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7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589824.7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367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动力电池真实使用工况的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应用加速度公式构建纯电动汽车的行驶状态模型;获取纯电动汽车的汽车参数、运行路径的环境参数以及运行速度;根据行驶状态模型以及预设加速度阈值范围,确定纯电动汽车在运行路径上的每个时间点经历的行驶工况;行驶工况包括匀速段工况、减速段工况和加速段工况;根据汽车参数和环境参数,分别计算纯电动汽车在匀速段工况、减速段工况和加速段工况下每个时间点的运行速度对应的电池输出功率,得到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在运行路径上的使用工况。本发明能够提取车辆真实运行工况下的电池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9167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0241.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8/243 , G01R31/378 , G01R31/385 , H02J3/32 , G06F18/25 , G06F18/23 , G06F18/2135 , G06F30/27 , G06F123/0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单元典型工况的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联合发电站模型,得到储能单元的运行与特征数据;对运行数据进行工作状态分类,得到若干个工作状态片段;利用降维方法,对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得到降维数据;对降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聚类数据,将聚类数据重新归类到各自的工作状态中,形成按工作状态划分的分类数据;利用优化算法,寻找分类数据中的最优数据片段,将最优数据片段进行拼接,生成符合工况时间长度的联合发电站储能单元典型工况;建立特征评估体系,基于特征评估体系对储能单元典型工况进行校验。本发明解决了当前储能站缺乏典型运行工况,无法有效支撑储能电站相关研究和验证实验开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4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48076.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循环老化特征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包括:主控芯片、译码器芯片、光耦芯片、继电器网络和接线端子;主控芯片用于与上位机通讯并发出控制指令,当控制指令为充放电测试时,主控芯片直接通过光耦芯片控制继电器网络导通待测电池与充放电回路的连接,对待测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当控制指令为电化学阻抗测试时,通过调整译码器芯片的引脚电平间接通过光耦芯片控制继电器网络导通待测电池与电化学阻抗测试回路的连接,对待测电池进行电化学阻抗测试,无需人工手动干预,避免了手动移动电池造成的位置变化和安装变化影响测试结果,有效地提升了测试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45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40420.3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C02F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变磁场抑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励磁电流反馈信号的自适应电磁抑垢装置。励磁回路;采集模块,包括励磁电流采集系统,用于实时采集交变电压作用下励磁回路的励磁电流;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流数据,并基于所述励磁电流的曲线斜率判断抑垢交变磁场是否需要调整;调整模块,用于在判断模块判断为磁场参数需要调整时,将调整后的抑垢交变磁场的磁场参数反馈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向励磁回路中的激励信号发生模块下发指令,由激励信号发生模块输出方波电压信号,以产生磁场参数调整后的抑垢交变磁场;本发明基于励磁电流曲线斜率实时判断当前磁场参数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以时刻保证交变磁场对当前水体具有抑垢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304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28953.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实验装置,涉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改善相关技术中风电机组实验装置与生产用风电机组工作存在较大差别而导致最终实验结果与真实数据存在较大偏差等问题。该实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依次连接的减速齿轮箱、第一扭矩传感器、增速齿轮箱和第二扭矩传感器、以及双馈发电机。驱动电机被配置为与电网电连接,并通过电网供电;所述减速齿轮箱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双馈发电机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扭矩传感器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双馈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背靠背变流器与所述电网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558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73563.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1M13/021 , G01M13/028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风电机组变桨齿轮箱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风力发电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风电机组变桨齿轮箱的电机启动情况数据;根据电机启动情况数据控制主控单元、通信模块和加速度检测模块启动运行;通过加速度检测模块对风电机组变桨齿轮箱的各个桨叶振动情况进行检测,以得到并将检测数据发送给主控单元;基于主控单元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根据分析数据对加速度检测模块进行调控,并将分析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给外部设备,实现远程通信。本发明可对变桨齿轮箱的状态进行精准有效的远程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766889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372582.1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 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输出反馈的四旋翼自适应动态面滑模控制器,步骤如下:1)构造含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四旋翼系统模型;2)引入误差性能函数,将四旋翼系统的跟踪误差转换为新的误差约束变量,确保系统实现预定的追踪性能;3)设计模糊逻辑系统逼近器,用于逼近四旋翼飞行器中存在的复杂且不确定的未知项,并通过估计权值的范数来代替估计权值向量的每一项;4)设计非线性状态观测器来估计四旋翼飞行器不可测的角速度状态;5)将动态面与滑模控制相结合,设计出基于输出反馈的四旋翼自适应模糊动态面滑模控制器。本发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保证四旋翼飞行品质,提高系统鲁棒性,实现跟踪效果满足预设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279573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510599277.5
申请日:2015-09-19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火电厂煤耗率经济性分析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的步骤有:通过相关热工测量元器件测量主汽流量、煤水比、再热器蒸汽压力、总风量、凝汽器真空、干渣温度、锅炉炉膛负压、给水流量、再热器温度及烟气含氧量等过程参量;通过现场的功率表读取火电机组实时发电功率,将测得的入炉总煤量除以火电机组实时发电功率,得单元机组实时煤耗率。以上述过程参量为输入,以单元机组实时煤耗率为输出,基于偏最小二乘理论提取主成分;接着以所提取的主成分为模型输入,以煤耗率为输出搭建煤耗率经济性分析模型。根据电力行业煤耗率评价标准对测试样本的经济性优劣进行评判。具有模型预测精度更高,预测偏差满足工程要求,实际工程应用价值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08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442707.3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磁式阻垢效果评价装置的换热试验管段结构及管壁平均温度测量方法,其特点是:所述换热试验管段的结构包括恒温水浴箱,所述恒温水浴箱的顶部设置滑道,吊挂装置置于滑道上面与滑道接触,试验管穿装在吊挂装置内,试验管段管壁平均温度测量装置缠绕在试验管的直管上,其信号输出端与温度采集模块电连接。步骤如下:建立换热试验管段;连接换热试验管段和磁式阻垢效果评价装置;加热恒温水浴箱;制成试验工质;启动循环泵,使试验工质流经组合式磁场装置进行磁式水处理后进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启动在线监测系统,采集水质参数、温度等信号,计算试验管的管壁平均温度;再计算污垢热阻。
-
公开(公告)号:CN10372953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10408734.4
申请日:2012-10-13
Applicant: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搭建了污垢实验装置,提出了一种弧线管换热器的颗粒污垢热阻预测方法,并利用面向对象高级语言Delphi开放了相应的预测系统。本发明包括污垢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管材及几何尺寸的确定,测量及控制单元的安装,参数的测量与处理,预测模型的搭建及重要参数的寻优,评判模型、预测系统的搭建及应用几个部分。本发明克服了神经网络等常规方法的局部极小值问题,有效地抑制了欠学习和过学习现象,解决了机器学习理论中的泛化问题,计算量小,模型寻优速度快,可实现换热设备污垢热阻的在线监测。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利用小样本进行模型的训练。由于模型是从温度、流速等比较容易测量的参数着手来预测换热器污垢特性,因此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以后在已知水质条件下设计冷却水系统,提前预知污垢特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