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装置与无人机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9077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010733586.8

    申请日:2020-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放装置与无人机。投放装置用于投放待投放物,所述待投放物能够与悬挂绳连接,包括:机架;第一固定模块,所述第一固定模块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模块用于固定所述待投放物;第二固定模块,所述第二固定模块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模块用于固定所述悬挂绳;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依次间歇的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模块与所述第二固定模块运动以解锁。无人机包括上述投放装置。使用该发明的投放装置投放待投放物时,可以减小待投放物落下时与地面的撞击,降低其损坏几率。

    锁扣结构、搭载平台及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437978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667479.0

    申请日:2021-12-30

    Inventor: 丛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扣结构、搭载平台及无人机,包括支座、锁扣件与旋转把手,支座用于装配搭载平台,支座具有第一凸耳与第二凸耳;锁扣件包括锁扣部与弹性部,锁扣部绕第一中心轴与第一凸耳转动连接,并用于勾持于无人机,弹性部的一端与锁扣部相连接,另一端为传动端;旋转把手包括转动部、传动部与把手部,转动部绕第二中心轴与第二凸耳转动连接,传动部的一端与转动部相连接,另一端为驱动端,驱动端与传动端绕第三中心轴转动连接,把手部的一端与转动部相连接,另一端为把手端,第一中心轴、第二中心轴与第三中心轴平行设置。即保证搭载平台的稳固装配,又保证了搭载平台的拆卸方便。

    一种抗干扰延迟启动控制电路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429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910119514.1

    申请日:2019-02-18

    Inventor: 丛保卫 丛王 王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延迟启动控制电路及系统,其通过设置有主控模块输出两路控制信号并通过设置有抗干扰延迟模块对主控模块输出的两路控制信号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保证开关控制模块的关断状态或延迟开关控制模块的导通时间,从而解决了存在干扰情况下使得电路误启动和/或电路启动延迟时间无法精确控制的技术问题。

    一种无人机救援投抛装置及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966507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811552788.1

    申请日:2018-12-18

    Inventor: 丛保卫 杨君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救援投抛装置及无人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立板和设于所述立板之间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上放置有多个待投抛件,且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投抛位、顶部设有驱使所述待投抛件沿所述横梁移动的驱动装置,靠近所述投抛位一侧的所述立板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支架的顶部还设有挡板和驱动所述挡板转动的舵机,挡板在舵机的作用下可打开或闭合以使救生衣包装准确投抛至待营救人员落水位置,使得无人机搭载的多件救生衣均能得到有效利用,提高了救生衣的利用率以及无人机的救援效率。

    无人机起降装置及飞行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8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65465.X

    申请日:2023-11-03

    Inventor: 丛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机起降装置及无人机,其中无人机起降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导向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有底座、升降台和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升降台在底座升降运动;导向机构包括有导向块和旋转组件,导向块设置在升降台,导向块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用于定位无人机的位置,旋转组件包括有第二驱动件和拨杆,拨杆设置在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拨杆旋转,以使拨杆与无人机的螺旋桨抵接。通过升降机构能够驱动无人机升降运动,方便无人机的起飞,并且通过旋转机构能够引导无人机的降落位置和无人机螺旋桨的停止位置,方便无人机的收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分次抛投灭火球挂载以及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0765119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0799670.8

    申请日:2017-09-07

    Inventor: 丛保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次抛投灭火球挂载以及无人机,本发明属于消防灭火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分次抛投灭火球挂载包括主支承架、沿主支承架周向设置的若干托架组件、固设于主支承架上的电机组件与棘爪座,托架组件包括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第一托架与第二托架分别与主支承架转动连接,棘爪座组件包括棘爪固定座以及转动座,棘爪固定座固设于主支承架上,转动座转动设置于棘爪固定座上,棘爪固定座上、对应于每个托架组件位置处还固设有锁止爪,转动座与电机组件的输出端转动连接,转动座周向方向上还固设有解锁柱。本发明的分次抛投灭火球挂载以及无人机,实现了分次抛投灭火球的功能。

    瞄准器校准方法以及无人机

    公开(公告)号:CN11457706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677411.0

    申请日:2021-12-31

    Inventor: 丛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瞄准器校准方法以及无人机,其中瞄准器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调光工具与标靶;S2,将发射云台的弹管水平放置,并朝向标靶;S3,将调光工具插入发射云台的弹管;S4,使调光工具射出的光线照射于标靶获取第一标记点,将调光工具绕弹管的轴线以设定角度转动多次,分别获得多个第一标记点,确定多个第一标记点的中心点,该中心点为第二标记点;S5,将调光工具插入其余弹管,重复S4获得其余弹管对应的第二标记点,并确定多个第二标记点的中心点,作为第三标记点;S6,调整激光瞄准器的角度,使发射的激光在标靶上的照射点与第三标记点重合。通过本实施例校准激光瞄准器瞄准角度,以提高发射云台打击精度。

    一种无人机兼容RTK定位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8396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910116132.3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兼容RTK定位方法,通过利用地面控制站通过飞控连接具有RTK接收器的无人机,通过地面控制站设置RTK基准站的预设位置信息,并发送预设位置信息到RTK接收器,RTK接收器接收RTK基准站的RTK信息和预设位置信息进行无人机定位,并将RTK定位信息发送到地面控制站进行显示,其中基准站的预设位置包括现有的基准站位置信息和第三方测算的基准站高精度位置信息,使得本发明可以兼容第三方高精度测绘技术得到的位置信息,直接将高精度的基准站位置发送给无人机作为定位参考,无需考虑基准站本身位置误差和基准站与无人机距离过远导致发送延迟较高影响定位精度的问题,得到精确度更高的无人机定位信息,提高RTK在无人机上的定位精度。

    云台快拆结构及无人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48285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677407.4

    申请日:2021-12-31

    Inventor: 杨君杰 丛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台快拆结构及无人机。本发明的云台快拆结构包括云台和安装座。云台包括安装件,安装件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一突出部。安装座包括顶板、导向板、安装件和连接件,顶板、导向板、安装件和连接件的内表面限定出安装槽,连接件设置有第二突出部,第二突出部与顶板之间形成卡槽,安装件能够沿导向板移动至与顶板抵接,安装件设置有第二接口,第一突出部位于卡槽的背离安装件的一侧,朝安装件移动安装件能使第一突出部卡入卡槽且第一接口接入第二接口。本发明能够实现云台与安装座的稳固连接,且安装操作简单。无人机包括云台快拆结构,安装座作为无人机壳体的一部分,能够实现云台与无人机的稳固连接,且安装操作简单。

    折叠机构及无人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3482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673619.5

    申请日:2021-12-31

    Inventor: 张威娜 丛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机构及无人机。其中,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设置有导向槽和腰型孔,导向槽的内表面设置有导向面,第一转轴转动且滑动设置于腰型孔。第二固定架包括转动部,转动部包括抵持部,转动部与第一转轴连接,以使第二固定架可相对第一固定架转动,抵持部用于与导向面抵持,以使第一转轴从腰型孔的一端滑动至腰型孔的另一端。通过抵持部与导向面的接触抵持,使第一固定架旋转进行折叠操作时,第二固定架沿腰型孔往远离导向面的方向进行运动,确保当第一固定架完成折叠操作时,转动部位于腰型孔远离导向面的最远端,使第一固定架折叠完成后,尽可能地贴近第二固定架,减小折叠机构折叠后的体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