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场景下控制模式叠加的驱动防滑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520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74715.5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场景下控制模式叠加的驱动防滑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汽车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包括若单侧驱动轮滑转工况,则增加对滑转驱动轮的制动力矩后,增加对所有滑转驱动轮的驱动力矩;若脱困工况,则增加对滑转驱动轮的制动力矩后,增加对所有滑转驱动轮的驱动力矩,判断转向轮的转速是否提升至与驱动轮的转速相同,若是,则结束控制操作;若否,则通过降低发动机转速并增加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增加对所有驱动轮的驱动力矩。本申请通过对不同实时状态的车辆输出不同的控制操作,提高驱动防滑的针对性,并在脱困工况下,通过降低发动机转速并增加发动机的输出扭矩,避免因发动机转速过高导致发动机熄火。

    商用车缓速制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35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91524.8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缓速制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在接收到制动信号时,计算出当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需的目标减速度,将所述目标减速度与预设减速阈值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生成缓速器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缓速器控制指令控制缓速器和电控风扇;计算车辆前后桥所需的制动压力,根据制动压力对车辆前桥和车辆后桥进行制动,能够提高行驶舒适性,减少了刹车片的磨损,车辆制动性更加稳定和柔和,应急制动下可充分使用行车制动功能,提升了商用车缓速制动控制的速度和效率。

    整车载荷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374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2256.4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一种整车载荷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控制领域,包括基于获取到的整车实时驱动力、整车实时加速度以及预设的修正系数表确定出整车实时载荷;当检测到所述整车实时载荷与上一周期的整车目标载荷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差值阈值时,确定出与所述整车实时载荷对应的第一整车实际载荷,所述第一整车实际载荷为理论载荷;基于所述第一整车实际载荷从预设的修正系数表中确定出与所述整车实时载荷对应的目标修正系数;通过所述目标修正系数对所述整车实时载荷进行修正,生成当前周期的整车目标载荷。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增加额外部件导致的高成本以及适用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

    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的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17416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1624052.1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气刹制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制动的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能量回收系统还包含行车制动系统,行车制动系统包含增设的ASR电磁阀和差动继动阀。本申请的控制策略,包含以下步骤:整车控制器将所需总制动力按照设定曲线方程分配为前桥制动力和后桥制动力;前桥制动力通过气制动提供,后桥制动力在电制动的制动扭矩达到最大设定扭矩前,后桥所需制动力全部由电制动提供;后桥的电制动扭矩达到最大设定扭矩时,加入气制动,行车制动系统通过ASR电磁阀和差动继动阀使得后桥气制动装置的气压快速增大。本申请的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策略,解决了制动时能量回收率低,在特定场景整车制动舒适性差的问题。

    商用车缓速制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35322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191524.8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缓速制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在接收到制动信号时,计算出当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需的目标减速度,将所述目标减速度与预设减速阈值进行比较,生成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生成缓速器控制指令,根据所述缓速器控制指令控制缓速器和电控风扇;计算车辆前后桥所需的制动压力,根据制动压力对车辆前桥和车辆后桥进行制动,能够提高行驶舒适性,减少了刹车片的磨损,车辆制动性更加稳定和柔和,应急制动下可充分使用行车制动功能,提升了商用车缓速制动控制的速度和效率。

    一种简易ESC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874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79017.6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简易ESC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用于监测方向盘转角的转角传感器;横摆传感器,其用于监测车辆横向加速度或横摆角速度;轮速传感器,其用于监测车轮轮速;ESC控制器,其用于获取转角传感器、横摆传感器以及轮速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并利用配置的桥控模块、ABS调节阀、双通单向阀对车轮进行制动控制。本申请基于简单的硬件基础构建简易ESC系统,配合特定的控制策略,在保障成本以及降低系统结构复杂度的前提下,可靠的执行ESC系统功能,有效保障车辆稳定性。

    一种用于重型车制动储能系统的防漏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9110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20118.4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车制动储能系统的防漏气装置,涉及汽车制造领域。本防漏气装置包括对接接头、空气管和连接组件,所述对接接头呈空心结构,所述对接接头的一端端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呈阶梯状的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内设有防漏件,所述空气管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并与所述对接接头连通,所述空气管用于将气体传输至所述对接接头,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对接接头设有第一收容槽的端部活动连接,并可以带动所述空气管朝靠近所述防漏件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防漏件相抵持。本申请提供的防漏气装置,防漏效果好,结构简单,能较好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空气管与对接接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漏气的问题。

    一种用于车辆的低位进气总成、进气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9244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2170.2

    申请日:2024-10-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低位进气总成、进气系统及车辆,涉及车辆进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进气罩壳,其用于罩设在设有进气口的车身内侧,形成进气腔,进气腔内设有挡水板,将进气腔划分为集水腔和引气腔,挡水板的上端与进气罩壳位于挡水板上方的部分之间存在间隙,间隙用于连通集水腔和引气腔;空滤总成,其设置在进气腔的下方,空滤总成的进气端伸入引气腔内,用于收集并过滤从进气口进入,经过集水腔以及间隙,流通至引气腔内的空气。进气口进入的空气需经过挡水板进行除水,除水后的空气再通过间隙流通至引气腔内,进入空滤总成内,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也减小了车辆重量,并且采用低位进气的方式进一步减少了进气腔在高度方向的空间占用。

    一种快速充放气的驾驶室气囊悬置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553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233610.0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快速充放气的驾驶室气囊悬置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商用车驾驶室气囊悬置技术领域,包括:驾驶室悬置,其包括弹性支撑驾驶室的驾驶室前悬气囊和驾驶室后悬气囊,驾驶室前悬气囊和驾驶室后悬气囊均通过空气管路与储气筒连接;充放气单元,其包括连接在储气筒出气端的转阀,以及连接在驾驶室前悬气囊和驾驶室后悬气囊进气端的二位三通阀,所述二位三通阀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排气口。本申请当需降低驾驶室高度时,所述转阀关闭,且二位三通阀的出气口和排气口连通,进气口关闭;当需升高驾驶室高度时,所述转阀开启,二位三通阀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相通,排气口关闭,对驾驶室前悬气囊和驾驶室后悬气囊快速放气操作。

    一种尿素壶布置结构、车辆底盘及牵引车

    公开(公告)号:CN1159620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351641.2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壶布置结构、车辆底盘及牵引车,涉及车底盘设计技术领域,一方面,该结构包括连接在车架的两根纵梁之间的的尿素壶支架和放置在尿素壶支架上的尿素壶组件。尿素壶组件包括尿素壶本体、喷射泵和加注口,尿素壶本体固定于在述尿素壶支架上且位于车架下方并距离地面设定距离;喷射泵设在尿素壶支架的一侧并通过喷射管与尿素壶本体连通;加注口用于设在边灯支架上,并通过加注管与尿素壶本体连通。第二方面,该车辆底盘包括车架和上述尿素壶布置结构。第三方面,该牵引车包括上述底盘。通过将尿素壶本体固定在车架的两个纵梁内侧且间隔地面设定距离,并将加注口设置在边灯支架上,为油箱布置预留更多空间,满足长距离运输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