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0905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280063704.2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K6/448 , B60K6/547 , B60L7/14 , B60L11/12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4 , B60K6/448 , B60K6/547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5/2009 , B60L2220/5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43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13 , B60W20/15 , F02D29/02 , F02D29/06 , Y02T10/6217 , Y02T10/6243 , Y02T10/6286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10S903/93
Abstract: 一种发电控制装置,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1A),该混合动力车辆(1A)具备绕组转子(13)与内燃机(2)连接且磁铁转子(14)与变速器(3)连接的复合电动机(11),所述发电控制装置在再生发电处于执行中且内燃机(2)处于运转中的情况下,以利用从由绕组转子(13)和磁铁转子(14)构成的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向内燃机(2)施加的转矩使内燃机(2)的输出转矩增加的方式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及内燃机(2),并且使由磁铁转子(14)和定子(15)构成的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发电量增加以使从内燃机(2)向输出轴(16)传递的转矩不向驱动轮(5)施加。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7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280041217.6
申请日:2012-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6/02 , B60L11/14 , B60L2220/52 , B60L2240/486 , B60L2240/507 , H02K13/003 , H02K51/00 , H02K99/00 , Y02T10/641 , Y02T10/70 , Y02T10/7077
Abstract: 一种复合电动机(14),具备由多个轴承(B3、B4)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磁铁转子(19)、在磁铁转子(19)的内侧以相对于磁铁转子(19)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多个轴承(B5、B6)且具有转子绕组(20b)的绕组转子(20)、以及多个集电环机构(25),在所述复合电动机(14)中,在绕组转子(20)的内周形成有空间,多个集电环机构(2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绕组转子(20)的内周的空间,轴承(B3~B6)包括内径比集电环机构(25)的径向的大小大的轴承(B3、B6),轴承(B3、B6)配置在集电环机构(25)的径向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4956569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80006175.1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8 , H02K1/22 , H02K1/27 , H02K1/276 , H02K1/30 , H02K15/02 , H02K15/03
Abstract: 旋转电机(1)的转子(10)具有中空且圆筒状的转子芯(20),该中空且圆筒状的转子芯(20)具有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80、81、82)。转子芯(20)的内周面及外周面分别朝向磁间隙。第一旋转支承构件(30)和第二旋转支承构件(40)夹着转子芯(20)。凸缘(72)形成于从第一旋转支承构件(30)的第一孔(31)突出的管状销(70)的第一端。管状销(70)的扩管部(73)通过液压而塑性变形从而紧贴于转子芯(20)的通孔(21)、第一旋转支承构件的第一孔(31)及第二旋转支承构件的第二孔(41)各自的内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93344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080065949.X
申请日:2010-03-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36 , B60K6/365 , B60K6/543 , F16H3/728 , F16H15/50 , F16H37/086 , F16H2037/0873 , Y02T10/6239 , Y02T10/76 , Y10S903/93 , Y10T74/137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分配机构(40)具有:分别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0)的旋转轴(21)、发动机(10)的输出轴(11)、作为朝驱动轮侧的输出轴发挥功能的第二电动发电机(30)的旋转轴(31)连结的太阳辊(41)、行星架(43)、第一盘状件(44),用将各部的旋转速度按太阳辊(41)、行星架(43)、第一盘状件(44)的顺序配置且用直线表示的共线图控制它们间的差动旋转动作,在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中,动力分配机构(40)能变更太阳辊(41)的旋转速度除以第一盘状件(44)的旋转速度的旋转比,在为产生动力循环的条件的情况下,在共线图上以使太阳辊(41)的旋转速度变低的方式控制太阳辊(41)与第一盘状件(44)间的旋转比。
-
公开(公告)号:CN104010905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80063704.2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W10/08 , B60K6/448 , B60K6/547 , B60L11/14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20/00 , F02D29/02 , F02D2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4 , B60K6/448 , B60K6/547 , B60L7/14 , B60L11/123 , B60L15/2009 , B60L2220/5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41 , B60L2240/443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20/13 , B60W20/15 , F02D29/02 , F02D29/06 , Y02T10/6217 , Y02T10/6243 , Y02T10/6286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7077 , Y02T10/72 , Y02T10/7275 , Y10S903/93 , Y02T10/642 , Y02T10/70
Abstract: 一种发电控制装置,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1A),该混合动力车辆(1A)具备绕组转子(13)与内燃机(2)连接且磁铁转子(14)与变速器(3)连接的复合电动机(11),所述发电控制装置在再生发电处于执行中且内燃机(2)处于运转中的情况下,以利用从由绕组转子(13)和磁铁转子(14)构成的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向内燃机(2)施加的转矩使内燃机(2)的输出转矩增加的方式控制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及内燃机(2),并且使由磁铁转子(14)和定子(15)构成的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发电量增加以使从内燃机(2)向输出轴(16)传递的转矩不向驱动轮(5)施加。
-
公开(公告)号:CN102933441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80065949.X
申请日:2010-03-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6/445 , B60K6/36 , B60K6/365 , B60K6/543 , F16H3/728 , F16H15/50 , F16H37/086 , F16H2037/0873 , Y02T10/6239 , Y02T10/76 , Y10S903/93 , Y10T74/137
Abstract: 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分配机构(40)具有:分别与第一电动发电机(20)的旋转轴(21)、发动机(10)的输出轴(11)、作为朝驱动轮侧的输出轴发挥功能的第二电动发电机(30)的旋转轴(31)连结的太阳辊(41)、行星架(43)、第一盘状件(44),用将各部的旋转速度按太阳辊(41)、行星架(43)、第一盘状件(44)的顺序配置且用直线表示的共线图控制它们间的差动旋转动作,在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控制装置中,动力分配机构(40)能变更太阳辊(41)的旋转速度除以第一盘状件(44)的旋转速度的旋转比,在为产生动力循环的条件的情况下,在共线图上以使太阳辊(41)的旋转速度变低的方式控制太阳辊(41)与第一盘状件(44)间的旋转比。
-
公开(公告)号:CN102265063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80001840.X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15/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级变速器,其具备:具有共用的第一旋转中心轴(R1)的第一及第二旋转部材(10、20);行星球(50),其被具有与第一旋转中心轴(R1)不同的第二旋转中心轴(R2)的支持轴(51)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被第一旋转部材(10)和第二旋转部材(20)夹持而能够传递它们之间的扭矩;槽(41a,42a)等,通过使行星球(50)倾斜转动而使第一及第二旋转部材(10、20)之间的旋转比变化;倾斜面(42a1),当向轴线方向移动时,朝向与行星球(50)所产生的自旋矩对应的支持轴(51)的倾斜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动该支持轴(51);可动轴(62)等的推力传递部,其基于行星球(50)所产生的自旋矩,将从行星球(50)施加来的轴线方向的推力传递给倾斜面(42a1)。
-
公开(公告)号:CN102144112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80122822.4
申请日:2009-1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级变速器,在具有利用将输入圆盘(17)以及输出圆盘(18)朝向行星球(14)按压而产生的摩擦力,在输入输出间传递扭矩,且使该输入输出间的变速比呈无级变化的无级变速机构(10)的无级变速器(1)中,设置有:能够产生将输入圆盘(17)朝向输出圆盘(18)按压的轴线方向的第一力的第二斜齿轮组(70);能够产生将输出圆盘(18)朝向输入圆盘(17)按压的轴线方向的第二力的第一斜齿轮组(60);和当在输入圆盘(17)侧产生使输入圆盘(17)离开输出圆盘(18)的方向的力亦即相对于第一力的反转力的情况下,将该反转力传递给输出圆盘(18)的推力轴承(TB3)以及中心轴(21)。
-
公开(公告)号:CN1131080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0011036.X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37/08 , F16H57/04 , F16H57/023 , F16H57/021 , F16H57/08 , B60K17/08 , B60K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将电动机的动力经由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装置向车轴传递的小型化的变速驱动桥。所述变速驱动桥具备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装置。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包括阶梯式小齿轮、第一滚针轴承、第二滚针轴承和齿轮架。所述阶梯式小齿轮具有将大径小齿轮和小径小齿轮一体化的小齿轮轴。所述第一滚针轴承嵌在所述小齿轮轴中的比所述大径小齿轮靠外侧的部位。所述第二滚针轴承嵌在所述小齿轮轴中的比所述小径小齿轮靠外侧的部位。所述齿轮架构成为经由第一滚针轴承及第二滚针轴承将阶梯式小齿轮支承为旋转自如,并将所述阶梯式小齿轮与所述差速装置连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