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压电作动的液力主动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2823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55925.2

    申请日:2011-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压电作动的液力主动隔振器。包括主油缸、密封端盖、输入活塞、压电片、输出活塞;输入活塞和输出活塞位于主油缸内,两个活塞之间连接有中部牵引弹簧;密封端盖上开有防尘气孔,密封端盖安装在主油缸上、用来封闭整个工作行程空间;压电片布置在输出活塞上表面中央位置,调控液压油的脉动压力;输入活塞上有阻尼孔;输入活塞和输出活塞之间充满液压油,构成阻尼器的能量耗散结构。与传统的压电堆相比,本发明取消了杠杆机构,固体和液体直接耦合传递控制力和输入力。与管流脉动主动控制装置相比,本发明多设计了一个输出活塞,将液体力再次转化为固体力,控制目标和控制算法均不同。

    动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2322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110025450.2

    申请日:201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动载荷的自适应时域识别方法。真实机械系统用一组自适应滤波器来表示,白噪声信号分别输入真实机械系统和自适应滤波器,采集真实机械系统和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将真实机械系统与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信号作差。使用该误差信号对自适应滤波器进行调整,直至误差收敛至最小值,得到真实机械系统的自适应模型;未知载荷作用于真实机械系统得到真实输出,初始载荷作用于系统自适应模型得到输出信号。真实机械系统的真实输出与系统自适应模型的输出信号作差得误差信号,使用所述误差信号自适应调整初始载荷直至误差信号收敛至某一固定值,得到实际真实机械系统动载荷的最佳估计。本发明的方法识别速度快,且适用于非平稳载荷。

    考虑摩擦效应的船用配气凸轮轴系动力学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16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12186.4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用柴油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考虑摩擦效应的船用配气凸轮轴系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凸轮轴负载扭矩计算:基于配气机构的构成和操作条件,计算凸轮轴在操作过程中受到的负载扭矩;S2,配气凸轮轴系扭振计算:基于配气凸轮轴负载扭矩的激励条件,结合凸轮轴系的物理属性,物理属性包括刚度、阻尼以及转动惯量,分析凸轮轴系的扭振现象以及摩擦效应对振动特性的影响;S3,综合结果分析与影响评估:对扭振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关注摩擦效应对凸轮轴系的影响。本发明,通过分析齿轮传动作用力和凸轮副接触摩擦力,理解凸轮轴系的动态行为,增强了动力学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磁-液复合支承耦合的艉轴承润滑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9107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238103.7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液复合支承耦合的艉轴承润滑分析方法,涉及艉轴承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先分别对待分析的艉轴承进行磁力支承特性分析和润滑与界面特性分析,得到磁力支承分析结果和润滑支承分析结果,再基于上述结果对艉轴承进行结构变形分析,得到结构变形量,进而基于结构变形量修正润滑支承分析结果中的水膜厚度,重复润滑与界面特性分析,得到修正前后的水膜压力,再对比修正前后的水膜压力以确定水膜压力是否收敛,若收敛,则基于磁力支承分析结果和润滑支承分析结果求解艉轴承的承载力,进而判断承载力是否与输入载荷之间相平衡,若平衡,则基于微凸体的接触力计算艉轴承的轴承磨损深度,若计时器到达第一时间,则输出目标结果。

    一种含表面涂层的船用供油凸轮副摩擦润滑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90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7412.4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表面涂层的船用供油凸轮副摩擦润滑分析方法,包括:基于质点运动学模型和单质量动力学模型构建供油凸轮‑滚轮副运动‑动力学模型;基于供油凸轮‑滚轮副运动‑动力学模型得到供油凸轮‑滚轮副的运动属性;基于运动属性构建瞬变动力学特性下的供油凸轮‑滚轮副涂层弹流润滑模型,其中供油凸轮‑滚轮副涂层弹流润滑模型为雷诺方程、膜厚方程、承载方程和摩擦‑闪温方程的耦合方程;将待测供油机构运行参数输入供油凸轮‑滚轮副涂层弹流润滑模型中得到摩擦润滑分析结果。本发明综合考虑凸轮副瞬态工况、突变几何等因素,可实现接近供油凸轮副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摩擦润滑特性分析。

    一种计算翻边轴承耦合润滑与动力学特性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568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1684221.6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翻边轴承耦合润滑与动力学特性参数的方法,涉及柴油机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含三个模块:翻边轴承径向止推热弹流耦合润滑模块,翻边轴承动力学特性参数计算模块和翻边轴承相对位置反馈模块。既考虑轴向一体运动对径向润滑轴向动压效应与止推润滑变间隙效应联动规律、径向一体运动对径向润滑变间隙效应与止推润滑变域效应联动规律;又考虑润滑油膜在翻边轴承公共边界上的流量、压力与热对流,最终形成翻边轴承径向与止推瞬态润滑耦合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耦合效应下的翻边轴承径向/轴向润滑油膜刚度、阻尼特性,实现对翻边轴承动力学与摩擦学的精确仿真,以解决翻边轴承润滑失效问题。

    一种考虑真实表面粗糙度的燃机轴承胶合失效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94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28492.0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真实表面粗糙度的燃机轴承胶合失效预测方法,考虑燃机轴承典型工况及几何特征,耦合三维混合润滑分析模型及第二类Volterra积分方程,建立了燃气轮机轴承副胶合失效预测方法,本方法实用性较好,可实现任意加工工艺及极端工况下轴承副瞬态温升及摩擦系数预测;其中,考虑多因素综合作用的混合润滑方程求解方法,考虑了真实表面粗糙度,润滑油非牛顿特性,船舶轴承特定结构与服役工况,可实现从全膜润滑、混合润滑、边界润滑直至干接触整个润滑状态的预测,并且能够从失效(磨损及胶合等)程度方面指导轴承结构的优化设计。

    一种基于真实机械加工表面的船用燃气轮机轴承副磨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00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73128.1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真实机械加工表面的船用燃气轮机轴承副磨损分析方法,在考虑真实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形貌参数条件下,基于三维点接触混合润滑模型,耦合表面物理与形貌学、流变学、接触力学与润滑力学等,综合考虑轴承副典型工况激励、几何特征、机械加工表面微观形貌参数,利用准系统数值分析方法与三维快速傅里叶变换提高计算收敛性与效率,快速获取稳定油膜压力并借助Archard磨损理论模型,耦合轴承接触副实时润滑状态,预测轴承接触副磨损量,更新接触副表面形貌。本方法可用于揭示工况参数、几何结构、微观形貌对接触副磨损轮廓影响规律,为船用燃气轮机轴承副磨损轮廓预测及轴承摩擦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