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67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99212.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的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无人机和充电系统的参数信息;将每个所述无人机均与所述充电系统进行匹配处理,确定与所述充电系统的充电等级相匹配的待充电无人机;确定所述充电系统的工作模式是否符合所述无人机当前条件下的充电需求;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最大效率跟踪模式、恒功率输出模式和最大功率跟踪模式;若不符合,则根据所述实时数据对所述充电系统进行动态调整,确定符合充电需求的工作模式,以使所述无人机处于最优充电状态。本方案能够实现根据无人机的落点位置确定当前条件下的最优充电方案,从而满足无人机在当前条件下快速恢复动力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62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12100.X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W6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自动驾驶汽车在当前行驶时刻下的第一状态信息及其周围至少一个交通参与对象的第二状态信息;基于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状态信息,得到所述自动驾驶汽车在加速度和航向角下的安全防护边界;基于所述自动驾驶汽车在加速度和航向角下的安全防护边界,对所述自动驾驶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安全防护。本发明能够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18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51371.0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4W4/02 , G06F18/2431 , H04W4/40 , H04B17/309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车辆无线非接触感知方法和系统,使用分米波作为无线感知的信号源,不受周围光线的影响,非接触式感知周围的环境感知精度高,经分窗计算移动能量值确定障碍物再判断其置信度以确认目标物体,并通过构建相互垂直的菲涅尔区的边界交点实现目标物体的精确定位,易于实现及应用,并有效地减少了自动驾驶汽车感知的误识别,能够无线非接触感知识别及定位,感知精度高,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91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65484.6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S15/04 , G01S15/02 , G01S15/06 , G01S15/66 , G01S15/9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声音传感器的智能汽车盲区目标检测和定位方法。应用于车载计算机,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设置于车头的声音传感器系统采集的回波数据;声音传感器系统包括麦克风阵列和至少一个扬声器;将回波数据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学成像模型,以利用声学成像模型对超视距盲区进行目标检测,得到隐藏目标深度图。本方案通过使用声音传感器系统实现对隐藏物体进行非视距成像,不仅回波采集时间短、扫描范围广、设备便宜,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漫射物体进行成像,以在视距条件不好、光线不充足、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下,使汽车实现对盲区隐藏物体的非视距成像和定位功能,有助于驾驶员对于复杂情况下的行驶环境感知,提高行驶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3319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2047.X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L58/10 , H04L12/40 , H04W4/80 , H04W4/48 , G01R31/389 , G01R31/367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主动阻抗测试的动力电池管理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现有电池管理方法基础上,采集每个单体电池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阻抗,并通过极限学习机算法进行精度优化、通过内温预测算法对电池温度进行预测、通过离群检测算法判定异常电池,用于在电池热失控早期发现电池内部温度变化,从而提前实现热失控预警;同时,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实现主控板和从控板的通讯,不仅减少了线束、降低了电池系统重量,也缩短了阻抗采集线束连接长度,降低了串扰和动态频率下磁场干扰,提高了阻抗的采集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06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6676.1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2 , H01M10/42 , G06F18/24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动态安全边界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电池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安全边界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池动态安全边界构建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步骤2、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获得电池特征数据组和车辆故障类型的映射关系;步骤3、基于电池特征数据组构建数量均衡的特征数据集;提取与车辆故障类型映射关系对应的数量均衡的特征数据集;使用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对提取的数量均衡的特征数据集中电池热失控发生前不同时间提前量下的特征数据进行训练获得安全边界模型,将安全边界模型连续递进分析,获得与车辆故障类型对应的电池由正常状态向失控状态演变的动态安全边界。
-
公开(公告)号:CN117644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109148.2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融合安全防护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智能网联车辆的安全防护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安全防护缺少独立系统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车端的监测模块、评估模块、防护模块和云端协同云平台。监测模块融合视听触多维感知技术,监测全域状态的安全风险;评估模块识别风险触发源并量化融合安全风险;防护模块生成融合安全多重防护策略,实施纵深、自适应的融合安全防护;云端协同云平台实时接收来自车端的全局安全风险信息和量化评估结果,判别融合安全量化评估与安全预警阈值,同时对安全危险事件致因溯源分析,求解优化安全措施,并对车端适时更新。当出现危险情况超出车端系统防护能力时,云端防护措施能够介入车辆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9958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79017.3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热失控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检测与抑制方法。该方法在锂离子电池发生热失控时,通过云平台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进行在线检测,将采集的锂离子电池状态信息发送至云平台,云平台对获取的信号进行清洗,并采用无监督学习和小样本有监督学习检测,筛选出存在热失控风险的锂离子电池,而后通过线下快速能量释放组件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泄放。本发明利用线下‑云端融合技术对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进行检测与抑制,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系统安全性,减小了电池起火事故破坏性和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40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470391.X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N27/416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基于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的锂离子电池寿命检测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步骤、基于神经网络的阻抗谱学习与分析步骤和寿命检测步骤,可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提高电化学阻抗谱采样速率,再利用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或预测算法对电化学阻抗谱进行训练,由训练后的模型对实时测量阻抗谱进行分析,辨识锂离子电池阻抗谱SOH状态,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无损检测,保障检测的有效度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5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62532.0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60W30/095 , B60W40/02 , B60W40/08 , B60W50/14 , B60W6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车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驾驶员盲区智能补偿系统,利用车载激光雷达配识别算法获取车辆周围交通参与者信息,同时结合车内摄像头对驾驶员面部朝向识别并判断驾驶员实时关注区域,实时获取驾驶员观察区域存在的盲区并且依据激光雷达获取的全域消息筛选获得盲区中的物体或交通参与者信息,最后利用显示设备将被遮挡物警示符通过光线反射进入驾驶员的眼睛,形成一种可实时追随驾驶员头部的类透视补偿效果。本发明的驾驶员盲区智能补偿系统可以实现主驾驶位实时的虚拟透视效果,可以令驾驶员在行车的观察过程中获得视野内被遮挡物体的虚拟位置和速度朝向信息,辅助驾驶员更好且更安全地进行行车判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