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3174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80073976.6
申请日:2011-10-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6 , H01M2/263 , H01M10/0413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Y10T29/49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组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提供能够减少连接部周围的无用的空间、能量密度大的电池组。该电池组具有:具备多个集电体的第一层叠电池、具备多个集电体的第二层叠电池、以及将第一层叠电池所具备的多个集电体与第二层叠电池所具备的多个集电体捆扎在一起而进行连接的连接部,在连接部,第一层叠电池所具备的多个集电体与第二层叠电池所具备的多个集电体层叠并被捆扎在一起,连接部中的多个集电体的层叠方向与层叠电池中的多个集电体的层叠方向交叉。
-
公开(公告)号:CN102472793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80028751.4
申请日:2010-06-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G01R31/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052 , B60L3/0046 , B60L11/14 , B60L11/1816 , B60L11/1862 , B60L11/1864 , B60L11/1868 , B60L11/1877 , B60L11/1879 , B60L2210/10 , B60L2210/40 , B60L2220/42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B60L2260/28 , G01R31/3662 , G01R31/3679 , H01M10/482 , H01M2010/4271 , H02J7/045 , Y02T10/6269 , Y02T10/646 , Y02T10/70 , Y02T10/7005 , Y02T10/7044 , Y02T10/7061 , Y02T10/7066 , Y02T10/7072 , Y02T10/7077 , Y02T10/7216 , Y02T10/7241 , Y02T90/127 , Y02T90/14
Abstract: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其控制车辆中的外部充电单元,该车辆包含车体、发动机、电动机、二次电池和外部充电单元,电池控制系统包含劣化检测单元,该单元在二次电池由外部充电单元进行充电期间检测二次电池的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02653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080068203.4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364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44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不使用外部装置且提高了输入输出特性(尤其是低温输出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由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包含含有锂的橄榄石型化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主成分,还含有相对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100质量份为2~20质量份的活性炭。
-
公开(公告)号:CN102484239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80161314.7
申请日:2009-10-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 , H01M4/02 , H01M4/136 , H01M4/1397 , H01M4/366 , H01M4/5825 , H01M4/621 , H01M4/623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由含有锂和至少1种过渡金属元素的复合氧化物形成的粒状的正极活性物质,以及由具有至少1个官能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至少1种粘合剂,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上形成有导电性的碳质覆膜,并且通过使构成至少一部分正极活性物质的碳质覆膜的碳原子与构成所述粘合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性结合,从而使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具有复合化合物,所述复合化合物由与该碳原子分子性结合的高分子化合物和构成包含该碳原子的所述碳质覆膜的碳网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41490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980158965.0
申请日:2009-04-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 H01M4/5825 , H01M10/0525 , H02J7/0075 , Y02E60/122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电池的容量下降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保持方法。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电池的容量下降的电池系统、搭载了该电池系统的车辆以及电池搭载设备。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保持方法,其对将包含二相共存型的正极活性物质PM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135使用于正电极板130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1进行充电并保持,其中,包括:超过充电步骤S7,在该步骤中,对锂离子二次电池进行充电,使其SOC(充电状态)SC为100%以下且比目标SOC高的超过SOC;回放电步骤S8,在该步骤中,在超过充电步骤之后,使锂离子二次电池放电,使其SOC设为上述目标SOC;和保持步骤S10。
-
公开(公告)号:CN101002353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580026479.5
申请日:2005-08-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68 , H01M4/8605 , H01M4/92 , H01M4/926 , H01M8/1004 , H01M2008/1095 , Y10T428/249953 , Y10T428/2499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制造由负载催化剂的碳和电解质聚合物构成的负载催化剂的载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具有孔的碳负载催化剂的步骤;在负载催化剂的碳的表面和/或孔中引入官能团的步骤,该官能团将作为聚合引发剂;和在负载催化剂的碳的表面和/或孔中引入电解质单体或电解质单体前体、以使用所述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位点使所述电解质单体或电解质单体前体聚合的步骤,由此可以在碳中充分确保获得反应气体、催化剂和电解质会合的三相边界,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该催化剂。使用该负载催化剂的载体能够使电极反应充分进行并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效率。此外,使用该负载催化剂的载体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特性的电极和包含该电极的可获得高输出功率的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06492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0560102.1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负极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准备第1氧化硅材料和第2氧化硅材料;通过使第1氧化硅材料分散于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从而制备分散液;通过使第2氧化硅材料和粘合剂分散于分散液中,从而制备负极合剂浆;通过将负极合剂浆涂敷于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并进行干燥,从而制造负极。粘合剂不含羧甲基纤维素,第1氧化硅材料未预掺杂锂,第2氧化硅材料预掺杂有锂。
-
公开(公告)号:CN10976822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811092885.7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负极、正极和电解液。电解液包含选自碳酸亚乙酯、氟代碳酸亚乙酯和碳酸亚乙烯酯之中的至少一种。负极包含负极合剂层。负极合剂层包含含硅粒子和石墨粒子。在负极合剂层的Log微分细孔容积分布中,细孔直径为2μm时的Log微分细孔容积相对于细孔直径为0.2μm时的Log微分细孔容积之比在10.5以上且33.1以下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45298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0387194.9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全固体电池,制造方法包括:将集电体层(1)、正极合剂层(2)、固体电解质层(5)及负极合剂层(3)分别层叠多个,得到具有层叠方向两端面和侧面的层叠电池(6);仅对所述层叠电池的所述侧面供给液状树脂;以及使所述液状树脂固化。在得到所述层叠电池的工序中,使所述集电体层(1)、所述正极合剂层(2)、所述固体电解质层(5)以及所述负极合剂层(3)中的至少一层比其它层延伸出而作为延伸层,从所述层叠电池(6)的所述侧面延伸出多个所述延伸层。在所述树脂的供给中,通过仅对所述层叠电池的所述侧面供给液状树脂,使所述液状树脂渗入一个所述延伸层与其它所述延伸层之间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811032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711111847.7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10/0587 , H01M10/0525 , H01M10/44
Abstract: 在此公开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正极集电体上形成包含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由此制作正极,所述复合氧化物含有锂和锰;测定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正极集电体之间的剥离强度;使用所述正极,制作具备所述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二次电池组装体;以及对所述二次电池组装体进行初始充电。在进行所述初始充电中,充电速率基于所述测定的剥离强度而确定,在预定的剥离强度的范围中,对于使用剥离强度小的正极的二次电池组装体,与使用剥离强度大的正极的二次电池组装体相比,采用更低的充电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