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780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426187.7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爆源冲击波载荷的模拟试验系统和方法,包括试验爆源、实验模型和固定装置;试验爆源和实验模型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水面下,试验爆源沿以实验模型为圆心的圆弧等间距分布且在实验模型两侧对称分布,实验模型位于最外侧两个试验爆源连线的中垂线上;实验模型、试验爆源和水下传感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采用序列引爆阵列式的小当量爆源的方法,通过控制不同小当量爆源的数量、布置间距以及引爆时序,实现峰值和脉宽特征同时满足模拟要求,并消除小当量爆源爆炸模拟带来的后续气泡载荷的影响,最终来模拟得到极大当量爆源的冲击波载荷。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简单可行,解决极大当量爆源无法轻易获取及实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40330.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航行体可控参数发射实验装置。本发明可控制单发、多发水下航行体不同横向距离、纵向距离、发射角等参数,结合高速摄影技术与传感器系统,可实现不同工况下对双发或多发航行体出水过程中空泡流发展形态特性的研究,可便捷地研究航行体发射过程中表面形成的空化、超空泡产生、发展、融合及溃灭过程,并测量航行体表面所受溃灭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1717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572128.0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降载装置,包括与空化器,降载可碎件和可伸缩连接管;空化器为圆锥体结构;可伸缩连接管包括圆柱和圆管,圆管与航行体头部固定连接,圆柱与圆管滑动连接,初始状态下,圆柱和圆管固定保持最大长度,且空化器和航行体头部之间、圆柱和圆管外围包覆有降载可碎件;圆管上端的内壁设置有弹性部件,圆柱下端与空化器锥形体平面固定连接,圆柱上端设置有与弹性部件配套的凹槽。本发明头型所受载荷更低,圆台可碎件受力更均匀,破碎吸能更彻底,与陀螺式空化器连接用于水下航行,避免了降载头帽中外罩碎片影响航行体。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183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010204461.6
申请日:2020-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水射流载荷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霍普金森杆的高速水射流发生和载荷测量装置及系统。本发明的高速水射流发生装置可以稳定安全生成高速水射流,霍普金森杆测量元件的轴向、径向定位夹持装置确保了霍普金森杆测量元件在安装、调试和测量阶段的精确稳定定位。本发明以霍普金森杆作为测量元件实现了高速水射流冲击壁面的冲击载荷的精确测量,霍普金森杆测量元件加工材料为合金钢或铝合金,加工方便、成本极低、强度高、量程大,满足高速冲击水射流载荷的精确测量。本发明主要用于生成高速冲击靶板壁面的水射流并测量射流高速冲击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84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94604.5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冲击基座设计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潜式大型爆炸实验罐安装基础设计方法。本发明针对内部爆炸冲击波载荷的传递过程以及爆炸实验罐的通用性,提出了爆炸罐外部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与方法。本发明能够对爆炸实验罐内所进行的各类实验所产生的垂向和水平方向的冲击进行有效吸收和抵御,并对爆炸罐起到固定和防倾覆作用,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同时也具有易于安装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使用便捷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245388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11276628.6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23P1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平台对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辅助平台精准对接的校正装置。本发明使用圆锥头柱状的校正头前端设计,同时在前端壁的四个方向上各安装了深沟球轴承来减少对接时的阻力,尽量避免传统销钉‑套筒方式的金属面直接接触可能带来的卡死现象,有效提高辅助对接装置的成功率。本发明通过位置校正实现两个平台的准确对接,且保证设备在两平台间进行移动时两个平台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使平台上的设备可以平稳的进行转移及安装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39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314486.5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斜拉索桥式舱室总纵弯曲强度实验方法及专用装置,属于弯曲强度测量技术领域;实验专用装置包括舱室、模拟甲板、斜拉索桥、桩基平台和压力监控系统;针对船舶中拱和中垂两类实验工况,分别设计有模拟中拱工况实验装置和在模拟中垂工况实验装置,两种实验装置的区别在于斜拉索桥的位置;位于甲板下方的作动筒上的缓冲胶垫与甲板的连接部位布置有压力传感器,与斜拉索桥上的测力装置一起将实时压力数据收集到加载状态监控系统中。实验方法包括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及测试点的确定;加载载荷设计;逐级加载;数据提取及处理。本发明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有的放矢地确定了实验测点的位置,节省了大量的实验资源,应用前景广阔。
-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62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92758.9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泡示踪粒子PIV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船体开口气泡发生装置和PIV测试与分析装置;所述船体开口气泡发生装置为PIV实验对象提供气泡示踪粒子,PIV测试与分析装置通过对气泡示踪粒子的测量得到船体气泡的时空分布。所述船体开口气泡发生装置包括船体模型、气孔管线和气源系统;所述船体模型中部设有圆柱形月池,船首两侧设有侧推,气孔管线分别布置在船首、两处侧推的后侧及月池底面的前后两侧,所述气源系统与气孔管线相通。本发明与传统PIV技术采用的固体示踪粒子相比,将气泡作为示踪粒子不但更加清洁环保而且可以循环利用,无需后续示踪粒子的回收,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