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69034A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200580041541.8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3/30 , F16D25/10 , F16D25/0638 , F16J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638 , F16D25/10 , F16D2048/0212 , F16H63/3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包括:(a)由第一活塞部件提供的筒状壁部分(46a);(b)由第二活塞部件提供的底壁部分(48a);和(c)接合部分,第一和第二活塞部件在该接合部分彼此接合,使得第一活塞部件相对于第二活塞部件在活塞的轴向上可运动较小距离。该活塞的特征在于还包括(d)弹性结构,该弹性结构设置在所述接合部分处,且在轴向上偏置第一活塞部件,从而限制第一活塞部件相对于第二活塞部件在轴向上的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831383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56874.4
申请日:2006-03-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638 , F16D2048/0212 , F16H63/3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的活塞(18),其中,形成该活塞的圆筒部的第一活塞件(46)在其一个轴向端部形成有多个轴向切口(68)和一个周向槽(51),形成该活塞的底部的第二活塞件(48,82)具有配合在所述多个轴向切口中的多个径向延伸的接合爪(66,80),卡环(50)配合于所述周向槽中并与配合于所述轴向切口中的所述接合爪邻靠接触而被保持,由此第一活塞件和第二活塞件彼此固定。第二活塞件(48,82)的多个接合爪(66,80)中的至少一个与卡环(50)配合以在其间形成间隙(74,76,84),这防止了在活塞(18)轴向移动时在周向槽(51)的邻接轴向切口(68)的部位处的应力集中,从而可以减小卡环(50)所需的厚度,使活塞紧凑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14076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011103431.2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701 , H01M8/04014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流路结构,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流路结构具备:氢气管;氢废气管;供给管;导出管,具备位于供给管的内壁与中心轴之间的第1壁、与第1壁连接并位于第1壁与中心轴之间的第2壁、以及由第1壁与第2壁围起的第1区域,并构成为内壁与第1壁之间的第2区域和第2壁的中心轴侧的第3区域连通;以及多个连接部,将第1区域与氢气管的前端部连通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314076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1103431.2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701 , H01M8/04014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流路结构,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流路结构具备:氢气管;氢废气管;供给管;导出管,具备位于供给管的内壁与中心轴之间的第1壁、与第1壁连接并位于第1壁与中心轴之间的第2壁、以及由第1壁与第2壁围起的第1区域,并构成为内壁与第1壁之间的第2区域和第2壁的中心轴侧的第3区域连通;以及多个连接部,将第1区域与氢气管的前端部连通而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3614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42100.9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止回阀,能够容易地进行阀座面的加工。止回阀(10)具备:外壳(12),其具有从上游侧开口(14)延伸至下游侧开口(16)的流体通路(18);阀座构件(20),其配置在流体通路(18)内;阀芯壳体(22),其安装于阀座构件(20);以及阀芯(24),其配置在阀芯壳体(22)内。阀座构件(20)在与流体通路(18)的下游侧面对的端面(52)具有阀座面(54)。与阀座构件(20)分体形成的阀芯壳体(22)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阀座构件(20)的下游侧端部(46),在流体通路(18)内从下游侧端部(46)朝下游侧延伸且在内侧划定用于收容阀芯(24)的阀芯收容空间(64)。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760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0880115789.8
申请日:2008-10-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21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 Y02P70/56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隔板(10)的周缘区域的表面形成均匀且致密的树脂涂层(30)。但是,所形成的树脂涂层(30)存在包含缺陷(32)(微小的孔)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即使在树脂涂层(30)包含缺陷(32)的情况下,金属涂层(40)也涂覆该缺陷(32)。即,当通过电沉积处理使络离子中的金属附着于燃料电池隔板(10)上时,金属除了附着于发电区域以外还附着于表面(隔板基材的表面)因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而露出的部分,在缺陷(32)的部分形成金属涂层(40)。因此,与隔板基材的表面在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部分露出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燃料电池隔板(10)的耐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760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80115789.8
申请日:2008-10-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28 , H01M8/0206 , H01M8/0221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 Y02P70/56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隔板(10)的周缘区域的表面形成均匀且致密的树脂涂层(30)。但是,所形成的树脂涂层(30)存在包含缺陷(32)(微小的孔)的情况。在本发明中,即使在树脂涂层(30)包含缺陷(32)的情况下,金属涂层(40)也涂覆该缺陷(32)。即,当通过电沉积处理使络离子中的金属附着于燃料电池隔板(10)上时,金属除了附着于发电区域以外还附着于表面(隔板基材的表面)因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而露出的部分,在缺陷(32)的部分形成金属涂层(40)。因此,与隔板基材的表面在树脂涂层(30)的缺陷(32)部分露出的情况相比,提高了燃料电池隔板(10)的耐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40007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49530.2
申请日:2007-09-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B21/18 ,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683 , F16D13/648 , F16D25/123
Abstract: 一种作为摩擦连接装置的用于支撑制动器的支承结构,包括弹性挡环(31),摩擦板(13、14)和后面板(21)。弹性挡环(31)安装在以环状延伸的槽(41)内。后面板(21)设置在所述摩擦板(13、14)和所述弹性挡环(31)之间。后面板(21)相对于所述弹性挡环(31)被按压。所述弹性挡环(31)具有第一端面(31a)和第二端面(31b),所述第一端面(31a)面向所述后面板(21);所述第二端面(31b)面向第一端面(31a)的相反侧并且与所述槽(41)的侧壁(41e)接触。后面板(21)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31a)接触的端面(21b)。所述第一端面(31a)和后面板(21)的端面(21b)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端面(31b)和所述槽(41)的侧壁(41e)之间的静摩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0458219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10171437.7
申请日:2006-12-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8 , F16H3/663 , F16H2057/005 , F16H2057/0056 , F16H2200/0052 , F16H2200/2007 , F16H2200/2023 , F16H2200/2043
Abstract: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16),包括第一行星齿轮装置(22)和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50),在装配期间,它们可通过第一和第二固定环(79、64)由泵外壳(42)支撑在泵外壳中的预定轴向位置。第一固定环固定于泵外壳的圆筒形延伸部分(42a)的径向内部花键配合部分(48),第二固定环装配在形成于第一行星齿轮装置的齿圈(R1)的第一圆周槽(58)中和形成于第一毂(60)的花键圆筒形部分(60a)的内圆周表面中的第二圆周槽(62)中,花键圆筒形部分花键连接于齿圈的外周表面和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的径向内部。自动变速器通过相对泵外壳固定的静止圆筒形外壳(40)装配组件而制造。该组件包括装有油泵(94)的泵外壳、第一行星齿轮装置和第一组摩擦接合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993565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580026098.7
申请日:2005-1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光洋密封技术株式会社
IPC: F16D25/12 , F16D25/0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25/0638 , F16D25/12 , F16D25/126
Abstract: 一种用于自动变速器(8)的活塞(18;80),包括形成筒状部分的第一活塞部件(46)和形成底部的第二活塞部件(48;82),其中第一活塞部件(46)具有多个接合槽(76),这些接合槽具有在第一活塞部件的径向上延伸的径向表面(76a);并且第二活塞部件(48;82)具有多个细长爪(70),这些细长爪具有自由端部和固定端部,并在第二活塞部件的轴向上弯曲,使得自由端部在轴向上向着活塞的开口端与固定端部间隔开,每个细长爪具有与对应的接合槽保持接合并与对应的接合槽的径向端面保持压力接触的第一接合凸耳(7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