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27535A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200410100654.8

    申请日:2004-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1602 H01L29/78

    Abstract: 一种金刚石半导体器件,包括:大致由单晶金刚石制成的基片;第一金刚石层,其局部放置在基片上,含有杂质;第二金刚石层,其含有杂质,所述第二金刚石层局部放置在基片上,且与第一金刚石层隔开;以及第三金刚石层,其杂质含量小于第一和第二金刚石层,充当沟道区,且电荷通过其从第一金刚石层传递到第二金刚石层。第一和第二金刚石层分别具有彼此面对的第一和第二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一端部之间形成一空间。第一和第二端部分别具有根据基片取向外延形成的相应倾斜面。第三金刚石层在所述倾斜面和位于空间下面的基片的部分上。

    散热器和使用了该散热器的半导体元件和半导体封装体

    公开(公告)号:CN1499620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14841.7

    申请日:200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器和使用了该散热器的半导体元件和半导体封装体。在本发明的带有散热器的半导体元件和半导体封装体中,在半导体元件的背面上直接接合了由金刚石层或碳化硅和氮化铝等的陶瓷层构成的具有高热传导特性的散热器。在半导体元件的制作工序前、工序中或工序后的任一过程中,将该散热器直接覆盖并形成在作为基体材料的硅晶片或芯片上。利用这样的结构使半导体元件的散热特性良好,同时可一同提高半导体元件的安装可靠性和散热片的接合可靠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散热器中,经高分子粘接层将金属或陶瓷构件覆盖在金刚石层上。金刚石层的结晶在金刚石层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纤维状结构或微结晶。金刚石层的与该由金属或陶瓷构成的构件的接合面具有纤毛状结构。该结构作为半导体封装体的冷却散热器,其散热特性极为良好,其本身具有足够的强度、平面性和气密性,而且与半导体元件和陶瓷等的构成封装体本体的密封材料的粘接性是良好的。

    薄膜晶体管基板及显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919060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80101632.4

    申请日:2009-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会发生源电极与漏电极的干蚀刻率降低或蚀刻残留的情况下,可在半导体层与作为源电极或漏电极的布线金属之间省略屏障金属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及显示设备。本发明是具有半导体层(1)、源电极(2)、漏电极(3)及透明导电膜(4)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其中,源电极(2)及漏电极(3)由Al合金薄膜形成,所述Al合金薄膜通过利用干蚀刻法的图案化来形成,且含有0.1~1.5原子%的Si和/或Ge、0.1~3.0原子%的Ni和/或Co以及0.1~0.5原子%的La和/或Nd。

    薄膜晶体管基板及显示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1083269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103204.8

    申请日:2007-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58 H01L29/78609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省略在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间形成壁垒金属(无需在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间形成壁垒金属)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及显示器件。(1)一种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源电极、漏电极;以及透明导电膜,其中,具有所述源电极及漏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层直接连接的构造,并且所述源电极及漏电极由含有0.1~6.0原子%的Ni、0.1~1.0原子%的La、0.1~1.5原子%的Si的Al合金薄膜构成,(2)一种设有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的显示器件等。

    微细结构体的干燥方法及通过该方法得到的微细结构体

    公开(公告)号:CN1426089A

    公开(公告)日:2003-06-25

    申请号:CN02118458.5

    申请日:2002-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F7/32 G03F7/4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在用碳氟化合物系溶剂覆盖微细结构体表面的状态下,使该微细结构体与液态二氧化碳或超临界二氧化碳接触进行干燥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干燥方法,在用液态/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前,在用碳氟化合物系溶剂覆盖微细结构体表面的状态下使之与二氧化碳接触,从而能够尽可能地抑制光致抗蚀剂图案的倒塌或膨润。另外,包括使用含水溶剂的洗涤工序的情况下,由于其构成为用排水液置换水,再用碳氟化合物系溶剂置换该排水液,因此能够迅速进行采用液态/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干燥之前的工序,也可以抑制光致抗蚀剂图案的倒塌或膨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