驱动侧转子(3)一边啮合一边旋转以输送工作流体,仅对驱动侧转子(2)和被驱动侧转子(3)中的一方实施水蒸汽处理,对另一方不作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0465474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410062173.2
申请日:2004-07-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G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皮带,包括环板状环带和多个板状元件,多个元件一个接一个设置在环带上并可以滑动;每个元件包括:本体部分,元件通过其与无级变速传动装置的滑轮接触;头部,位于本体部分上方;颈部,宽度小于本体部分和头部的宽度,将本体部分和头部连接起来;鞍部,分别设置在本体部分的左右上端;耳部,分别设置在头部的左右两侧,与鞍部相对;环带分别容纳在左右环带容纳空间中,每个环带容纳空间均由鞍部的上端、颈部的侧端、耳部的低端限定,使每个环带都被设置在鞍部;第一凹部,设置在每个鞍部的上侧最里部,使第一凹部与颈部的相应下侧端连续;第二凹部,设置在每个耳部的下侧最里部,使第二凹部与颈部的相应上侧端连续。
-
公开(公告)号:CN100451383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10004259.9
申请日:2006-02-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G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抑制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金属环的侧面磨损以达到延长其寿命。在由复数个(#1到#12共12个)无缝金属环层叠而成的金属环集合体支撑多个金属部件形成的,套在滑轮上传送驱动力的金属带中,因为将相邻的金属环之间的间距的范围设为,最内层(#1)到中间层(#5)为正值到负值的范围,中间层(#5)到最外层(#12)仅为正值,在润滑容易不充分的中间层(#6)到最外层(#12)的金属环之间的间隙时常为正值而使滑动面的润滑状态保持良好,实现举动的稳定化,防止金属环的侧面与金属部件的颈状部的金属接触面产生动态接触,而且由于使最内层的金属环维持低的张力,达到抑制摩擦而延长其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720405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380104637.5
申请日:2003-11-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G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一种卷绕在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来进行驱动力传递的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带,包括:层叠了多枚无端头状金属环的金属环集合体(31);和形成有对嵌合金属环集合体(31)用的环缝(35)实施了凸面加工的鞍形面(44)的多个金属元件(32)。通过使所述凸面加工的顶点(p)的位置比鞍形面(44)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s)向宽度方向外侧偏移,而使金属环集合体(31)的宽度方向外端与带轮V面(45)抵接。另外对应于施加在金属环集合体(31)上的负荷,来设定金属元件(32)鞍形面(44)的凸面加工的曲率半径(Rs)与自由状态下的金属环集合体(31)的凸面加工的曲率半径(Rr)的比。由此,可以防止因金属环集合体的宽度方向内端与金属元件的颈部接触所导致的耐久性降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