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桥面板

    公开(公告)号:CN204252016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699258.0

    申请日:2014-1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索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悬索桥加劲梁桥面板,其包括:钢纵横梁结构、混凝土桥面板结构和铺装层;所述混凝土桥面板结构铺于所述钢纵横梁结构的上面,所述铺装层铺于所述混凝土桥面板结构的上面;所述钢纵横梁结构由两个主纵梁和多个横梁组成,横梁和主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铺装层包括自上而下逐层铺设的SMA改性沥青、玻璃纤维格栅、热洒布改性沥青混凝土。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钢用量,提高桥面板的耐久性,增强桥面板和铺设层之间的粘结力。

    一种直线电机悬挂系统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431229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384706.5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电机悬挂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车架、初级和次级,所述初级通过柔性组件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柔性组件约束所述初级与所述车架在沿轨道长度方向的相对位移;次级,所述次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次级与所述初级相互耦合,产生的电磁斥力推动所述车架沿着轨道移动。在本申请中通过侧向限位组件和上卡轮将直线电机初级与次级相对位置关系予以限制,在侧向限位组件、上卡轮和电机法向吸力共同作用下,列车正常运行时初级与次级间的间隙(电机气隙)的变化量近似为0,使电机气隙可以采用≤6mm的额定值,远小于常规轨道交通直线电机气隙(10~12mm),牵引效率提高60%~90%。

    一种新型转体撑脚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28568U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20085431.8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一种新型转体撑脚,包括走行底板,走行底板上固定有中空的第二支柱,第二支柱顶部通过隔板连接有中空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与隔板相接。通过隔板将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分隔,第一支柱与转盘混凝土结合,第二支柱固定在走行底板上,不仅满足受力要求,而且在意外情况下,仅需对第二支柱进行切割,相比于传统撑脚的切割,降低切割难度,节省时间和劳动力。

    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抗拉球型支座

    公开(公告)号:CN209292878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21933096.7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抗拉球型支座,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下支座板、球冠衬板和上支座板,所述球冠衬板外侧设有一圈挡条,所述挡条与下支座板一体成型,所述挡条上端设有抗拉板,所述抗拉板的一端与挡条固定连接;所述上支座板的下端设有一圈向外凸起的盆凸,所述抗拉板的另一端位于盆凸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在挡条上端设置抗拉板,抗拉板的一端与挡条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盆凸的正上方,在拉力出现时可限制盆凸向上的运动,保持支座的整体性,使支座具有一定的抗拉性能。

    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单线钢-混结合轨道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440930U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21054810.5

    申请日:2018-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交通单线钢-混结合轨道梁结构,包括顶板、中间腹板、底板、中间隔板、侧隔板、侧腹板、桥面混凝土和底板压重混凝土,所述顶板、中间腹板、中间隔板与底板组成箱型结构,所述桥面混凝土位于箱型结构之上,所述侧腹板、侧隔板、中间腹板与底板伸出肢形成钢槽结构,所述底板压重混凝土浇筑于钢槽内部,整个主梁横截面呈倒T型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倒T型主梁截面,梁体横向刚度大,结构横向指标优越;通过在底板两侧的钢槽内灌注底板压重混凝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线梁容易出现负反力、抗倾覆稳定性差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承轨台

    公开(公告)号:CN207828712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20018749.2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承轨台,其包括:托梁;至少一个承轨台主体,其沿所述托梁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托梁上;钢轨道梁,其沿所述托梁延伸方向连续铺设在所述承轨台主体上;以及预埋钢筋组件,其部分位于所述承轨台主体内,部分位于所述托梁内。本实用新型能保证钢轨道梁和混凝土托梁的共同受力,进而降低了承轨台高度,减少了局部应力集中。(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跨座式单轨钢-混结合轨道梁

    公开(公告)号:CN204080615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546498.7

    申请日:2014-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梁领域,具体涉及跨座式单轨钢-混结合轨道梁。其包括横断面为箱型的钢梁结构和横断面为矩形的混凝土长方体结构,所述混凝土长方体结构处于所述钢梁结构的上方并与所述混凝土长方体结构通过抗剪连接器连接;所述混凝土长方体结构的两个侧表面设置钢板,所述钢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混凝土长方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钢板的内表面和所述钢梁结构的顶板之间焊接多个肋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了大跨度情况对承重的要求,又能准确引导车辆前行,增强钢-混结合轨道梁在横向荷载、轮压作用下的抗剪能力。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

    公开(公告)号:CN212533556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582818.6

    申请日:2020-08-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包括第一安装组件、第二安装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型钢段,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型钢段,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型钢段,所述第一型钢段沿中心线对称开设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型钢段与第一安装孔对应位置开设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型钢段远离第二安装孔的一端开设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型钢段与第三安装孔对应位置开设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内均设有工业弹簧,所述工业弹簧之间均固定安装连接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轨道梁通过焊接的方式,从而产生的应力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

    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28711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20018269.6

    申请日:2018-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组合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梁;至少一个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其沿所述托梁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托梁上;以及钢轨道梁,其沿所述托梁延伸方向连续铺设在所述现浇混凝土承轨台主体上。本实用新型的大跨跨座式单轨组合桥结构相对常规的梁上托梁结构而言,取消抗拉支座设置,降低承轨台高度,从而降低整体线路标高,节约工程造价,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