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开伸展机构用重力平衡随动吊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2373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93947.7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展开伸展机构用重力平衡随动吊挂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伸展机构底座(1)、底框(2)、加强支架(3)、模块化支架(4)、顶部支架(5)、转接板(6)、配重块(7)以及钢丝绳(8),伸展机构放置在伸展机构底座(1)上,头部连接转接板(6),底框(2)上安装模块化支架(4),模块化支架(4)上方连接顶部支架(5),滑轮系统安装在顶部支架(5)上,模块化支架(4)侧面连接加强支架(3),钢丝绳(8)一端连在转接板(6)上,另一端绕滑轮组与配重块(7)连接,配重块(7)置于模块化支架(4)中间。本发明适用于伸展机构地面垂直展开试验,具有模块化,可扩展,承载能力强、重力平衡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综合辐射环境下的航天器抗辐射指标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759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470670.0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辐射环境下的航天器抗辐射指标确定方法,属于航天器技术领域。现阶段,空间反应堆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其综合辐射环境的计算方法尚不成熟,仅有针对天然辐射环境条件的计算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空间反应堆航天器的综合辐射环境。其中,航天器平台遭受的电离总剂量为天然辐射环境和人工辐射环境所引起的电离总剂量之和;航天器平台遭受的位移损伤剂量为天然辐射环境和人工辐射环境所引起的位移损伤剂量之和。

    一种环形核燃料分区冷却双模式空间核反应堆以及航天器

    公开(公告)号:CN11569183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33562.6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核燃料分区冷却双模式空间核反应堆以及航天器。反应堆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压力容器壳体、内环形壳体(10)、和喷管(9),环形核燃料放置在内环形壳体(10)内形成独立的环形核燃料内部流道(7)和环形核燃料外部空间(3)用于形成冷却工质循环回路,核热推进模式用冷却剂由反应堆上部核热入口管(5)进入堆芯,经环形核燃料内部流道(7)流过堆芯,自堆芯底部的喷管(9)直接喷出产生推力,核电推进模式用冷却剂自堆芯上部的核电入口管(1)流入。本发明解决了核热推进、核电推进双模式共同工作或分时工作的问题,可实现在有限空间内既实现双模式同时工作,又可同时仅使用一种模式,提高了灵活性,降低了成本。

    一种伸展机构的桁架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3530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54213.5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伸展机构的桁架结构,包括多个桁架单元,多个桁架单元在展开状态下串联,在收拢状态下嵌套;桁架单元包括上框、横杆、斜杆、第一纵杆、下框和第二纵杆;上框位于下框的正上方且与下框相对应,上框的四端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纵杆,下框的四端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纵杆,第一纵杆的下端与对应第二纵杆的上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第二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斜杆,斜杆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上框或所述下框固定连接;上框的内侧设置有锁定结构,下框的外侧设置有锁定销。该结构具有轻量化、拓展性好、承载效率高、便于维护的特点。

    星下点观测的星载GNSS-R海面风场反演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996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79097.4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下点观测的星载GNSS‑R海面风场反演方法及系统,涉及海面风矢量探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建立星载环境下的坐标系;其中,坐标系的原点位于镜面反射点;坐标系的Z轴指向镜面反射点切平面的法向;导航卫星与GNSS‑R接收卫星均位于坐标系YOZ平面的Z轴正半轴侧;导航卫星位于坐标系的Y轴正半轴侧,GNSS‑R接收卫星位于坐标系的Y轴负半轴侧;在坐标系下,采用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星载GNSS反射信号海面风矢量反演算法,对三颗方位角不同的导航卫星的星下点非镜向散射信号进行海面风矢量的反演,得到海面风矢量,并计算海面风矢量的数值解,具有反演精度高,算法复杂度低等特点。

    星下点观测的星载GNSS-R海面风场反演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9966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79097.4

    申请日:2023-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星下点观测的星载GNSS‑R海面风场反演方法及系统,涉及海面风矢量探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建立星载环境下的坐标系;其中,坐标系的原点位于镜面反射点;坐标系的Z轴指向镜面反射点切平面的法向;导航卫星与GNSS‑R接收卫星均位于坐标系YOZ平面的Z轴正半轴侧;导航卫星位于坐标系的Y轴正半轴侧,GNSS‑R接收卫星位于坐标系的Y轴负半轴侧;在坐标系下,采用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星载GNSS反射信号海面风矢量反演算法,对三颗方位角不同的导航卫星的星下点非镜向散射信号进行海面风矢量的反演,得到海面风矢量,并计算海面风矢量的数值解,具有反演精度高,算法复杂度低等特点。

    分段式伸展机构压紧约束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37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53468.X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段式伸展机构压紧约束装置,包括:N级分段、第一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第三压紧组件、分离螺母及约束装置,第1级分段与飞行器本体紧固连接,第一压紧组件的一端安装于第K级分段的上框位置,第二压紧组件的一端安装在第L级分段的上框位置,第三压紧组件的一端安装在第N级分段的上框位置,其中,K为大于1且小于L的自然数,L为大于K且小于N的自然数,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第一压紧组件的另一端、第二压紧组件的另一端、第三压紧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分离螺母紧固连接;约束装置分别布置在各个分段对应的下框和上框之间。本发明可实现大型分段式伸展机构收拢状态下各级分段间的可靠约束,承载能力强、可自动释放。

    一种同轨道面内自然伴飞条件下的卫星观测轨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12374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510859259.6

    申请日:2015-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轨道面内自然伴飞条件下的卫星观测轨道设计方法,其包括:设计观测星的初始轨道,使其与目标星满足自然伴飞条件;初始时刻,设定目标星相对于观测星的视线方向为观测方向,观测星的姿态在绕飞过程中保持空间惯性定向;选择观测相机的视场角;确定观测方向与目标星连线夹角的长周期发散模型;根据长周期发散模型,调整所述观测星的姿态。本发明的卫星观测轨道设计方法可降低对观测星在空间绕飞轨道姿轨耦合的机动要求,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简单,成本低。

    一种固定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85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53668.0

    申请日:2024-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支撑装置,设置于舱体(2)内的待固定设备上,固定于所述舱体(2)的内外两侧,装置包括:垫块(8)、双头螺柱(4)、螺钉(5)、螺钉(7)及螺母(14)等;所述垫块(8)与所述待固定设备可调整至沿横向方向压紧贴合,设置在所述舱体(2)的内侧,所述垫块(8)包括若干螺纹孔(24),所述舱体(2)上对位设置有通孔(18),所述双头螺柱(4)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18)与所述垫块(8)螺纹连接,所述双头螺柱(4)的另一端设置是所述舱体(2)的外侧,通过螺母旋紧固定。该装置在提高设备横向刚度的同时保证设备纵向不过约束,且该装置具有重量轻、可调节、可盲操作、装配应力及结构应力小的优点。

    在轨区域巡游的轨道设计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086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542676.2

    申请日:2023-05-15

    Abstract: 本发明的在轨区域巡游的轨道设计方法,在轨区域巡游轨道分四段,即低轨巡逻段、初次变轨段、高轨巡逻段和二次变轨段;所述在轨区域巡游的轨道设计方法包括:通过优化算法分配各段运行时间;设计时间分配方案下的高轨巡逻段和低轨巡逻段;以燃料消耗量为优化目标,用总速度增量表示燃料消耗量,优化算法根据不同时间分配方案下的总速度增量进行不断优化,最终给出局部最优或全局最优的时间分配方案。本发采用lambert双脉冲控制算法对变轨轨道进行设计,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轨道,求解最优化在轨区域巡游轨道,具有消耗燃料更少,服务范围更广,鲁棒性更高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