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057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33620.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密或安全通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汽车智能诊断安全监控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包括记录多个诊断接入端向汽车的诊断接口进行访问的访问信息;对所述访问信息按照不同的信息类型进行聚类,得到有风险的被监控项目;所述被监控项目包括被监控访问主体、被监控访问目标和被监控访问时间;根据所述被监控项目以及所述被监控项目之间的关联关系调整汽车诊断系统的监控策略;根据调整后的监控策略,如果监控到异常的访问信息,进行异常提醒。本发明通过大数据统计的技术对汽车诊断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0825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36647.7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汽研软件测评(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4W24/08 , H04L43/0829 , H04W4/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网联通信距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涉及网联通信技术领域,测试装置包括支撑件,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天线,第一天线连接有信号收发设备,信号收发设备用于向测试车辆发送信号或接收测试车辆发出的信号,信号收发设备的输出端连接有上位机,上位机内安装有数据解析软件,所数据解析软件用于记录测试距离及数据包个数,并计算丢包率,从而根据测试距离和对应的丢包率来得到最远通信距离;采用测试装置与测试车辆连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目标车辆,测试装置相对于目标车辆而言较小,因此天线性能测试场地要求较低、测试成本低、测试效率高;同时每次测试时测试装置是固定的,可以客观、重复地测试真实环境下测试车辆的网联通信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67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0259.5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6F18/23213 , G06F18/2135 , G06F18/2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系统实际道路测试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被测车辆在实际社会道路上以自动驾驶模式行驶的过程中,实时获取驾驶环境感知数据;对所述被测车辆的行驶时段进行切分,得到多个时段,对驾驶环境感知数据进行分割,将驾驶环境感知数据分别输入到驾驶员模型中,得到拟人化的驾驶员控制数据;将拟人化的驾驶员控制数据分别输入到车辆动力学模型中,得到第一车辆动力学参数数据;将与同一时段对应的第一车辆动力学参数数据与第二车辆动力学参数数据进行比较,确定自动驾驶系统的测试结果。本实施例实现了自动驾驶系统实际道路测试,解决了自动驾驶系统智能化性能难以测试评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479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08832.6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道路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车辆的道路测试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控制测试车辆以自动驾驶模式在目标开放道路上行驶,且在测试车辆以自动驾驶模式在目标开放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对目标开放道路上的实时交通流进行监测,获得监测结果;基于监测结果确定实时交通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以及设定交通场景出现的频次;根据变化特征以及设定交通场景出现的频次确定目标开放道路上的交通流的变化周期;基于变化周期进行测试控制。本发明首次提出了根据开放道路的实际交通流特征对自动驾驶车辆的道路测试进度进行控制的思想,可解决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法缺失的问题,保证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59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990734.4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V10/80 , G06F18/25 , G01S13/931 , G01S17/9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数据采集和模拟场景建立一体化系统。该一体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采集单元、数据融合中心和道路环境模拟仿真平台;传感器采集单元包括:组件A,车前视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融合组;组件B,配置于半车高位置处的激光雷达组,包含至少6个110°子激光雷达传感器;组件C,配置于车顶的激光雷达组,包含三个激光雷达;组件D,配置于车中部的IMU与GPS组。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用于场景模拟仿真并生成对应测试用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集车辆道路测试成本较高、与搭建的仿真环境不耦合以及无法自动化生成环境场景的问题,并可广泛覆盖自动驾驶车辆可能遇到的潜在类型的驾驶场景,大大减少了需要道路测试的公里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79996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284491.7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场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自动驾驶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读取路网文件,并根据所述路网文件的被测路段信息,读取被测路段;指定测试场景中的参与者,并加载所述参与者对应的模型;其中,所述参与者包括本车和目标车;依次确定所述本车和目标车随时间迁移而执行的各行为的信息,所述各行为的信息包括在被测路段上的行为、车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行驶车道信息、初始/最终标记位信息和执行手段信息;在所述被测路段上,控制所述参与者按照所述各行为的信息依次执行对应行为,生成测试场景。本发明实施例使得测试场景的生成过程自动化、便于编辑、可读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6779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293188.3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车道保持辅助功能的避障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在车道保持辅助功能开启的情况下,检测到车辆前方存在障碍物时,获取设定时长内方向盘的转向力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设定时长内的路况;根据变化曲线和路况,确定转向力矩的类别;如果转向力矩为驾驶类别,将转向力矩实时施加至车辆的控制执行系统,并且不退出车道保持功能,并且不退出车道保持功能,以供所述控制执行系统调整行驶方向。本实施例在车道保持辅助功能开启的情况下,准确识别转向力矩的类别,及时躲避障碍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59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0990734.4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K9/62 , G01S13/931 , G01S17/9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数据采集和模拟场景建立一体化系统。该一体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采集单元、数据融合中心和道路环境模拟仿真平台;传感器采集单元包括:组件A,车前视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融合组;组件B,配置于半车高位置处的激光雷达组,包含至少6个110°子激光雷达传感器;组件C,配置于车顶的激光雷达组,包含三个激光雷达;组件D,配置于车中部的IMU与GPS组。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用于场景模拟仿真并生成对应测试用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集车辆道路测试成本较高、与搭建的仿真环境不耦合以及无法自动化生成环境场景的问题,并可广泛覆盖自动驾驶车辆可能遇到的潜在类型的驾驶场景,大大减少了需要道路测试的公里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7167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0859.9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汽研软件测评(天津)有限公司
Inventor: 樊金娜 , 窦汝鹏 , 石攀 , 赵肖龙 , 姜国凯 , 邹博维 , 邵学彬 , 孙航 , 胡月 , 武丹丹 , 文清浩 , 季国田 , 邹丽娟 , 孙文军 , 王宇 , 王梦丹 , 王飞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毫米波雷达角度测试设备、系统以及方法。其中,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平台和相配合使用的测试暗箱;所述测试平台包括支撑平台以及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用于固定待测雷达的雷达固定工装和用于固定目标模拟设备的目标分离测试模组;所述测试暗箱的底部设置有开口孔,所述待测雷达以及所述目标模拟设备穿过所述开口孔位于所述测试暗箱内。本发明使用直线型导轨测试雷达角度分辨力,通过直线型导轨作为圆弧的弓长,计算毫米波雷达区分角度,实现了方法的升级和测试系统的重复利用。且利用测试暗箱开口及可灵活滑动位置的目标分离测试模组,能够实现测试距离、角度的自动化定位,使得测试操作更加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9479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1735.5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重庆渝微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4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脸可视范围标定尺寸框、标定方法及系统,涉及车辆测定技术领域,该标定尺寸框包括:头部固定组件,头部固定组件具有用于容纳被测人员头部的佩戴空间;标定框架,标定框架包括:滑动连接的第一标定架和第二标定架;第一标定架与头部固定组件相连接;第一标定架上设有刻度;第一标定架和第二标定架之间形成标定框;第二标定架相对第一标定架移动时,改变标定框的面积,以测得被测人员人脸尺寸。本人脸可视范围标定尺寸框能够有效提高人脸可视范围的测量精度与真实性,并且脱离了对被测人员配合度的依赖。
-
-
-
-
-
-
-
-
-