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换器的车载构造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00052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811086027.1

    申请日:2018-09-18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电力变换器的车载构造,在电力变换器中,分别包含电抗器的多个电压转换电路以并联方式连接。电力变换器(10)具备主箱体(12)和副箱体(13),主箱体(12)容纳有至少一个电抗器和电压转换电路的开关元件,副箱体(13)容纳有其余的电抗器。主箱体(12)在前舱(99)经由托架(45、46a、46b)在下方设置有空隙SP地固定于车体。副箱体(13)以与主箱体(12)对齐前端的方式连结于主箱体(12)的车宽度方向上的侧方。

    电源系统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9920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1144621.2

    申请日:2016-12-13

    Inventor: 城岛悠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系统,在蓄电池与负载装置之间并联地连接有至少两个电力转换器,在蓄电池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迅速地升温。电源系统(2)具备蓄电池(3)、两个电压转换器(10a、10b)及控制器(9)。两个电压转换器(10a、10b)并联连接于蓄电池(3)与逆变器(20)之间。控制器(9)对电力转换器(10a、10b)的晶体管提供波形相同的驱动信号。在蓄电池(3)的温度低于预定的阈值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9)对电压转换器(10a、10b)各自的晶体管提供波形相同、相位差比蓄电池(3)的温度高于阈值温度的情况小的驱动信号。

    电源系统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89920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611144621.2

    申请日:2016-12-13

    Inventor: 城岛悠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系统,在蓄电池与负载装置之间并联地连接有至少两个电力转换器,在蓄电池的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迅速地升温。电源系统(2)具备蓄电池(3)、两个电压转换器(10a、10b)及控制器(9)。两个电压转换器(10a、10b)并联连接于蓄电池(3)与逆变器(20)之间。控制器(9)对电力转换器(10a、10b)的晶体管提供波形相同的驱动信号。在蓄电池(3)的温度低于预定的阈值温度的情况下,控制器(9)对电压转换器(10a、10b)各自的晶体管提供波形相同、相位差比蓄电池(3)的温度高于阈值温度的情况小的驱动信号。

    冷却系统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1742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37711.5

    申请日:2012-07-31

    Abstract: 一种冷却HV设备(31)的冷却系统(1),包括:压缩机(12),该压缩机使致冷剂循环;热交换器(14),该热交换器在致冷剂和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膨胀阀(16),该膨胀阀使致冷剂减压;热交换器(18),该热交换器在致冷剂和空调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冷却部(30),该冷却部利用在热交换器(14)和膨胀阀(16)之间流动的致冷剂来冷却HV设备(31);气液分离器(40),该气液分离器将在热交换器(14)和冷却部(30)之间流动的致冷剂分离成液相致冷剂和气相致冷剂;和蓄液器(70),该蓄液器设置在气液分离器(40)和冷却部(30)之间,并且保持由气液分离器(40)分离出的液相致冷剂。

    冷却系统和车辆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6197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80025702.4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一种冷却系统(1)包括:压缩机(12);第一热交换器(14);膨胀阀(16);第二热交换器(18);管道,该管道连接这些部件并使致冷剂循环通过这些部件;冷却单元(30),该冷却单元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14)与膨胀阀(16)之间的管道中并用致冷剂冷却发热源(31);和将第一通路(21)与第二通路(36)连通的连接通路,第一通路(21)是在压缩机(12)与热交换器(14)之间的管道,第二通路(36)是在冷却单元(30)与膨胀阀(16)之间的管道。第一热交换器(14)配置在比冷却单元(30)高的位置,并且管道配置成使得由第一热交换器(14)冷凝的致冷剂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冷却单元(3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