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047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57476.6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OD流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及车辆OD流预测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网格和路段嵌套的多粒度空间划分方法,用于表示区域和道路节点级别的车辆OD数据,同时提取OD间的出行次数和出行时间,采用CNN和LSTM混合的深度预测模型LSTM_traf_deepCNN,并联合OD出行时间对OD流进行预测。与传统的OD流预测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充分考虑了行程时间与OD流的隐关系,联合OD间的行程时间和出行次数对深度网络进行训练,所得模型具有更准确的预测能力。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信息工程技术领域,可用于城市规模出租车OD流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680174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0443850.7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C2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改进地图匹配异常点的方法,获取一辆或多辆出租车匹配后的投影坐标点数据作为样本数据,然后从中筛选出匹配正常与异常的投影点;对于每个匹配异常的投影坐标点,从匹配正确的数据集中筛选出异常点的候选数据集;计算每个异常点与异常点的候选数据集中的投影点之间的时间相似度和空间相似度,得到时空相似度集合,进而根据时间相似度和空间相似度计算时空相似度的均值;比较时空相似度与时空相似度的均值的大小,获取时空相似度大于时空相似度均值的个数,并将满足条件的数据作为最终的候选数据集;在最终的候选数据集中,利用knn算法计算得到改进后的投影坐标点。本发明具有计算量较低,准确率更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33494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530892.0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钢‑混组合索梁锚固构造,包括矩形钢管、布设在矩形钢管内的加劲肋组件、由填充于矩形钢管内的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和布设于矩形钢管上的锚拉板,矩形钢管、加劲肋组件和混凝土结构组成加劲型钢管混凝土构件;矩形钢管沿纵桥向布设,矩形钢管由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拼接而成,加劲肋组件包括多个由左至右固定在顶板底部的上开孔加劲肋和多个由左至右固定在底板上部的下开孔加劲肋。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将设置开孔加劲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锚拉板相结合,在保证受力合理、传力可靠的前提下,既满足斜拉索水平分力的承压需求,又有利于改善索梁锚固部位的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637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10290749.9
申请日:2015-05-31
Applicant: 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梁插入式混合梁钢‑混结合段构造,包括连接于混凝土梁与组合梁之间的混凝土梁‑组合梁连接结构,组合梁包括多道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钢梁为钢板梁且其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混凝土梁‑组合梁连接结构包括前承压板、多个后承压板、多道上横向贯穿钢筋、多道下横向贯穿钢筋和多个位于混凝土梁与组合梁之间连接处的组合式抗剪连接结构;组合式抗剪连接结构均包括两个上刚度过渡加劲肋、两个下刚度过渡加劲肋、两个上纵向加劲肋和两个下纵向加劲肋;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插入至混凝土梁内的节段上设置有剪力钉。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施工成型钢‑混结合部的连接效果好且受力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13349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30892.0
申请日:2015-08-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桥钢-混组合索梁锚固构造,包括矩形钢管、布设在矩形钢管内的加劲肋组件、由填充于矩形钢管内的混凝土浇筑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和布设于矩形钢管上的锚拉板,矩形钢管、加劲肋组件和混凝土结构组成加劲型钢管混凝土构件;矩形钢管沿纵桥向布设,矩形钢管由顶板、底板和两个侧板拼接而成,加劲肋组件包括多个由左至右固定在顶板底部的上开孔加劲肋和多个由左至右固定在底板上部的下开孔加劲肋。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将设置开孔加劲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与传统的锚拉板相结合,在保证受力合理、传力可靠的前提下,既满足斜拉索水平分力的承压需求,又有利于改善索梁锚固部位的疲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57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64830.X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图像色彩特征的PMSM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电机在不同状态及多种工况下的原始振动信号;将原始振动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求解不同层级本征模态函数得到不同层级信号分量;按照不同层级信号分量将原始振动信号转化生成RGB三个通道的对称点阵图;通过融合scSE模块改进DenseNet学习图像的形状分布及色彩特征,构建分类网络模型;将RGB三个通道的对称点阵图输入分类网络模型,输出故障诊断结果。本发明诊断精确度高,具有非侵入、高鲁棒性的特点,可以实现对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快速诊断,而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确保了更快的故障诊断和更全面、更准确的故障特征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99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52702.7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多源数据稀疏化的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诊断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发生匝间短路故障的永磁同步电机在空载下的电流信号与转矩信号数据;将数据进行稀疏化处理,利用贪婪跟踪算法对上述数据进行稀疏处理,得到稀疏表示向量;对稀疏表示向量进行特征提取,将特征值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本发明具有数据精简的优点,且具有良好的诊断精度和鲁棒性;贪婪跟踪和随机森林的结合确保了更快的故障诊断和更全面、更准确的故障特征提取,具有比传统方法更高的分辨率特性和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75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16786.1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熵值算法的动力电池电压故障在线诊断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待诊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各单体电压时序值,建立电压数据矩阵,根据预先设定恒定长度的滑动窗,从上至下滑过电压矩阵,根据数据处理原则对每一次滑动窗内数据进行踢出和重构,然后进行各单体电压熵值的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Z分数转化得到异常评估系数,对系数进行异常值识别,若存在,则定位异常单体编号和时间,并对异常程度进行评估,同时基于安全管理策略向驾驶员传达相应提示;若无异常值,则时间窗向下继续滑动,并重复上述流程进行迭代计算,本发明能准确定位单体电压故障发生时间及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44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250908.4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安全快速检测的短时工况构建方法及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标定试验车辆的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位置;在试验车辆默认的制动能量回收模式下进行安全试验,安全试验的类型包括滑行安全试验、制动安全试验以及加速安全试验;通过安全试验采集到的数据建立安全检测数据库;根据安全检测数据库进行安全检测数据分析;判定安全检测数据分析的结果是否满足合格指标范围,并根据判定结果建立片段工况;通过对片段工况进行拼接、融合以及重构,构建出短时工况。本发明能短时间内检测出纯电动汽车的安全状态,解决目前电池与整车安全性能时间长,检测项目少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42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450567.9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17 , H01M10/63 , H01M10/48 , H01M10/0525
Abstract: 常压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往复流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包括滑阀、冷却器、增压泵及储压罐,滑阀包括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内腔当中的阀体,阀体包括两个堵头,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上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工质接口分隔为末端连通的两部分,两个堵头能够同时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进行封堵,堵头径向移动时能够分别将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的两部分打开;第一工质接口与第二工质接口连接电池组的两端,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出口经过增压泵以及储压罐连接第三工质接口,当储压罐中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增压泵卸荷空转;冷却器的冷却工质入口与第四工质接口以及第五工质接口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