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米勒循环的进气系统、发动机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45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2733.5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米勒循环的进气系统、发动机及设计方法,进气系统包括:缸盖,其内设有进气道;盖罩式进气管,其与缸盖连接,盖罩式进气管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稳压腔,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稳压腔连通,箱体的另一侧具有开口,开口与稳压腔连通;盖罩式进气管还包括封板,封板固定于箱体且将开口封堵,封板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多个出气口,每个出气口的尺寸小于开口的尺寸,且出气口与稳压腔连通,且稳压腔通过出气口与进气道连通。本申请通过在盖罩式进气管上设置封板,能够将稳压腔内的气体与缸盖中的气体分隔开,进而降低盖罩式进气管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可以提升发动机的进气量,且出气口可以将盖罩式进气管内的气体进行归拢。

    EGR阀
    2.
    发明公开
    EGR阀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71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72378.2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EGR阀,该EGR阀,包括阀体、阀杆和阀片,阀体内设有阀通道,阀片固定设置在阀杆上,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阀杆运动,阀杆进一步带动阀片运动,实现阀通道的打开或关闭;阀通道内壁设有镶套。通过在阀通道内镶嵌不锈钢镶套,相比在阀通道内涂防腐蚀层,不会因为在使用过程逐步磨损掉后,出现防腐蚀作用失效问题;通过在阀片径向端面设置有阀片密封槽,在阀片密封槽内设置O型密封圈,阀片关闭阀通道时,阀片与阀通道的配合处没有间隙,不会存在泄漏;通过在镶套内部通道设置有文丘里结构,可有效提升EGR率;在镶套圆周方向设置有定位凸台,实现镶套在阀通道内的轴向定位;在定位凸台设置定位凹槽,防止镶套在阀通道内径向转动。

    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730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41305.1

    申请日:2023-07-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废气再循环技术领域,其包括:主流路,主流路沿气流方向依次包含增压器、中冷器、发动机及废气涡轮;废气再循环系统还包括:废气支路,其沿气流方向依次包含发动机的排气歧管、EGR冷却器、EGR阀、单向控制阀及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废气循环支路的所有部件均紧贴设置于发动机的周向。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当发动机需求开启废气支路时,车载ECU发送开度信号指令给EGR阀,EGR阀根据开度信号指令打开;主流路和废气支路同时工作,新鲜空气和废气均匀混合后进入发动机的气缸。本申请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EGR阀工作温度低,能够有效防止返流,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一种含可变截面废气涡轮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9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32355.3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可变截面废气涡轮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废气再循环技术领域,含可变截面废气涡轮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EGR控制模块和设置于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之间的废气循环支路,所述废气循环支路沿气流方向依次包含EGR冷却器、EGR阀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流动方向从进气歧管到排气歧管;废气涡轮采用可变截面废气涡轮,可变截面废气涡轮和EGR阀均连接于车载ECU,车载ECU连接于EGR控制模块;EGR控制模块通过车载ECU调节EGR阀的开关状态及可变截面废气涡轮的开度。本申请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传统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EGR率较小的问题。

    柴油引燃高压直喷液氨内燃机喷射控制方法及燃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96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60660.4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柴油引燃高压直喷液氨内燃机喷射控制方法及燃烧系统,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该柴油引燃高压直喷液氨内燃机燃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内燃机启机或小负荷工况时,内燃机采用纯柴油模式运行;当内燃机满足液氨喷射条件时且活塞运动到压缩上止点附近时,控制柴氨喷嘴开启,将预定量的柴油和液氨喷入主燃室压缩燃烧;柴油压燃后,液氨在主燃室内受热闪沸并由柴油燃烧的火焰引燃形成稳定的扩散燃烧。由于采用柴油引燃氨燃料的扩散燃烧模式,因此改善了氨燃料燃烧困难,反应不充分的问题,由于采用氨燃料,氨燃料的辛烷值高于柴油,因此氨燃料抵抗震爆的能力优于柴油,能允许内燃机设置更高的压缩比,进而提升了内燃机的功率密度和热效率。

    一种排气管密封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17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46783.8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管密封结构。它包括设置于前排气歧管与后排气歧管之间的密封环,所述后排气歧管的接头为内小外大渐变的锥形结构,所述前排气歧管的接头为内大外小渐变的锥形结构,所述前排气歧管的接头置于后排气歧管内。当前排气歧管、后排气歧管受热产生热变形时,前排气歧管和后排气歧管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两者之间轴向间隙变小,前排气歧管与后排气歧管轴向相互运动,径向间隙缩小。本发明有效提升段间密封能力,改善段间漏气问题,提升产品质量。

    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2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9304.6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车辆,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主管、废气再循环冷却器、中冷器、阀组、两组废气再循环管路及两组中冷管路;主管包括混合管及废气管,混合管用于连通发动机的进气口,废气管用于连通发动机的废气口;各废气再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混合管与废气管;废气再循环冷却器设于任一废气再循环管路;各中冷管路的一端连通混合管;中冷器设于任一中冷管路;阀组包括两组第一开度阀及两组第二开度阀,两组第一开度阀分别设于两组废气再循环管路,两组第二开度阀分别设于两组中冷管路。本方案能够优化发动机性能,并能够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和排放要求,灵活调整新鲜空气进气及废气的处理策略。

    发动机中冷旁通及EGR冷却器旁通的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723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9323.9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中冷旁通及EGR冷却器旁通的控制装置,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该控制装置包括:多通蝶阀,设置有至少三个气流通道,且输入端与增压器连通;EGR冷却器,设置于EGR冷却支路上,EGR冷却支路的一端与EGR回路连通,另一端与进气歧管连通;EGR旁通支路,一端通过多通蝶阀的第一气流通道与EGR回路连通,另一端与EGR冷却支路连通且位于EGR冷却器与进气歧管之间;中冷旁通支路,一端与进气歧管连通,另一端与多通蝶阀的第二气流通道连通;中冷器,一端与进气歧管连通,另一端与多通蝶阀的第三气流通道连通。本发明通过增设多通蝶阀,实现同时调整EGR系统及中冷系统的冷却策略的目的。

    进气歧管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72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19320.5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气歧管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中冷器,一端与进气歧管连通;中冷旁通支路,一端与进气歧管连通;双通蝶阀,中冷器和中冷旁通支路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双通蝶阀与增压器连通;控制器,用于基于目标中冷效率和发动机的进气流量,确定双通蝶阀的预控开度,以及基于目标进气歧管温度与实际进气歧管温度的温度偏差,确定中冷后温度偏差,并基于中冷后温度偏差,确定偏差PI控制参数,基于双通蝶阀的预控开度和偏差PI控制参数,采用PID控制策略,控制双通蝶阀的开度。本发明通过增设双通蝶阀,解决现有的方案无法快速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从而导致的燃气机混合器和EGR阀结冰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